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076129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巩固本课生字词,理解诗意,把握诗歌主要内容。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方式朗诵诗句,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理解诗意后背诵全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关键词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难点:体会毛泽东和全体红军战士们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师:伟大领袖毛泽东,既是领袖,又是诗人,他的一生,走过许多的路,写过许多的诗,他曾经走过一段最艰难的路,有二万五千里,在这漫漫的征程中,他写出了一首首壮美的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七律

2、长征(板书课题:25七律.长征)二、复习字词,整体感知。1、指名学生读诗,重点检查:逶迤、磅礴、泥丸、岷山这几个词语认读情况。2、指名学生正音、纠错后全班齐读。3、读完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指明2-3人汇报后,教师小结:(红军长征过程中,遇到了各种艰难险阻,他们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三、出示学习目标(请一位学生读):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体会毛泽东诗词特点,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四、学习提示、自学探究出示自学提示齐读:1、自由读诗,思考,诗中的“远征难”,难在哪里? 2、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是怎样

3、对待的?找到相应的词句,体会并批注。 五、细读感悟,精讲点拨1、师:二万五千里长征必然有着数不清的艰难险阻,可是在长征即将胜利时,毛主席却大笔一挥,抹掉了漫漫远征中历经的千难万险。哪句话最能表达主席此刻的心情?2、学生汇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师:“只等闲”是什么意思?生:只是看作平平凡凡的小事。师:同学们说的不错,诗的首联总括了红军长征历经的千难万险,一个“不怕”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一个“只等闲”则将困难随意带过,是对“不怕”的补充说明。哪位勇敢的同学和主席英雄所见略同?请你来读出这一句!3、指名朗读,请2-3名学生评价,再读。览“万水千山”感“远征之难”。1

4、、师:虽然在毛主席眼里,这些艰难困苦都是等闲小事,可是长征途中的困难,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你发现了哪些“远征难”? 难在哪里呢?(预设学生回答: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大渡等)引导学生概括为“跨五岭、越乌蒙”等等,并相机板书师:同学们真会读书,一眼就抓住了关键词。谁来读一读写山的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1、出示五岭和乌蒙山的图片,请学生说感受简笔画描述“腾细浪”、“走泥丸”师:绵延不绝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的波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只不过是滚动着的小泥丸。引导学生比较:逶迤细浪,磅礴泥丸。师解说:五岭山脉纵横四省、绵延千里,乌蒙山海拔2800多米,红军将士们拖着病残之

5、躯,忍饥挨饿翻越这样的大山,他们走了一天又一天,翻了一座又一座山,有的战士累倒了,有的战士病倒了,有的战士永远留在了雪山上、沼泽里。但是,这样的困难红军怕不怕?(不怕!)五岭逶迤(重)腾细浪(轻);乌蒙磅礴(重)走泥丸(轻)。(师生合作读)师引导:多么强烈的对比呀,谁能读出山的险峻巍峨,细浪、泥丸的轻巧渺小?(生自己练读之后,老师引领学生分组读。)为什么毛主席和他所领导的红军会这样看待?预设回答:他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师引导:这是一种什么精神?预设回答:勇敢、乐观,积极进取尽量把学生的回答引导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一高度师:对!正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样的困难在红军眼里都不

6、值一提。只因为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除了这些连绵不绝的崇山峻岭,长征途中还有不可计数的险滩激流,你还发现了哪些“远征难”? 又难在哪里?巧渡金沙江(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大渡河)。谁来读一读写水的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出示金沙江、大渡河的图片,补充讲解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暖”。引导:金沙江之战,我军出其不意、速战速决,夺取了宝贵的胜利,真是全军振奋、一片欢腾啊!让我们读出高兴的心情来!金沙水拍云崖暖!播放飞夺泸定桥的视频或请学生讲述故事。看了这场战斗,你有什么感受?预设:惨烈、激烈(这就是寒)你读惊心动魄(这就是寒)你读心惊肉跳(这就是寒)你读

7、毛骨耸然(这就是寒)你读引导: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这一“暖”一“寒”是红军战士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暖,写出了巧渡成功的愉快。寒,写出了强渡的惊心动魄,又进一步突出了难。两场战斗,两种场面,心情一样吗?你能读出这两种不一样的感受吗?自己练一练。(男女分组朗读)师:这一暖一寒再一次现了红军战士面对敌人的英勇无畏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一寒一暖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红军把困难视为“等闲”的乐观精神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3、悟“更喜”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他们翻越了五岭和乌蒙山,渡过了金沙江,夺下泸定桥,这一切他们都曾乐观的面对,可是如今面对高耸入云的大雪山,新

8、的困难又出现了,这时他们又有怎样的态度呢?预设回答(他们依然乐观、坚定;不把雪山放在眼里)出示岷山图片,介绍其在长征途中的地理位置翻越了岷山,意味着长征即将胜利。谁不高兴呢?所以,毛泽东看到的是“三军过后”(生接)“尽开颜”师:是啊,红军是英勇的,红军是乐观的,难怪毛泽东会那样豪情万丈地赞道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七、总结全诗,拓展延伸。1、学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补充。预设:学生谈的收获中,如果对毛泽东诗词表现出了兴趣,可以拓展以下几首诗词师生共同欣赏。2、拓展延伸师:漫漫长征路,即将走到终点,胜利的号角已经吹响,黎明的曙光已经把东方照亮,回望来时的路,心

9、雄胆壮的毛主席也禁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师:万里征程行中有艰辛,也有壮美的风景,这些在主席的诗句中有过精彩的体现,不信请看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师: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主席眼里,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似乎更不值一提,不信我们再看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如果有时间,可以让学生交流读毛泽东诗词的感受)师:二万五山里长征就要抵达胜利的终点,可中国革命的漫漫征途远远没有结束。主席登高望远,大笔一挥,往昔的功绩,飘散历史的天空里。未来的辉煌,正等待着我们去书写正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牢记主席的嘱托,不忘长征精神,在以后学习的旅途中,在未来人生的征程上,乐观勇敢,积极进取,用实际行动谱写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八、课时作业1、背诵并默写本诗。2、自学教材154页“日积月累”-卜算子.咏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