2020年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论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3102773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论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论文 【摘要】:野生动物栖息地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野生动物所生长的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仅体现在栖息地剧减、破碎化现象严重、生态质量下降也体现在了野生动物的数量在逐年减少有些甚至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究其原因关键还是在于经济发展与生态和谐的不平衡上、我国法律对此方面的缺失上以及所采用的错误的保护方式上在此文章就通过分析野生动物栖息地法律保护现状及制约因素上入手探讨一些完善措施来改变这种现状提升保护质量 关键词:野生动物;栖息地;法律保护;现状;制约因素;完善措施 【引言】:野生动物是我国生态环境的

2、重要组成部分而野生动物保护的核心内容则是其栖息地的保护但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我国的野生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濒危动物的种类也在逐渐的增加而栖息地就是它们赖以生长和繁衍的原生态环境栖息地的种类或数目是决定在生境中生活的物种种数的主要因子生境或群落的结构愈复杂其含有的生物种类愈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不仅造成了野生动物数量的剧减也严重的影响了它们的栖息地环境乃至整个生态环境也受到不可避免的破坏 1、野生动物栖息地法律保护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野生动物栖息地面临着面积减少、破碎化问题严重、生态质量下降等问题动物在此环境下也无法保持稳定和平衡越来越多的物种处于灭绝的

3、边缘对此政府颁布并出台了多种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并逐渐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次提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立法在立法中曾提出过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论断直至年的修订案中首次将栖息地的保护摆在了桌面上明确了立法、目的、原则、框架和方向从而填补了该项内容在立法中的空白这是我国法律逐渐完善的重要标志而各地方政府也以此为依据纷纷出台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为了让理论成为实践我国在给地区都建立了相应的保护地将15%的国土面积建成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禁猎区等形成了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空间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那些频临灭绝的生物物种 2、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法律保

4、护的制约因素 2.1存在法律漏洞我国的现行法律中还存在一些立法目的不合理、法律价值冲突多、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而这些法律文献之间却没有更深层次的法律原则予以调整和平衡其次野生动物保护法虽然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但在地方上并没有与之相匹配、相衔接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就使得保护法成了空头理论再次在保护过程中社会群众的力量被摒除在外法律条款中也没有关于社会公众保护的相关规定个人的保护能力受限 2.2保护方式不当在栖息地的保护上我国基本采取的都是建立各种形式的保护区但这并非适用于所有的野生动物栖息地有些动物们的栖息地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被纳入到这些保护区中造成栖息地的破碎化那些存在在一定区域的野生动物由于无法

5、与其他物种融合为了繁殖会选择近亲种群衰退、遗传资源丧失也接踵而至其次有些地区的社会观念较为落后政府的宏观调控的管理能力和投入十分有限虽有国家下发的保护文件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完全的贯彻和落实 2.3经济发展与生态和谐的不平衡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分布在较为偏远、落后的地区若是对该地区进行全方位的原生态保护就要对资源的开发予以限制或禁止势必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再次野生动物伤人事件、破坏村庄、庄稼等事件层出不穷政府却未制定相应的防范、生态补偿机制周边居民也会以此而利益受损这都说明了经济发展与栖息地保护之间存在在由来已久却又激烈的矛盾 3、新时期野生动物栖息地法律保护完善对策 3.1遵循立法原则在保护中要始终以

6、生态为先合理的处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栖息地的保护举措其次生态环境具有不可再生性它是经过千万年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旦破坏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修改各项法律再次我们的生活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来维护在国家机关的带动下社会公众要积极参与到保护行列中用法律来规定公民在这方面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 3.2建立多元保护机制政府可以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用生物学原理来规划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种类通过不同层次的规定来对资源予以更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便于满足人们个人需求和当地经济的发展需求在此过程中可以将保护区划分为绝对型、相对型型在绝对区不允许有任何的开发行为以此保护物种的完整性;

7、在相对区可以适当的开发旅游资源、伐木资源等行为消除经济发展和保护行为的矛盾但也要秉承着适度原则 3.3完善制度建设首先要完善栖息地的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不能有任何的排污、破坏保护区域的行为当地政府也要制定相应的许可证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和环境评估制度其次完善自然保护区制度我们应当以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现状为基础明确保护区的外延將野生动物的生存范围纳入到保护区域扩大保护范围另外应定期对该区域进行巡查全面掌握该区域的环境特点、物种特点、分布特点和天气特点等提高保护行为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同时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确保执法行为的深入 结语 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是野生动物保护的核心部分只有维持好它们的生存

8、环境才会保障它们的生存和发展才能推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故而在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的基础上要转变思想从自我做起全民参与深入开展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尹凤英论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法律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2】王媛论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法律保护 【3】赵慧斌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摘要】: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遗产最珍贵、自然景观最优美、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区域是一个天然的科研和实习基地生态文明是21世纪人类文明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自然保护区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所拥有的生物多样性而成为先进文化的物质载体为营造生态文明良好的社会氛围发挥着重

