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空间数据的采集与产生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03064780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空间数据的采集与产生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三.空间数据的采集与产生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三.空间数据的采集与产生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三.空间数据的采集与产生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三.空间数据的采集与产生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空间数据的采集与产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空间数据的采集与产生(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age 1,ArcGIS的坐标,投影文件的含义,投影坐标系统 (Projection coordinate system)使用基于X,Y值的坐标系统来描述地球上某个点所处的位置。这个坐标系是从地球的近似椭球体投影得到的,它对应于某个地理坐标系。平面坐标系统地图单位通常为米 ,也称非地球投影坐标系统 (not earth),或者是平面坐标。 投影坐标系由 以下两项参数确定: 地理坐标系(由基准面确定,比如:北京54、西安80、WGS84) 投影方法(比如高斯克吕格、Lambert投影、Mercator投影) 坐标是GIS数据的骨骼框架,能够将我们的数据定位到相应的位置,为地图中的每一点提供准确

2、的坐标,对地理坐标系坐标0360,Page 2,平面坐标范围,以标准分幅为例,平面坐标:坐标X,Y(在arcgis中),X在前,Y在后, X坐标不加带号,是六位,加带号是八位, Y是七位,Page 3,1.2、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wgs84的区别,北京54坐标系与西安80坐标系都是以Gauss_Kruger为基础,经局部平差后产生的坐标系 北京54坐标系:1954建立原点不在北京而是在前苏联的普尔科沃 西安80坐标系:也称国家大地坐标系, 1980年,原点在西安附近 GPS系统所采用的是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Word Geodetic System 1984即WGS-84)。W

3、GS-84坐标系是美国国防部研制确定的大地坐标系。原点是地球的质心,以经纬度为单位存储,Page 4,1.2、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wgs84的区别,北京54:长半轴a=6378245m:短半轴b=6356863m 扁率 f=1/298.3 西安80:长半轴a=6378140m;短半轴b=6356755m 扁率f=1/298.25 WGS-84:长半轴a=6378137m;短半轴b=6356752.314 m 扁率f=1/298.25 是经纬度坐标系统 注:扁率:f=(a-b)/a 由于长、短半轴不一样,西安80坐标系与北京54坐标系转换是不严密不存在统一的公式 地球上同一点,各个坐

4、标系的经纬度是不一样的,Page 5,1.3、3度,6度分带含义,分度方法: 有3度和6度分带法,中央经线:对于6分带法:从格林威治零度经线起,每6分为一个投影带,全球共分为60个投影带,东半球从东经0-6为第一带,中央经线为3,9,15 ,依此类推,投影带号为1-30。其投影代号n和中央经线经度L0的计算公式为:L0=(6n-3);西半球投影带从180回算到0,编号为31-60,投影代号n和中央经线经度L0的计算公式L0=360-(6n-3)。,Page 6,1.3、3度,6度分带含义,3 分带法:从东经130起,每3为一带,将全球划分为120个投影带,东经130-430,.17830-西经

5、17830,.130-东经130。 东半球有60个投影带,编号1-60,各带中央经线计算公式:L0=3n ,中央经线为3、6.180。 西半球有60个投影带,编号1-60,各带中央经线计算公式:L0=360-3n ,中央经线为西经177、.3、0,Page 7,带号和中央经线的计算公式,1、3度带 中央经线 L0=3*n 带号n:=L0/3 2、6度带 中央经线经度L0的计算公式为:L0=(6n-3) 带号n:=(L0+3)/6,Page 8,反算最近经线,1、3度带 是以中央经线左右(正负)各1.5度 2、6度带 是以中央经线左右(正负)各3度,Page 9,中国经纬度范围,中国经纬度范围

6、最东端 东经135度2分30秒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 最西端 东经73度40分 帕米尔高原乌兹别里山口(乌恰县) 最南端 北纬3度52分 南沙群岛曾母暗沙 最北端 北纬53度33分 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漠河县)2日本朝鲜韩国 经度为73 135,3度为25-45, 6度带 13(对应中央经线为75度)-23(对应中央经线为135度) 纬度为3-53,Page 10,分带范围,Page 11,3度分带、6度分带对应平面XY规定,在GIS系统中如北京54,西安80,采用6度或3度分带的高斯-克吕格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以6度或3度分带,每一个分带构成一个独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网,投影带中央经线投影

7、后的直线为X轴(纵轴,纬度方向),赤道投影后为Y轴(横轴,经度方向),为了防止经度方向的坐标出现负值,规定每带的中央经线加500公里(向东平移500公里),由于高斯-克吕格投影每一个投影带的坐标都是对本带坐标原点的相对值,所以各带的坐标完全相同,因此规定在横轴坐标前加上带号,如(4231898,21655933)其中37即为带号,同样所定义的偏移值也需要加上带号,如37带的偏移值为37500000米。,Page 12,1.4 arcgis坐标系统文件说明-北京54,在 Coordinate Systems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Beiji

