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混凝土简答题

上传人:德****1 文档编号:1030928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混凝土简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混凝土简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混凝土简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混凝土简答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混凝土简答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混凝土简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混凝土简答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4 试比较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结构力学中的理想铰的区别?塑性铰A:能承受(基本不变的)弯矩 B:具有一定长度C:只能单向、有限度的转动理想铰A:不能承受弯矩。B:集中于一点C:任意转动11.6 试比较塑性内力重分布和应力重分布1)应力重分布由于材料的非弹性性质,使截面上的应力分布不再服从线弹性分布的规律。应力重分布在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中都可能发生。2)内力重分布内力重分布:由于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非弹性性质而引起的各截面内力之间的关系不再遵循线弹性关系的现象。 “内力重分布” 只会在超静定结构中发生。12.1 单层厂房排架结构中,哪些构件是主要承重构件?单层厂房中的支撑分几类?支撑的主

2、要作用是什么?答:主要承重构件有:屋盖结构、吊车梁、排架柱、抗风柱、基础梁、基础。单层厂房中的支撑:屋架间垂直支撑、横向、纵向水平支撑以及天窗架支撑和柱间支撑支撑的主要作用是:增强空间刚度及稳定性,传递风荷载和水平吊车荷载。12.2 排架内力分析的目的是什么?排架内力分析的步骤是怎样的?排架内力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排架柱在各种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作为设计柱的依据;同时,柱底截面的最不利内力,也是设计基础的依据并绘制出排架柱的弯矩图、轴力图及剪力图(M 图、N 图及 V 图) 。步骤:1)柱顶作用水平集中力时内力的计算2)柱顶任意荷载作用时的内力计算A在排架柱顶附加一个不动铰支座

3、以阻止水平侧移,求出支座反力 R 及各柱顶支座反力;B撤除附加不动铰支座,并将支座反力 R 反方向作用与排架柱顶,以恢复原结构体系,利用剪力分配法求出各柱顶的剪力。C将上述两步结构叠加即得排架各柱顶的实际剪力。12.3 排架柱“抗剪刚度”或“侧向刚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使柱顶产生单位水平位移所要施加的力,反应了柱抵抗侧移的能力,称为抗剪刚度或侧向刚度。第十章一、工程建设通常包括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工程建设应遵守先勘察后设计,先设计后施工的程序。二、是结构产生内里或变形的原因称为“作用”分 1、直接作用 -荷载2、间接作用 -混凝土的收缩、温度变化、基础的差异沉降、地震等引起结构外加变

4、形或约束的原因1、建筑结构的组成和类型1、组成上部结构:水平结构体系(楼盖、屋盖)-承受、传递、分配荷载竖向结构体系(抗侧力结构体系)-承受、向下传递荷载下部结构:(地下室和基础)-把上部传来的力传给地基2.类型按竖向结构体系(排架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二、工程建设的主要环节(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建筑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安全、适用、耐久)风荷载的大小与基本风压、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风 荷载体型系数和风振系数有关。四、 A 类:近海面、海岛、海岸、湖岸及涉漠地区:B 类: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稀疏乡镇和郊区;C 类: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 类:有密

5、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五、建筑结构的功能 :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个方面。六、极限状态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制定的某一功能要求,这个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第一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的是安全性功能。第二类: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的是适用性功能和耐久性功能。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当结构或结构的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可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结构构件或连接因材料强度不够而破坏;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等) ; 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结构或结构构件

6、丧失稳定(如柱子被压曲)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这一状态对应于适用性和耐久性的功能。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可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 ; 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影响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状态等。5、 (5 年)结构的极限状态方程设 z=g(R,S)=R-S ,则:Z0,结构处于可靠或有效状态;Z=0,结构处于极限状态;Z18m 时,跨度取 6m(60M )的倍数,当工艺布置有明显的优越性时,跨度亦可用 21m、27m、33m*厂房的柱距

