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赤港学校吴尔惜--《落花生》--课件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078598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赤港学校吴尔惜--《落花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赤港学校吴尔惜--《落花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赤港学校吴尔惜--《落花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赤港学校吴尔惜--《落花生》--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赤港学校吴尔惜--《落花生》--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赤港学校吴尔惜--《落花生》--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赤港学校吴尔惜--《落花生》--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濠江区赤港学校 吴尔惜,打一植物,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根根胡须入泥沙,,它为什么叫“落花生”呢?,落花生,花生是一种草本植物,花是黄色。花垂落在地面,花落以后,在地下结果的作物,所以也叫“落花生”。,一、初读,了解段落结构,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父亲和我们边吃花生边议论花生,父亲对花生品格的赞扬,使我们对花生产生敬佩之情。,二、分角色朗读,掌握课文中心思想,中心句,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花生的味

2、美,花生可以榨油,花生的价钱便宜, 谁都可以买来吃, 都喜欢吃, 这就是它的好处,谁能把花生的好处 说出来?,父亲说: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它 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 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 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 知道。”,看看谁读得最好,三、小组讨论,思考问题,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从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别人的故事来理解父亲所说的几句话。,这句话是“我”从花生可贵的品质和父亲对“我们”的希望中,总结出的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做

3、人要做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相反,只讲外表美而对社会和他人没有任何益处,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的人,是不受欢迎,是没有存在价值的。这句话强调人生的价值在于“有用”,但并不与“讲体面”对立起来。,父亲的话的作用:,四、小组讨论,学习表达方法,本文在写作方法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借鉴的地方? 详略得当 借物喻人 语言朴实无华,今天我们学习的落花生是借(花生)来比喻那些( 默默奉献、不图虚名 )的人。这种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的方法,我们称为( 借 物 喻人 )。,五、明确概念和作用:借物喻人,定义:就是借助某一事物(动物、植物、静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好处:突出中心思想,立意更深

4、远,情感表达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花生的品格,花生很谦虚,朴实无华,不求名利,很实用,但它不急于表露,也不炫耀自己,默默无闻。,课文按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的顺序,重点记叙作者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议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理,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六、我答你问 “今日访谈”,想一想: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具有花生品格的人?,具有花生品格的人: 送报人,农民,清洁工,修理工各种工作岗位上的普通劳动者他们不图虚名,默默奉献,起早贪黑的清洁工人,起早贪黑的清洁工人,你们辛苦了!,风雨中的送报人,老师您幸苦了,植物类如小草、石榴

5、树、松树、野花等; 动物类如蚂蚁、蜜蜂、老牛等; 物品类如粉笔、蜡烛、铅笔、橡皮等,扫帚:它默默无言,宁可自己一身脏,换来环境干净清洁的特点,表现不为名利的精神。 蚕:它“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特点,写它的献身精神。 橡皮:它见错误就擦的特点,写它勇于改错的品质。 铅笔:它一再掏出“心”来工作的特点,写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七、例文分析,寻找技巧,山中的老杏树、 梅花赞,山中的老杏树 杏子成熟时,正赶上农村收麦。麦收过后的一天,我才抽空儿扛着木棍儿,棍儿上挑着篮儿,上了南山。 半路碰上邻居二婶儿。二婶儿见我也去采杏,忙告诉我:“我都找遍了,只有山梁南面第二个山沟里那棵树上还有杏儿,只是杏子又

6、青又小,还不好吃!”说完,二婶便走下山去。 我登上山梁,老远就看到了那棵树。它是那条山沟里仅有的一棵杏树。走近了才望见树上绿绿的叶子中颗颗半红不绿的杏子,成串成串地挤满枝头。随着一阵微风,杏树抖动起枝叶,像是在和我打招呼。 这是一棵老杏树,它长在沟底缺土少水的岩石旁,树干又高又曲又粗,疤痕累累,显然它已历尽沧桑。我把木棍儿插在腰间攀到树上。坐在粗大的树杈上,我看得更清楚了:枝条上,每个叶窝儿都挂着一个圆溜溜的杏子。大多杏子又都长着“阴阳脸”一面绿中透黄,一面黄里带红;个头儿也不小,个个儿都像个小苹果儿。望着这绿叶间压串枝的杏子,我比喻不出它们像珍珠、,像宝石,还是像翡翠、像玛瑙。捏开一个一看,

7、哎呀,金色的果肉浸满果汁,放到嘴里,酸溜溜,甜滋滋,沁人心脾。 一抬头,无意中发现两个树杈之间卡着一块石头。哦!我全明白了:二婶儿说这杏子又青又小不好吃,是因为树太高,她看不见结在上面的杏子,只摘些下面小的。她不会上树,够不着,用石头又砸不下来。显然,她着实冤枉了这棵老杏树。 望着满树伸手可及的果实,再俯视一下这棵饱经风霜的老杏树,一种敬慕之情油然而生。老杏树啊老杏树,你不怕寂寞,不畏艰难困苦,独自扎根于这深山岩石之中,老而不衰。一年又一年,你为人们结下多少杏子?可你对人却无半点所求。当你受了委屈或遇到冷眼、非礼时,脚跟仍是那样坚定,胸怀仍是那样坦荡、无私。多么可敬的老杏树啊!我轻轻地取下石块

8、,抽出腰间的木棍儿,可怎么也不肯打下去,唯恐因打杏儿而折损老树的枝叶,伤害它的身心。于是,我下了树,挎上篮儿,再爬上树,坐在老杏树的怀抱中,尽情地摘着杏子,尽情地享受着它奉献的果实。,梅 花 我赞美坚贞的松柏,我赞美勇斗西风的篱菊,我赞美莲花的傲视污泥,可我更赞美梅花的傲雪怒放。 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铂或碧玉雕成,有点冰清玉洁的雅致。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还有的绿如碧玉。梅花开有早有迟,在同一颗梅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

9、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梅花,如今花瓣已凋谢。风吹花落,你不用担心花瓣会摔破,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气雪压,它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只有具有挑战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灿烂了。它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却从不骄傲自大。它不仅以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

10、诗人画家赞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 梅花的色,艳丽而不妖。 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 梅花的姿,苍古而清秀。 难道,这不正是我们的建筑工人么?他们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的工作着。 我要学习梅花,我要做一个像梅花一样的人。,用线连一连,这些借物喻人的句子,花 生,老 牛,小 草,蜡 烛,洁白无暇、纯洁高尚,牺牲自己、照亮他人,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生生不息、顽强不屈,雪,不求虚名、默默奉献,八、如何去写?,写“借物喻人” 的文章具体要求: 1、确定一个对象; 2、抓住

11、所描写的“物”的 特点; 3、分析“物”的形象本质(品质); 4、找出“物”与人的相似处; 5、感悟“物”与人的精神品质,抒发 情感。,九、写作结构,开篇:引出对象,中间:,文末:赞美物,学习它的精神或品质。,赞美式(我赞美因为它),引用式(诗句、名言),下定义(,这便是),描写对象:,外在特征:外形、习性、作用等,内在品质:品格、精神等,由物及人:,拿出具体例证,可分段列举13个,学写“借物喻人” 的文章: 1、确定一个对象; 2、抓住所描写的“物”的 特点; 3、分析“物”的形象本质(品质); 4、找出“物”与人的相似处; 5、感悟“物”与人的精神品质, 抒发情感。,参考题目,牛 竹 梅花 蜜蜂 钓鱼的启示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十、初试牛刀,写作小贴士:,成果展示,一、互改习作,彰显亮点 二、涌读美文,展示风采,搜集整理借物喻人的诗文。,家庭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