9、要作用因此科学管理好自然保护区资源的规划将为人类的发展进步做出一定的贡献本文主要自然保护区的风景资源管理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保护 1、保护的必要性 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历来是一对较难处理的矛盾而风景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或难以再生的特殊资源其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就表现得尤为突出对风景资源的利用一定要坚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一旦保护工作未做好其损失将难以弥补 在我国风景资源大多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体大自然景观往往与5000年的华夏文明融为一体体现了很高的旅游价值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旅游需求极为旺盛的今天如果只强调保护采取“封闭式”的保护方法无异于强行割裂了风景与人之

10、间的关系浪费了风景资源如果我们不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用掠夺的方式去过度地利用经过漫长岁月发展而成的风景资源自然风光连同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将会因为人为的破坏而丧失殆尽风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将成为空谈 2、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问题 虽然我国对风景资源的保护一直都很重视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国具体执行风景区管理的部门是隶属于地方政府的“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地方一级的“管委会”不仅对风景资源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因过多地考虑经济利益而忽视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2旅游开发中对生态系统保护不够重视 在对风景资源的利用中有些部门认为是“保护和利用风景名

11、胜资源合理地组织游人活动妥善地处理景区的各种矛盾统筹安排各项措施为人们提供自然、优美、清新的旅游胜境”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对风景资源的保护主要是强调对景点的保护而对整个区域生态系统方面的保护重视不够 2.3自然资源保护中对风景美的忽略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就提出了建设中国自然保护网的规划意见提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4项原则:(1)按自然生物地理地带保护各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2)我国特有、稀有、珍贵物种的主要分布区内保护物种种群及其栖息生境或繁殖地、越冬地带(3)需要恢复和再生的具有特殊意义但易受干扰和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物种环境(4)需要保护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如母树林、水源林、地质剖

12、面、冰川、地貌景观、温泉、化石或历史遗迹等从其原则来看保护中没有考虑到风景美这一因素比如对风景美学质量高的资源是否要保护这里就未涉及到因此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強调保护生态却忽略了其中吸引人们观光旅游美的因素 3、对策 3.1确定风景资源保护的内容 3.1.1保护生态环境质量 对风景资源的保护首先体现在对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因子的质量主要是保护空气、水、土壤的质量保护空气质量首先要避免对空气的污染在风景区中禁止建造会产生大气污染的设施并尽量避免汽车通行以步行游览为主其次创造一个空气流通的环境以保证空气清新但应注意不要产生风洞效应 3.1.2保持生物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3、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统一的丰富的植被与动物使自然景观更为丰富旅游价值更高区域完整的生物多样性代表了自然遗产的大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保证生物物种的持续利用其内容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的保护方面 3.1.3保护文化多样性 文化指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社会群体所代表的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价值观和思想观文化多样性包括这些不同的价值观和思想观也包括它们支配人的行为而产生的景观如宗教以及宗教支配人们去建造的寺堂庙馆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历史文化的产物形成了历史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的产物形成了地方风格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也包括地方风俗等内容保护文化多样性就是要尊重历史文化及地域文化存在的权利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需要

14、保护的历史人文遗产和地方风格 3.1.4保护美的特征及科学价值 由于自然和人类的作用形成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有价值的特殊景观如海岸、沙丘、河流、古树、山峰及地质剖面层、火山奇观等它们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要予以保护适当控制游人数量并限定合理的游览方式避免因盲目开发而造成破坏 3.2确定风景资源保护的级别及措施 由于风景资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美学和生态2个方面因此其保护级别应依据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的评价结果加以确定划分风景资源保护级别可根据风景资源的质量评价结果确定风景资源的保护级别并应根据不同的保护级别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2.1.1级保护区 允许游人进入但仅限于开展以步行观光为主的活

15、动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可建造少量必需的小型设施(1)可建造的设施:自然的弯曲小路;架空的步行路和梁柱结构的架空平台;安全防护的栏杆;种植局部的补充地被物(2)禁止的设施和行为:游览车辆或其它车辆进入(养护管理专用车除外);建造构筑物;挖土、填土或平整土地;任何形式的污染;干扰和破坏具有生态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场地 3.2.2.2级保护区 进行有限地合理利用在保护好其中自然景观(如山地、水体、植被等)的基础上可以布置游览观光和娱乐活动的内容如休息区、娱乐区、游览道等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可在林间嬉戏在水上泛舟享受大自然的景色 3.2.3.3级保护区(开发区) 除了保护好少量有价值的风景要素和生态要素外集中性地进行建设和改造主要的旅游设施和地形植被改造都在此区(1)可建造的设施:行驶车辆的道路;服务中心含旅馆、俱乐部、娱乐场所、商店等;改造和保留特色或民族风格村镇;公用设施和废水处理厂;林地和农业利用(2)禁止的设施和行为:主要商业设施;工业或制造业;环卫填土;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农业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