7、一般取 6m 或 6m (60M )的倍数,个别亦可采用 9m(纵向定位轴线(柱距方向的轴线,用 A、B、C、表示)横向定位轴线(跨度方向的轴线,用 1、2、3、表示)6、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伸缩缝当房屋的长度或宽度过大时,为减小房屋结构中的温度应力,应设置伸缩缝。沿厂房的横向伸缩缝应从基础顶面开始,将相邻两个温度区段的上部结构构件完全分开,并留出一定宽度的缝隙,使上部结构在温度变化时,沿纵向可自由变形。伸缩缝处应采用双排柱、双屋架(屋面梁) ,伸缩缝处双柱基础可不分开,做成连在一起的双杯口基础。沉降缝当相邻厂房高度相差悬殊(10m 以上) 、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厂房结构(或

8、基础)类型有明显不同、厂房各部分的施工时间先后相差较长时,为避免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在结构中产生附加应力使结构破坏,应设置沉降缝。沉降缝应从屋顶至基础完全分开,以使缝两侧结构发生不同沉降时互不影响,从而保证房屋的安全和使用功能沉降缝的最小宽度不得小于 50mm,沉降缝可兼做伸缩缝防震缝防震缝是为了减轻地震震害而采取的措施之一,当相邻跨厂房高度相差悬殊、厂房结构类型和刚度有明显不同时,应设置防震缝将房屋划分为简单规则的结构单元,使其在地震作用下互不影响。7、单层厂房的支撑体系包括屋盖支撑和柱间支撑屋盖支撑系统通常包括上、下弦水平支撑、垂直支撑及纵向水平系杆。柱间支撑一般包括上部柱间支撑、中部及下部

9、柱间支撑。8、圈梁、连系梁、过梁和基础梁 圈梁是设置于墙体内并与柱子连接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其作用是将墙体与排架柱、抗风柱等箍在一起,以增强厂房的整体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的振动荷载对厂房产生不利影响。连系梁除承受墙体荷载外,还具有连系纵向柱列、增强厂房的纵向刚度、传递纵向水平荷载的作用。 当墙体开有门窗洞口时,需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以支承洞口上部墙体的重量。在进行围护结构布置时,应尽可能地将圈梁、连系梁和过梁结合起来,使一种梁能兼作两种或三种梁的作用,以简化构造,节约材料,方便施工。在单层厂房中,一般采用基础梁来承托围护墙体的重量,并将其传至柱基础顶面,而不另做墙基础,以使墙

10、体和柱的沉降变形一致。9、筋混凝土排架结构通常作如下假定:柱下端与基础顶面为刚接;柱顶与排架横梁(屋架或屋面梁)为铰接;横梁(即屋架或屋面梁)为轴向刚度很大的刚性连杆。10、作用在横向排架结构上的荷载有恒载、屋面活荷载、雪荷载、积灰荷载、吊车荷载和风荷载等,除吊车荷载外,其它荷载均取自计算单元范围内。屋面活荷载 :包括屋面均布活荷载、屋面雪荷载和屋面积灰荷载三部分。11、屋面均布活荷载不与雪荷载同时考虑,取两者中的较大值;当有屋面积灰荷载时,积灰荷载应与雪荷载或不上人的屋面均布活荷载两者中的较大值同时考虑。12、根据 M-N 关系,得出下列四条规则:1)大偏压,M 不变时,N 越小,As 越大

11、2)大偏压,N 不变时, M 越大,As 越大3)小偏压,M 不变时,N 越大,As 越大4)小偏压,N 不变时, M 越大,As 越大12、 为短牛腿 ,按变截面短悬臂深梁。13、时为长牛腿,按悬臂梁进行设计13、牛腿的破坏形态: 1)弯曲破坏(图 a): a/h00.75 和纵筋配筋率低:2)斜压或斜拉破坏(图 b/c): a/h0=0.10.75;3)纯剪破坏(图 d): a/h00.1;4)局部破坏(图 e): 加载板尺寸过小单层厂房中,常采用柱侧伸出的牛腿来支承屋架(屋面梁) 、托架和吊车梁等构件长牛腿的受力特点与悬臂梁相似,可按悬臂梁设计一般支承吊车梁等构件的牛腿均为短牛腿,它实际

