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073387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鸽巢问题”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鸽巢问题”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鸽巢问题”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鸽巢问题”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鸽巢问题”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鸽巢问题”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鸽巢问题教案任教教师: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七小学 王仕明教学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 鸽巢问题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68、69页例1、例2,“做一做”,及第71页练 习十三的1-2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使学生学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经历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教学重点:理解鸽巢原理,

2、掌握先“平均分”,再调整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 “总有”“至少”的意义,理解“至少数=商数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老师组织学生做“抢椅子”游戏,并宣布游戏规则:必须坐在椅子上,注意安全。 1、 请3位同学上来,摆开3条椅子,听口令,抢椅子。2、再请一位同学,参与游戏。师:4个人“抢”好像出了一些问题吧?像这样的现象中隐藏着什么数学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出示、板书课题。讲解“鸽”“巢”的意思。【设计意图:从小游戏入手,体验“平均分”,并让学生发现4人抢3条椅子中的“矛盾”,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引入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

3、。】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题1情境图) 思考问题: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有哪些放法?同桌合作,在草稿纸上表示出来。学生展示、汇报,老师在黑板板书(4、0、0)、(3、1、0)、(2、2、0)、(2、1、1) (1)操作发现规律:通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可以发现:(课件出示)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教师:这句话里“总有”是什么意思?(预设:一定有、肯定有)“至少有2支”是什么意思?(预设:最少有2支) 引导学生说一说,这句话是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一定有1个笔筒里的铅笔数大于或等于2支”。 师:

4、刚才我们把4分解成3个数,有4种情况,一一列举,这种方法叫“枚举法”;用简易图进行列举,又叫“图解法”。列举的每一种情况中,为什么都至少有1个数是不小于2的数呢? 学生讨论,汇报,得出结论:只要铅笔数比笔筒数多时,总有1个笔筒至少有2支铅笔。【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在草稿上把想法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自己找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动性。用画图和数的分解来表示问题的结果,更直观。通过对“总有”“至少”的意思的单独说明,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句话。】(3)假设法(反证法): 教师:前面我们是通过列举或图解得出这一结论的,当铅笔数和笔筒数很多时,比如有几十、几百支时,一一

5、列举就很困难了。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得到这个结论呢?比如,可以用数学计算来说明吗?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进行组内交流,再汇报。板书:43=1(支)1(支) 11=2(支)教师进行总结:这是用了平均分的方法。【设计意图:从“几十、几百支”入手,用实际情景逐步引入假设法来说理,从实际操作上升为理论水平,进一步加深理解。并初步理解用数学计算来解释、说明此类实际问题。】(4)认识“鸽巢问题”师:像上面的问题就是“鸽巢问题”,也叫“抽屉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0页“你指导吗?”【设计意图:将生活中的相类似问题进行提炼、归类,点题形成“鸽巢问题”原理。】 2、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题2情境图) 思考

6、问题: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为什么呢?如果有8本书会怎样呢?10本书呢? (1)探究证明。引导学生用假设法(平均分)证明。板书:73=2(本).1(本), 21=383=2(本).2(本), 21=3 103=3(本).1(本),31=4(预设:8本书时,学生用22=4(本),引导学生展开讨论。)(2)讨论、发现解题方法。板书:至少数=商+1【设计意图:进一步提炼、归类“鸽巢问题”的解题方法,建立“鸽巢问题”知识原理。】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1、用“鸽巢问题”解释教材的课前“魔术”。2、完成教材第69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问题,集体交流、纠

7、正。3、把20个苹果装进6个口袋,总有一个口袋至少会装4个苹果。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回归生活:你还能举出一些能用“鸽巢问题”解释的生活中的例子吗? 五、作业:教材71页第1、2题。板书设计: 鸽巢问题 (4、0、0) (3、1、0) (2、2、0) (2、1、1)43=1(支)1(支) 11=2(支)铅笔数比笔筒数多1时,至少数为2。73=2(本).1(本),21=383=2(本).2(本),21=3 至少数=商+1 103=3(本).1(本),31=4教学反思:最早指出“鸽巢问题”的,是十九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因此,这个原理被称为“狄里克雷原理”。因为在讲

8、述这个原理时,人们经常以抽屉、鸽巢为例,所以它往往也被称“抽屉原理”或“鸽巢原理”。新教材确定这章内容名称为鸽巢问题。 “鸽巢问题”是一类较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对全体学生而言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果学生的思维能力略弱,学习难度会很大。这节课的灵活性也很大,我倍感压力。因此,在引入时,我选取了通过“抢椅子”游戏,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4个人抢3把椅子的矛盾”,初步感知到“有一把椅子上坐了两个人”,引出课题。教学中引导探究问题,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同时理解“鸽巢问题”应用于现实生活中。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有趣的内容作为教学的素材,加强学生对鸽巢问题的理解。教学例1时,我依据情境把“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的结论引出来,并提出对“总有”和“至少”的质疑,引发学生探究。使学生总结发现:物体数比笔筒数多1时,至少数为2。 通过抛出“当铅笔数很大时”的实际情形,学生就会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呢?学生思考,探究,自主得出用“平均分”“物体数除以抽屉数”的解题办法。再通过例2教学,引导归纳得出“鸽巢问题”的一般方法:用物体数除以抽屉数得到商和余数,而至少数=商+1。 巩固练习时,给一定的时间让全部学生思考,习题有针对性,一题让多个人说,检验了教学成果,并及时查缺补漏。通过课后反馈,教学效果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