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填料振冲典型施工方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3071678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填料振冲典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无填料振冲典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无填料振冲典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无填料振冲典型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无填料振冲典型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填料振冲典型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填料振冲典型施工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填料振冲典型施工方案一、典型施工目的本次典型施工目的是通过选取典型区域进行若干根试验桩,验证初拟参数,确定无填料振冲各项施工工艺参数。二、概述本工程无填料振冲在场地北部厚层吹砂含薄淤泥质土夹层的A1区和中南部厚层吹砂含薄淤泥质土夹层的A2区。A1区域典型地质特征为吹填土以厚层砂性土为主,层厚超过15m,局部深层含粉质粘土夹层,上部则较普遍在2m3m砂层下含2m4m淤泥质土夹层。A2区域吹填土也是砂性土为主,浅层含淤泥质土夹层,与北部区域地质的区别在于靠近泥区,吹填砂颗粒较细,粉粒粘粒含量较高,标贯击数较低(部分只有13击),其性质较差。A1、A2区无填料振冲工程数量均为647根,总面积615

2、0m2。桩点间距2.2m及2.5m,桩位按正三角形布置。A1区平均振冲深度16m,A2区平均振冲深度20m。A1区处理前平均标高为+5.6m,处理底标高-11.0m,A2区处理前平均标高+5.2m,处理底标高-15.0m。本工程振冲施工采用75kw双点振冲设备施工,在大面积进行无填料振冲施工前,选取12根无填料振冲桩进行无填料振冲典型施工。三、典型施工时间2013年03月06日2013年03月07日进行振冲密实典型施工,如遇到恶劣天气影响施工,时间顺延。四、机械设备选择1、振冲设备选用一台50t履带式起重机配双头75KW振冲器。2、振冲器功率75 KW,额定电流150A,额定电压三相交流380

3、V+10%,额定功率50HZ。3、2m3/min潜水泵一台。4、发电机功率200KW。5、振冲器,最大振冲深度21米,现场要求最大振冲深度20米;6、按正三角形2.5、2.2米间距布置。7、空载电流50A。五、初拟施工参数;序号项目名称参数备注1成孔时水压0.3MPa2上提、下沉速度2m/min2.5m/min3液化电流4550A1、振冲施工过程留振时间参数:1)、慢速振冲下沉至桩底,留振60秒;慢速振冲上拔至孔口处,留振120秒;2)、慢速振冲下沉至桩底以上0.5m处,留振30秒;慢速振冲上拔0.5m,留振10秒;3)、依次类推,每段上拔0.5m,每段留振10秒,直至孔口处,再留振60秒;4

4、)、再次振冲下沉至桩底以上1.0m处,留振20秒;.慢速振冲上拔0.5m处,留振10秒;5)、依次类推至孔口,每段上拔0.5m,每段留振10秒;A1区振冲施工顺序及时间表序号工序时间(S)1一次慢速振冲下底96 2桩底留振60 3慢速上拔至孔口384 4孔口留振120120 4二次慢速振冲至-19.5m93 5留振3030 6每上拔0.5m留振10s(31次)672 7孔口留振6060 8三次再次振冲至-19m90 9留振20s20 10每次上拔0.5m留振10s(30次)660 合计2285 38minA2区振冲施工顺序及时间表序号工序时间(S)1一次慢速振冲下底120 2桩底留振60 3慢

5、速上拔至孔口480 4孔口留振120120 4二次慢速振冲至-19.5m117 5留振3030 6每上拔0.5m留振10s(39次)848 7孔口留振6060 8三次再次振冲至-19m114 9留振20s20 10每次上拔0.5m留振10s(38次)836 合计2805 47min6、 典型施工总体方法 本次典型施工,按照上述的施工初拟参数,对拟定的6组无填料振冲桩进行施工,记录每组桩的各段施工参数。然后分析各段参数,最终确定本施工区域无填料振冲施工的控制水压、上提速度、下沉速度、电流、留振时间等参数。 典型施工后,编写典型施工总结,在总结中确定控制水压、上提速度、下沉速度、电流、留振时间等参

6、数。七、施工流程清理平整施工区布设桩位振冲器定位振冲器下沉成孔孔底留振慢速上拔振冲器至孔口处并留振按设计要求反复上下振冲并留振八、施工步骤1、清理平整施工场地,用钢尺放测孔位,孔位正三角形布置,间距2.5米。施工前,检查振冲器的性能,电流表、电压表的准确度。2、施工机具就位后,振冲器对准桩点。打开水源和电源,检查水压,水量、电压、密实电流和振冲器的空载电流是否正常。3、启动吊机,为避免造孔中塌砂将振冲器抱住,施工过程中控制下沉和上提速度为2m/min2.5m/min;水压控制在上部2m成孔时水压为0.3Mpa,2m以下水压为0.2Mpa。并观察振冲器电流变化,电流最大值不得超过振冲器的额定电流