12、上是一种截面深梁,其受力性能与普通悬臂梁不同十、吊车梁的受力特点:装配式吊车梁是支承在柱上的简支梁,其受力特点取决于吊车梁的特性1、 吊车梁荷载是移动荷载 2、吊车梁荷载是重复荷载3、吊车梁荷载具有动力特性 4、吊车梁荷载是偏心荷载第 13 章 多层框架结构1、=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连成的。梁柱交接处的框架节点应为刚接并构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实际工程中,框架结构一般不超过 12 层。2、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缺点1) 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获得大空间(特别适用于商场、餐厅等) ,也可按需要做成小房间;2) 建筑立面容易处理;结构自重较轻;3) 计算理论比较成熟;4) 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造价较低。5) 框

13、架结构的侧向刚度较小,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较大,有时会影响正常使用;如果框架结构房屋的高宽比较大,则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也较大,而且引起的倾覆作用也较严重。因此,设计时应控制房屋的高度和高宽比。3、框架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分为:现浇整体式、装配式框架、装配整体式4、结构布置的基本原则满足使用要求,尽可能地与建筑的平、立、剖面划分相一致。满足人防、消防要求,使水、暖、电各专业的布置能有效地进行。结构应尽可能简单、规则、均匀、对称,构件类型少。妥善地处理温度、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对建筑的影响施工简便。经济合理。0ah0ah5、框架结构的柱网布置原则:满足使用和建筑平面布置的要求:使结构受力合理;

14、施工方便典型的柱网布置形式有内廊式、等跨式、对称不等跨式等6、承重框架布置方案:横向承重框架 纵向承重框架 纵、横向承重框架横向布置方案:(优点:增加房屋的横向刚度,提高抵抗水平作用的能力,并使整体建筑物刚度得到提高,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多。 缺点:由于主梁截面尺寸较大,当房屋需要较大空间时,其净空较小。 )纵向布置方案:(优点:房间布置灵活,采光和通风好,利于提高楼层净高,需要设置集中通风系统的厂房常采用这种方案。 缺点:横向刚度较差,在民用建筑中一般采用较少,尤其是抗震设防地区。 )纵横向布置方案(优点:采用这种布置方案,可使两个方向都获得较大的刚度,因此,柱网尺寸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

15、地震区的多层框架房屋,以及由于工艺要求需双向承重的厂房常用这种方案7、三缝的作用沉降缝:为防止建筑物基础在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引起上部结构内力发生变化而造成房屋开裂采取的措施伸缩缝:当建筑物超过一定长度时,由于温度变化而使房屋墙体、屋顶产生温度应力,而基础的温度影响较小,造成房屋开裂。为了防止温度应力引起的房屋开裂采取的措施防震缝:当房屋平面或立面不规则,各部分的质量和刚度变化较大时,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将变得非常复杂,导致计算困难和部分薄弱位置的结构发生破坏。为避免这种破坏,采用防震缝将房屋分割成几个较为规则的形体,使之计算简单和减少地震作用的破坏。8、三缝的区别:构造区别:沉降缝是从基础

16、开始直至屋顶将墙体或框架完全分开;伸缩缝一般是从基础以上开始分开;三缝的设置宽度要求均有所不同,一般伸缩缝最小,沉降缝次之,防震缝要求最宽。 (根据规范确定)位置的区别:沉降缝主要根据地基条件确定设置位置;伸缩缝一般设置在中间位置;防震缝则设置在不同形体交界处。设计时尽量将三缝合并处理。多、高层结构中,应尽量少设缝或不设缝,以简化构造、方便施工、降低造价、增强结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伸缩缝与沉降缝的宽度应 50mm ;抗震缝应 70 mm9、件截面的抗弯刚度(梁)现浇式:中框架 I=2.0I0 边框架 I=1.5I0装配整体式:中框架 I=1.5I0 边框架 I=1.2I0装配式:I= I09、按弹性理论的近似计算方法: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分层法、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反弯点法和改进反弯点法(D 值法)10、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现浇式:中框架 I=2.0I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