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秋思》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065545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秋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秋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秋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秋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秋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秋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秋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思教学设计 -任春燕一教材分析秋思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同组的还有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这组诗词反应的主题是:思乡情。二教学目标1、自主阅读,借助注释等理解古诗的意思。 2、揣摩关键词句,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秋思情怀。3、能诵读诗歌,自主积累描写秋的诗句。三教学重难点1、读懂古诗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2 、领悟一些表达感情的方法四教学方法重诵读品悟,重内化积淀。即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情景描述、对比阅读等策略丰盈诗歌意象,立足“诗言”,理解诗意,体悟诗境,从而触摸诗句背后的内蕴。秋思虽然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个字,但诗人

2、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如何在课堂上能与学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除了诗的内容外,我到底要通过秋思这个载体教给学生什么?诗的课堂到底应该是个怎样的课堂?这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呈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不禁自问:新课程背景下的古诗应怎么教,古诗教学应把握什么?应带给学生什么?我个人认为古诗教学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课堂。这才无愧于古人创造诗词,无愧于诗词有别于其它文体,无愧于编书者纳入古诗词教学的用意。怎样才能创造出一个诗意的课堂?我想方设法让秋思的情意在诗意的课堂上流泻。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宋代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在纳兰性德的笔下,乡愁又是那山一程,水一程,风一

3、更,雪一更的牵肠挂肚,那么在诗人张籍的世界里乡愁又是什么呢?现在我们就随着张籍那千丝万缕的情怀走进他的乡愁世界-秋思(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读懂诗意。 1师:自由朗读古诗,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把古诗仔仔细细的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好自由读秋思,开始。生:自由读诗。 2师:我看同学们都会读了,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起来读,谁愿意来当一个最勇敢的孩子。 生:读诗。 师:读得真不错,声音响亮。还有谁也想来试一试。生读。 真棒!老师听出他读出了古诗特有的节奏。(课件出示古诗) (讲解字音)

4、生再读。 师:很好。来咱们全班一齐读秋思。起。 师:这首诗同学们都读得字正腔圆了。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注意,老师读前四个字,大家读后三个字。准备起- 现在老师想调换一下,你们读前四个字,老师读后半句,好吗? 准备起。 师:真不错。可单单会读还不够,还要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书中的插图、注释,也可以借助工具书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可以跟同桌交流交流。 生:研读诗意。 三、再读古诗,品悟诗情。 师:谁能告诉老师刚才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读懂了词语的意思。 生:2.我知道这是诗的意思。 师:真厉害知道这么多。 生:3.我知道了作者是看见秋风刮起就想家了。 师:哦,作者想家了。那是什么

5、引起他的思乡情呢? 生:洛阳城里见秋风。(点击课件出示诗句)板书 见秋风 师:可是秋风看得见吗? 生:看不见。 师:那作者看见的是什么? 生:是叶子飘落、草黄了、雁子往南飞 师:是呀,落叶要归根、雁子要南飞,作者也想家了。那他看不见什么? 生:父母、孩子、妻子 师:站在凄凉的秋风中,作者想家。因秋风而思家的,历史是有典故的。晋代张翰(点击课件出示诗句)说:“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多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翰是张籍的同乡,他宁愿弃官而回家。而张籍呢?他的家在哪?在洛阳吗?有谁知道张籍? 生:交流张籍资料。(课件出示) 师:十年哪

6、,那瑟瑟的秋风绞碎了诗人思乡的心,诗人难以回乡,愁肠百转,他纵有千言万语又该如何倾述呢?生:写家书。 师:可这是一封怎样的家书呀?你能从诗中找出句子吗? 生:欲作家书意万重。(板书:意万重)(课件出示诗句) 师:意万重是什么意思?你能跟它换个词吗? 是呀,十年了,那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呀?年迈的父母、翘首遥望的妻子、幼小的孩子,家中的一切一切,张籍只能把这深深的思念化在这沉沉的书信中,那他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同学们拿起笔来,把张籍想说的话写下来吧!(课件出示小练笔) 师:我看同学们都写得差不多了,来哪个小张籍愿意把你的思念读给大家听。 (师生互动交流,生读完写句再读诗。) 师:把我们所有的话加起来

7、张籍觉得够吗?(不够) 是呀,纵有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尽诗人的心,这真是(欲作家书意万重) 领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信写好了,我们来看看张籍寄信的画面。(课件出示诗句) 同学们张籍寄信时,他心情如何?你能从诗中找出这个字吗? “恐”是什么意思?他在担心什么?生:复恐匆匆说不尽。(板书:说不尽)师:可临行为什么又开封?“开封”是什么意思?“又开封”呢? 生:“开封”就是把封好的信拆开。 “又开封”就是把信合上又打开,又合上又打开 师:诗人把信打开几次? 生:一次,两次,三次 师:第一次张籍把信打开,为何呀?生:复恐匆匆说不尽 第二次张籍把信打开,为何呀?生:复恐匆匆说不尽 第三次

8、张籍把信打开,为何呀?生:复恐匆匆说不尽 张籍呀张籍你已经看了一遍又一遍,为何呀?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板书:又开封) 四、回读,深化情感。 师:是呀,小小的一封家书怎能承载一个游子浓浓的乡愁呢!请读秋思 师:信带走了,可带走的仅仅是信吗? 那他还带走了什么? 生:带走了作者的心 师:张籍此刻的心情他的朋友孟郊也深深懂得,他曾写下: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归信吟(点击课件呈现)读诗。 师:1魂去也,空一身哪!现在陪伴张籍的只有洛阳城里的秋风。于是一首千古绝唱就在张籍脑中诞生,这就是秋思(音乐响起)生读诗;2信走心也走,就像此刻的张籍身在洛阳,心在故乡。这是一份刻骨铭心的思念呀!

9、请读秋思。3秋风乍起,思乡涌起,写不完的思念,说不尽的乡愁,再读秋思 五、拓展升华。 师:同学们这思乡怀亲又何止张籍和孟郊而已。那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里。课前老师让你们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有吗? 生交流思乡的古诗,进一步感受乡愁。 师:我看同学们手中还有很多思乡的古诗,课后咱们班来办个思乡的古诗大会好吗? 师:老师这里也有思乡诗句。(课件出示)师生配合读。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唐.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唐.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唐.马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清.袁枚 师:这思乡怀亲从唐至清源源流传,他流呀流,流进当代台湾诗人余光中的心中,请看课件出示:余光中乡愁)(音乐响起)。 师:同学们,张籍的乡愁是思念家中的亲人,那余光中的乡愁又是什么呢? (比较乡愁,提升爱国情怀) 六、总结。 师:同学们家乡的山水总让游子们魂牵梦绕,家乡的亲人更让游子们牵肠挂肚。也许今天你们还不能完全领会,但是孩子们你们终将长大,闯荡天涯,那时候你们一定会懂得这种无法割舍的牵挂。因为家是我们永远的向往。 好一个张籍道尽了天下所有游子们的心,让我们再一次吟咏这首传世之作吧-秋思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