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呼唤和平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094555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呼唤和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呼唤和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呼唤和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呼唤和平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呼唤和平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呼唤和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呼唤和平(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 唤 和 平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园地四“习作”教学设计习作要求: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对“战争与和平”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本次习作训练,紧扣本组的专题, 编排了一次看图写文训练,提供的图片是一张照片。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仔细观察照片,联系照片的人和景,展开合理的想像,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照片上的人和景,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像,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2、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3、激发学生憎恶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课前准备: 1、师生搜集有关战争

2、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文字、图片、影像、数据等资料。2、教师制作影视片段和背景音乐课件。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发情感1、谈话导入:一提起战争,同学们的眼前一定会浮现出刀光剑影、战火连绵、血肉横飞的血腥场面。战争就像瘟疫一样伴随着人类,直到今天,世界各地仍是战火不断,它使人类幸福的家园变成了废墟,它让人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因此,渴望幸福、安定生活的人们强烈地渴望和平,呼唤和平。2、回忆本组课文,说说孩子们在战争中做了些什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愿望?3、学生在小组上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教师提出两个小要求:第一,每一个同学都要向大家汇报。第二,汇报时,不仅要认真听,还可以动笔记记自己感兴趣

3、的内容。4、多媒体播放影片南京大屠杀片段。5、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影片观后感。6、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后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设计解说: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教习作之前,教师尽可能借用导语和资料构建情境,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积累生动、具体的映象,促使学生的情绪高涨,产生灵敏的思维,丰富的词语,强烈的表达欲望,也就是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学生通过平时的阅读和观看影视作品,对战争场面以及战争给人类带来大的破坏,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更是直面了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

4、,倾听了同龄孩子们对和平的呼唤。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储备后,再通过搜集资料,交流资料,观看影片片段,就能更有效地调出学生大脑中有关战争的信息,激发出他们对战争的痛恨,对和平的渴望之情,以下的指导环节中学生的表达才能有感而发。同时,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深受感染,也为下面观察照片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像作了铺垫。事实上,在习作中,激发孩子的情感,激活孩子的思维,远比习作技巧的指导更为重要,也更为关键。二、仔细观察,理解画面1、师:战争,一个多么可怕,多么残酷的字眼!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对影片的观看,大家一定深深地感受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多么深重。抗日战争更是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

5、失。2、教师根据学生资料交流情况,适当补充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以及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等方面的资料。3、播放背景音乐(能够表现悲苦情绪的音乐),用实物投影仪将课本上的照片放大,学生仔细观察。(1)照片上是什么样的场景?除了看到的,你似乎还闻到了什么?似乎听到了什么?请用一段话来形容。(引导学生描述画面)(2)小孩有多大的年龄?有什么样的外貌?(注意他的衣着、神情)(3)小孩为什么哭呢?(4)小孩的父母在哪里?设计解说:照片是学生展开想像的依据,仔细观察照片是展开想像的前提。因此,指导学生观察清画面是指导好习作的关键一环。观察得按一定的顺序,可以从整体到部分,先观察整个画面,再观察照片中的孩

6、子。观察不单只用眼睛,还应调动其他各种感官,如耳朵、鼻子,全方位地综合感受。运用大脑,发挥大胆而合理的想像,让耳朵听见声音,让鼻子闻到气味,让肌肤感受到温度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了照片,真正地理解了照片上的内容,下面的进一步观察才能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挖掘出更丰富的内容。三、展开想像,表达真情1、师:刚才同学们仔细观察了照片,可照片记录的只是一个刹那间的情形,而发生在画面之前和之后的故事,我们并不知道,但我们可以借助我们的大脑,通过大胆而合理的想像,将事件补充完整、具体,再现当时的情景,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2、引导学生想像画面之前的内容。(1)小孩与父母为什么来到火车站?(送人或接人、准备乘车

7、或刚到车站下车、准备离开上海避难或是刚到上海访亲走友)(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像以下火车站站台上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人们望眼欲穿翘首等待的,或是千言万语互道珍重的,或是挥手告别恋恋不舍的场景)(3)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当时会是什么样的情景?(把敌机的呼啸声,防空警报的长鸣声,轰炸时人们慌乱、悲惨的情形描述清楚具体来)(4)注意想像出一些细节,比如在敌机轰炸的过程中,小孩的父母会说些什么哪?会做些什么呢?3、我们再来想像车站被炸之后发生的事情。(1)被炸之后的车站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2)小孩是否被救?又会是谁救的?(3)这之后他的命运会如何呢?他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流落街头、被好心人

8、收养、在福利院长大)他心里都会想些什么呢?(思念亲人、痛恨战争、立志报仇)4、“万事开头难”,你觉得作文可以怎样开头呢?(以照片的情景描写为切入口;从敌机轰炸开始写起;从小孩的命运写起;由现实生活追忆到1937年当时的情形)5、把自己编的故事在小组上向同伴们说一说。6、联系照片上的人和景,拿起笔来把你观察到的和想像到的,还有你的想法,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7、给作文加上一个自己认为最合适的题目。设计解说:认真细致地观察过照片后,学生对画面有了较深的印象,想像便有了依据。但往哪些方面去想呢?这是许多同学会产生的一种困惑。这时候,老师的引导就显得不可或缺了

9、。教师应该让学生的想像思维有明确的方向,引导孩子的思维往照片内容之前和之后延伸,将事件的前因、过程、结局想像完整具体来。课标中有这样一句话:习作是学生精神的一部分,习作需要自身的真切体验,更需要真挚的情感投入。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首席,是教学活动引领者。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画面中去,去仔细观察,去用心感受,去大胆想像,让孩子们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他们的内心世界才会喷涌出滔滔的情感。正所谓“情动而辞发”,用言语表达就成了一种情感宣泄的需要,成了学生心灵自然绽放的花朵。四、反复修改,共同提升师:“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修改呢?1、自我修改。先轻地、慢慢地读给

10、自己的耳朵听。此时,你的耳朵会和眼睛敏锐地配合起来。错别字和不恰当的词语,还有不通顺的句子,会无处可逃。等读了两三遍后,听起来感觉顺畅了,文章就基本上改好了。2、同学互改。学会欣赏别人是一种美德。请相互找一个同学,彼此带着欣赏的眼光去阅读对方的作文。在好词下方划红三角号,在好句下方划红波浪线。当然,也可以向对方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3、小组评改。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学习团队,大家可以互相欣赏,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读一读自己的习作,认真倾听,说说人家的哪些想法是你不曾想到的,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还可以相互提建议,共同修改。4、师生赏析。由各小组推荐一篇最具特色的习作,教师借助实物投

11、影仪择要放大,集体赏析。(1)你觉得这篇习作最大的优点在哪里?(2)这篇文章中哪些想像是你没想到的?(3)最能表达习作者真情实感的地方在哪?5、誊抄作文。“文章不厌百回改”,同学们在誊抄作文时要继续修改,让自己的习作成为真正的“精品”,再上交给老师批改、定级。设计解说:很多时候,我们关注写之前的指导,远远多于写之后的点评。事实上,当学生满怀真情写就文章的时候,是需要及时肯定和交流的。中年级的儿童处于心理断乳期,伙伴的肯定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喜悦,在这个时候,作文点评就得“趁热打铁”,学生在交流中学会了欣赏,在交流中学会了修改。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找到了习作的自信心!“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设立自改、他改、师长改三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慢慢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这种习惯和能力也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