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动词义位中内化的概念角色在词典释义中的体现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3067651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动词义位中内化的概念角色在词典释义中的体现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动词义位中内化的概念角色在词典释义中的体现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动词义位中内化的概念角色在词典释义中的体现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年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动词义位中内化的概念角色在词典释义中的体现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年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动词义位中内化的概念角色在词典释义中的体现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动词义位中内化的概念角色在词典释义中的体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动词义位中内化的概念角色在词典释义中的体现(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动词义位中内化的概念角色在词典释义中的体现 【作者】于屏方【作者简介】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词典学研究中心(广州510420)【内容提要】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关照动词释义每个动词义位都描写了典型情景中的1个完整动作事件在词典编纂中动词义位的释义表现为不同概念角色与动词义核组成的语义配列式基于此文章对概念角色进行了分析指出概念角色提取的3种途径并尝试提出基于概念角色的系统释义观动词义位的细化模式和简化模式【摘要题】汉语言文字学【关键词】认知框架/语义框架/概念角色/内化【正文】动词义位是语言共同体对1个完整动作事件进行强压缩后形成的抽象语义复合体不同概念范畴在该复合体中被内化、

2、隐藏动词义位在词典中的释义是1种特殊的解压缩过程词典编纂者利用释义元语言尽可能地降低义位的词化程度最终使动词义位由高度浓缩的综合型单位表达体扩展为分析型元语言符号表达式打个比方动词义位与释义的关系相当于电脑中文件夹和文件的关系文件夹总是以折叠的形态出现;而释义的过程则相当于点击文件夹图标使包含在其中的各个文件得以显现、明朗1.从框架语义学的角度关照动词义位的语义框架1.1对框架的分类认知框架与语义框架动词义位描述了1个典型情景中的完整动作事件形成认知框架认知框架是语言系统之外的某个世界图景片断的具体心理表征语言系统对认知框架进行调整、概括将认知框架中的心理表征通过语言表征显现出来形成语义框架语

3、义框架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和民族性语义框架又分微观语义框架和宏观语义框架两种前者是对1个动词义位而言后者是对动词义位的聚合而言Fillmore将后者称之为“域”(domain)1.2概念角色的界定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结构依赖于认知中的概念化过程认知语义学明确地把语义学等同于“概念形成过程”(conceptualization)认为语义学的任务是描写概念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动词义位的语义分析实际上就是对其内化的概念结构进行分析从人类概括能力的抽象性和认知能力的经济性方面考虑语言共同体在进行语言范畴化的伊始内化在动词义位中的概念是可以进行穷尽性枚举的1个完善的动词义位的释义应该包括两大部分:解

4、释性核心动词(义核)+概念角色前者1直是传统词典编纂的工作重点因此本文只讨论后者所界定的概念角色是从认知语义角度而不是从句法、逻辑角度作出的分类指义位本身蕴涵的、固有的词汇语义成分在释义结构式中概念角色是担负某1特定语义功能的变元并从义位中的内化、压缩状态转换成在义项中的显化、扩展状态在词典释义中概念角色的作用有两个:1是体现微观语义框架中某1义项的释义精度;2是揭示宏观语义框架中不同义项间的意义区分度1.3概念角色的分类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如果选取足够大的、科学的样本从动词义位的释义里可以概括出信度和效度较高的抽象语义参数(如主体、客体、工具、凭借等等)抽象语义参数在动词释义中的具体化即为该动词

5、语义框架中的概念角色由于汉语自身的特点目前汉语的词类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避免因词类划分不当而引起论证上的不严谨我们以孟琮等先生编纂的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为封闭语料对AJ部分的850个动词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初步将动词义位释义中所涉及的概念角色分为11类分别为:主事、客事、与事、原因、方向、工具、方式、凭借、范围、时间和结果其中主事角色指在语义框架中被陈述的对象包括动作动词的动作发出者;性状动词的性状系属者;心理动词的行为经历者;使役动词的起因方等是1个较为宽泛的定义客体角色与主体角色相对指语义框架中义核直接作用的对象与事角色为义核的协同对象或指向对象往往由“对”、“和”、“跟”、“为”、“同”等介

