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专题四-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测试题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3067628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专题四-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必修三专题四-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必修三专题四-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必修三专题四-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必修三专题四-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三专题四-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专题四-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测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三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测试题一、选择题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其正式提出于( )A. 兴中会成立时 B. 中国国盟会建立时 C.民报发刊词中 D. 临时总统誓词中2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主要含义不包括( )A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B把反清与建立资产阶级的民族国家结合起来C突出反满反清 D将反清与反帝结合起来3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因为民权主义主要解决了( )A夺取和建立政权的问题 B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问题C怎样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关键问题 D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根本途径4. (2010年高考全国卷文综17题)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

2、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5下列关于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是实现三大政策的唯一途径C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D新三民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6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方面,比三民主义的进步性表现在( )A反对清王朝专制 B反对帝国主义 C自由、平等、博爱 D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7毛泽东曾指出:“新三

3、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是三大政策的代名词 B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C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D新三民主义有局限性,不可能实现8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4、 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9假如你是一位高考阅卷老师,在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该给分的是( )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C新三民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 D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10.“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卓有成效付诸实施的是中国共产党。这主要取决于后者A同情农民疾苦 B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抑制贫富不均 D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11毛泽东在下列哪篇文章中明确指出农民阶级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A中国社会各阶级

5、的分析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C.中国革命战争中的战略问题 D.新民主主义论121927年9月,毛泽东创作了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创作时毛泽东已( )A. 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B. 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C. 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D. 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13毛泽东从理论上阐述中国革命道路的文章是(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A. B. C. D. 14.毛泽东思想经历了诞生、成熟和发展几个阶段。下列属于毛

6、泽东思想成熟时期的著作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 论人民民主专政A. B. C. D.15(2011年3月山东省潍坊三县质检24题)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党开始也是不懂得农民工作的重要性,把城市工作放在第一位,农村工作放在第二位。”此处的“开始”是指(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6.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B. 新民主主义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C. 新民主

7、主义革命阶段武装斗争的主体是工人阶级D. 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17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集中体现在(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A. B. C. D. 18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其依据是(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民主革命正确经验的总结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A. B. C. D. 19. 以下是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著作或讲话,请按时间顺序排列( )新民主主义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A B

8、C D20. 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A发动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B提出抗日反蒋的主张 C遵义会议的召开D找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21.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下列事件属于革命进程第二步的是(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解放战争 D三大改造22. 毛泽东曾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 中共“高明些

9、”的表现有( )工农武装割据一国两制大跃进运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发展观A. B. C. D. 23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的理论成果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中国革命的动力与前途问题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提出 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A B C D24.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指的是( )A. 纠正了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 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C. 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 D. 使全党认识到“文革”是错误的2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式开辟,其依据有重新

10、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形成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A. B. C. D. 26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的内容有(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 人民民主专政 新民主主义A. B. C. D. 27.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A.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B. 中共十四大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五大28. 邓小平理论主要解决了什么历史课题( )A.“中国的革命性质是什么,中国怎样进行革命”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

11、主义”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D.“姓资还是姓社”29. 下列不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是( )A.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始终代表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 3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A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31关于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有( ) 前者是后者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后者取代前者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A B CD二、材料分析题材料一: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 摘自孙中山民报发刊词材料二: 关于中国共产党诞辰二十八周年的纪念邮票 材料三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