7、(163A),当超过额定电流值时,必须减慢振冲器下沉的速度直至停止下沉。4、当振冲器下沉到设计深度时,留振60秒;慢速振冲上拔至孔口处留振120秒;慢速振冲下沉至桩底以上0.5m处,留振30秒;慢速振冲上拔0.5m,留振10秒;依次类推,每段上拔0.5m,每段留振10秒,直至孔口处,再留振60秒;再次振冲下沉至桩底以上1.0m处,留振20秒;.慢速振冲上拔0.5m处,留振10秒;5、成桩结束,关机、关水和移机定位,移至下一根桩施工。九、施工要点1、振冲密实过程中,为保证施工质量,电压、密实电流、留振时间要符合要求,电源电压低于350V时停止施工。2、振冲密实施工中,如遇到振冲器不能贯入,可增设

8、辅助水管,以加快下沉速率。3、施工顺序沿平行直线逐点进行。4、典型施工共振冲12个孔位。选择桩间距2.5m,正三角形布置。5、在振杆上标明刻度,每50cm一格,以便于每振动上拔50cm后留振10s。6、作好现场记录和控制工作。十、质量保证措施1、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无填料振冲施工,不得出现漏点现象。2、加强履带式起重机定位控制,确保振冲点位和间距的准确性。3、质量控制标准;振冲地基施工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数量单元测点检 验 方 法1成孔中心与设计孔位中心的偏差100逐孔检查1检查施工定位记录2孔深2001十一、安全保证措施(一)、安全防护措施:1、所有参加作业

9、人员必须遵守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2、作业前,必须检查吊机和振冲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试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作业。3、作业中,要注意保持振冲机械的平稳,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机检查,待故障消除后方可进行作业。4、夜间作业,要准备好足够的照明设施,按现场指挥人员要求进行振冲密实,遇到六级以上的大风不得施工。5、作业期间,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脱岗,听从指挥,不违章作业,不违犯劳动纪律和工艺纪律,不许喝酒,喝酒后造成的后果一律由个人承担。6、振冲作业时禁止在施工区域附近走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7、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遇到恶劣气候影响施工,应停止作业,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8、现场注意用电安全,非电工人员不得私

10、自拆接电线,振冲器电控柜需由专业人员操作。 9、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并严禁穿拖鞋和赤脚作业,并服从管理人员的指挥。10、振冲器在移位过程中需控制好移位速度,并按现场指挥人员进行操作。(二)、临时用电措施1、临时用电管理制度:设电工值班,有值班设备检查、验收、维修记录。2、施工生活用电须由资格电工进行操作,无证人员不得上岗。3、施工生活区架设线路及照明设备应符合有关规定,不得乱拉乱扯。4、配备箱、开关箱位置合理,内部设施符合要求,箱体整洁、牢固、加锁。5、电力施工机具做到可靠接零接地。6、配电箱、开关箱设两级漏电保护。(三)、机械施工安全措施1、机械施工制定管理措施。2、操作人员持证上岗。3、

11、机械设备传动外漏部分有防护装置。4、机械设备电流控制箱齐全有效。5、机械施工时,非操作人员不得靠近。十二、现场管理人员配备建立健全以施工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工程技术管理体系,进行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并配备相应管理员、技术员、记录员和作业工人跟班作业。典型施工管理小组:组长:唐海超组员:吕勇伟 孟磊 范伟 王立海 夏忠明 孙琪 工种姓名人施工技术人员吕勇伟1测量员周盘明1质检员王立海1电工徐达君1记录员段昌维、孟磊2桩前指挥应卓强1操作工4合计1113、 施工记录表本工程桩号编制原则:本工程地基处理实验区无填料振冲分为A1,A2两个区,每个区有振冲桩647根,其中2.5m间距为14行、21/22列;2.2m间距为16行,22/23列,(“行”为南北方向,“列”为东西方向)。行采用英文字母A、B、C、D、E.编号;列采用数字1、2、3、4、5.编号。桩号“A2B8a”表示,A2区B行8列间距2.2m的桩;“A1H21b”表示A1区H行21列间距2.5m的桩。a表示间距2.2m,b表示间距2.5m。10十四、无填料振冲典型施工布置图本次典型施工选取A2M1b、A2M2b、A2M3b、A2M4b、A2M5b、A2M6b、A2N1b、A2N2b、A2N3b、A2N4b、A2N5b、A2N6b桩为典型施工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