6、词引导其余的概念角色按其通常意义理解在我们分析的850个义项中概念角色的分布情况如下:名称客事主事方式结果工具原因地点方向凭借时间与事范围数量289888169615032252215114从上表可以看出:概念角色的出现频率差异极大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角色是客体角色和主体角色但是概念角色总体上出现频率的高低与其在某1特定动词义位释义中的权重并不呈正相关关系概念角色的重要程度取决于它的语义值(semanticvalue)包含该概念角色的义位数目与动词义位总数目的比值比值越小语义值越大比如几乎所有动词的语义框架都会关涉到主体角色但在所分析的义项中主体角色只出现88次约为10原因是如果主体角色泛指“人

7、”则在释义中全部缺省主体角色“人”极高的出现频率反而降低了其语义值在释义中几乎不能提供有效的信息因而成为缺省角色通过语料分析还发现:在同1认知域中概念角色的分布具有集中、统1的趋势比如在“捏”、“抓”、“掐”、“推”等相关义位的释义中必定出现工具角色“用手”而在“交涉”、“交代”“汇报”等义位的释义中与事角色“向上级或有关部门”1定出现Fillmore称之为语义框架中的“框架划分元素”(framingfunction)同1认知域中的动词义位通过框架划分元素相联系通过语义负载量(semanticload)释义中包含的概念角色的数目的不同而区别2.微观语义框架中的概念角色的提取2.1对同1语言中不

8、同辞书对同1义位的释义进行比较揉用手1搓擦:1腿别眼睛反复2搓弄:面(应用汉语词典)揉用手1来回2擦或搓:眼睛把纸碎了团弄:面把泥成小球(现代汉语词典)揉用手1按着较软的东西3反复2搓动:1腿团弄:把纸成1团(新华词典)根据义项的例证可以判断:在上述3种词典中义项是对同1义位的说明义项的义核在3部词典中都为“擦搓”其释义精度体现在选取的概念角色的差异上在应用汉语词典中“揉”的释义出现了工具角色“用手”但这1概念角色并没有在释义义核“擦搓”和义位“揉”之间形成有效的意义区分度因为“用手”这1概念角色也隐含在“擦搓”中在现汉中出现了两个概念角色:工具角色“用手”和方式角色“来回”方式角色的出现凸显

9、了“揉”不同于“擦搓”之处在于“揉”表示的动作必须重复、多次进行义位描写的微观整体论要求条目的左项词目和右项释义之间形成1个等值语义链条按照现汉中的“揉”的释义显然也可以说“用手来回擦搓地板”这样右项释义明显大于左项条目可见在“揉”的释义中还需要出现客体角色从而使释义进1步精确在新华词典中出现了工具角色和方式角色还出现了客体角色“较软的东西”在上述3部词典的例证中分别出现了“揉腿”、“揉眼睛”还可以进1步补充“揉肩膀”、“揉脖子”、“揉太阳穴”、“揉指关节”等等可见“揉”的客体角色应该是特指身体的某1部位而且不1定是柔软的因此“揉”的义项应该是:工具(用手)+方式(来回)+擦或搓+客体(身体的

10、某1部位)同时3部词典对“揉”这1词位都采用了多义项的排列形式义项与义项在语义上具有顺承关系比较例证可以发现:在“揉腿”、“揉眼睛”中“腿”和“眼睛”在动作前后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而在“揉面”、“把纸揉成1团”和“把泥揉成小球”中“纸”、“面”和“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结果因此义项的释义应该是:工具(用手)+方式(来回)+擦或搓+客体(柔软的东西)+结果(使成某种状态)综上所述“揉”的理想释义模式为:工具(用手)+方式(来回)+揉或搓+客体(身体的某1部位)工具(用手)+方式(来回)+揉或搓+客体(柔软的东西)+结果(使成某种状态)2.2对不同语言词典中同1动词义位的释义进行比较以朗文当

11、代英语词典和柯林斯英语合作词典为依据对照汉语词典考察现代汉语中“罚”的释义结构式中包含的概念角色punishtomakesomeonesufferbecausetheyhavedonesomethingwrongorbrokenthelaw.(朗文当代英语词典)punish1.topunishsomeonemeanstomakethemsufferinsomewaybecausetheyhavedonesomethingwrong.2.topunishacrimemeanstopunishanyonewhomitsthatcrime.(柯林斯英语合作词典)罚惩处犯规或犯罪行为:酒后驾车应该受罚

12、赏罚分明惩罚(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两部英语词典中客体角色和原因角色全部出现柯林斯英语合作词典还出现了凭借角色insomeway(用某种方式);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出现了原因角色“犯规或犯罪”参照在1.3中对概念角色的分析并对照英语词典“罚”的概念角色应该包括:原因角色(犯规或犯罪);主体角色(有权威的个体或机构);客体角色(犯规或违法的个体或机构)以及凭借角色(处罚的手段如罚钱、罚出场等)在其释义结构式中上述概念角色应悉数出现参考优秀的英语词典的释义对相应汉语动词义位的释义1定会有所裨益特别是柯林斯系列对概念角色的体现更趋完备但是由于不同语言系统中的义位(更不用说词位)不会呈现出齐整的11对应

13、关系两种语言中完全对应的义位少之又少因此其他语言中对应义位的释义对单语词典中概念角色的揭示只是1种参考 【作者】于屏方【作者简介】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词典学研究中心(广州510420)【内容提要】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关照动词释义每个动词义位都描写了典型情景中的1个完整动作事件在词典编纂中动词义位的释义表现为不同概念角色与动词义核组成的语义配列式基于此文章对概念角色进行了分析指出概念角色提取的3种途径并尝试提出基于概念角色的系统释义观动词义位的细化模式和简化模式【摘要题】汉语言文字学【关键词】认知框架/语义框架/概念角色/内化【正文】动词义位是语言共同体对1个完整动作事件进行强压缩后形成的抽

14、象语义复合体不同概念范畴在该复合体中被内化、隐藏动词义位在词典中的释义是1种特殊的解压缩过程词典编纂者利用释义元语言尽可能地降低义位的词化程度最终使动词义位由高度浓缩的综合型单位表达体扩展为分析型元语言符号表达式打个比方动词义位与释义的关系相当于电脑中文件夹和文件的关系文件夹总是以折叠的形态出现;而释义的过程则相当于点击文件夹图标使包含在其中的各个文件得以显现、明朗1.从框架语义学的角度关照动词义位的语义框架1.1对框架的分类认知框架与语义框架动词义位描述了1个典型情景中的完整动作事件形成认知框架认知框架是语言系统之外的某个世界图景片断的具体心理表征语言系统对认知框架进行调整、概括将认知框架中

15、的心理表征通过语言表征显现出来形成语义框架语义框架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和民族性语义框架又分微观语义框架和宏观语义框架两种前者是对1个动词义位而言后者是对动词义位的聚合而言Fillmore将后者称之为“域”(domain)1.2概念角色的界定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结构依赖于认知中的概念化过程认知语义学明确地把语义学等同于“概念形成过程”(conceptualization)认为语义学的任务是描写概念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动词义位的语义分析实际上就是对其内化的概念结构进行分析从人类概括能力的抽象性和认知能力的经济性方面考虑语言共同体在进行语言范畴化的伊始内化在动词义位中的概念是可以进行穷尽性枚举的

16、1个完善的动词义位的释义应该包括两大部分:解释性核心动词(义核)+概念角色前者1直是传统词典编纂的工作重点因此本文只讨论后者所界定的概念角色是从认知语义角度而不是从句法、逻辑角度作出的分类指义位本身蕴涵的、固有的词汇语义成分在释义结构式中概念角色是担负某1特定语义功能的变元并从义位中的内化、压缩状态转换成在义项中的显化、扩展状态在词典释义中概念角色的作用有两个:1是体现微观语义框架中某1义项的释义精度;2是揭示宏观语义框架中不同义项间的意义区分度1.3概念角色的分类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如果选取足够大的、科学的样本从动词义位的释义里可以概括出信度和效度较高的抽象语义参数(如主体、客体、工具、凭借等等)抽象语义参数在动词释义中的具体化即为该动词语义框架中的概念角色由于汉语自身的特点目前汉语的词类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避免因词类划分不当而引起论证上的不严谨我们以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