8、ng 1954 目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四种不同的命名方式: Beijing 1954 Degree GK CM 102E.prj Beijing 1954 Degree GK Zone 34.prj Beijing 1954 GK Zone 16.prj Beijing 1954 GK Zone 16N.prj 说明如下: 三度分带法的北京坐标系,中央经线在东102度的分带坐标,横坐标前不带加号 三度分带法的北京坐标系,34分带,中央经线在东102度的分带坐标,横坐标前加带号,分带确定,中央经线就确定 16 六度分带法的北京坐标系,分带号为16,横坐标前加带号 16N六度分带法的北京坐标系,分带

9、号为16,横坐标前不加带号 记忆方式:3度分带,前有3.,Page 13,1.4 arcgis坐标系统文件说明-西安80,在 Coordinate Systems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xian 1980 目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四种不同的命名方式: Xian 1980 3 Degree GK CM 102E.prj Xian 1980 3 Degree GK Zone 34.prj Xian 1980 GK CM 117E.prj Xian 1980 GK Zone 17.prj 三度分带法的西安80坐标系,中央经线在东102度的分带坐标,

10、横坐标前不带加号 三度分带法的西安80坐标系,34分带,中央经线在东102度的分带坐标,横坐标前加带号 117E 六度分带法的西安80坐标系,分带号为20,中央经线117,横坐标前不加带号 17六度分带法的西安80坐标系,分带号为17,中央经线99 ,横坐标前加带号 记忆方式:3度分带,前有3,,Page 14,1.5定义坐标系,有三种方法 1、ArcCatalog右键属性(properties)中xy coord,select是自己选择一个坐标系统,import是按另一个文件设置本文件 2、ArcToolbox Data Management Tools- projections and t

11、ransformation-Define Projection 3、批量定义坐标系统Batch Define Coordinate System,Page 15,地理坐标系:GCS_WGS_1984,GCS_Xian_1980 GCS_Beijing_1954 都是以GCS开头 投影坐标系: 和坐标系的文件一致,详细部分, detail有向东偏移量,500公里,是不加带号,大于500公里,前两位为带号,1.6查看已有的坐标系统,Page 16,坐标定义并观察,1、西安80,带号33,加带号 2、西安80,带号33,不加带号 注意上面name和detail不同,Page 17,打开坐标定义错误1

12、,坐标定义错误2,在arcmap中加载地图,出现右图的错误,如何解决?,Page 18,2、坐标变换和数据换带,坐标变换分地理变换和投影变换 地理变换:一种在地理坐标系(基准面)间转换数据的方法,当将矢量数据从一个坐标系统变换到另一个坐标系统下时,如果矢量数据的变换涉及基准面的改变时,需要通过地理变换来实现地理变换或基准面平移。 投影变换:当系统所使用的数据是来自不同地图投影的图幅时,需要将一种投影的地理数据转换成另一种投影的地理数据,这就需要进行地图投影变换。,Page 19,2.1、坐标变换,基于同一基准面,如北京54,地理坐标和平面坐标,可以有固定公式转换,ArcGIS可以直接转换,误差

13、可以达到0.1mm, 实现北京54经纬度,和北京54平面(xy)之间转换 实现西安80经纬度,和西安80平面(xy)之间转换 工具的位置:Data mangement tools下 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feature- project,Page 20,2.2、不同基准面坐标的转换,主要是:三参数和七参数法。 个别4参数,三参数转换含义 X平移,Y平移,Z平移 (如果区域范围不大,最远点间的距离不大于30Km(经验值) 四参数转换含义 七参数转换含义 3个平移因子(X平移,Y平移,Z平移),3个旋转因子(X旋转,Y旋转,Z旋转),一个比例因子(也叫尺度

14、变化K)。,Page 21,2.3、Arcgis中投影变换,要素矢量化,要素编辑的一般步骤 创建新图层(要素类):点、线、多边形 编辑环境及工具 点要素编辑 线要素编辑 多边形要素编辑,要素编辑的一般步骤,在ArcCatlog中创建新的要素类 在ArcMap中加载新建的要素类,如有必要,加载经过配准的扫描地图 在ArcMap中打开“编辑器”工具栏,执行其中的 “开始编辑”命令,进入编辑状态。 利用“编辑器”的功能完成地图要素的分层提取,打开图层的属性表,输入要素的相关属性 在编辑过程中,点击“编辑器”中的“保存编辑”可以随时保存修改的结果,点“停止编辑”完成编辑。,创建新图层(要素类),Arc

15、Catalog中可以创建矢量数据集(shape文件和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 = “要素类”) 点:Point 线:Line 多边形:Polygon 在ArcMap中提供了全面的工具,可以完成矢量数据的编辑 空间数据 属性数据,新建图层要素类,指定要素类型:点?线?多边形?,在创建图层时指定坐标系统,在ArcMap中指定数据框的坐标系统,在创建图层(要素类)的时候除指定坐标系外,还需要指定要素类的坐标范围 可以从已有的数据导入或手动指定这个范围,添加新建的图层,添加已配准的影像图层,在编辑器中,点击“开始编辑”,并在目标图层中选中要编辑的图层。,屏幕跟踪数字化,从“编辑器”工具栏中选中

16、草图工具,根据扫描地图上的内容分层提取地图要素。,编辑图层中要素的属性,属性字段可以在创建图层是定义,也可以在ArcMap中添加 Fields are added; define 字段名称:field name 数据类型:data type 字段宽度:width 精度:decimal precision,打开图层(要素类)的属性表,添加新字段,添加属性字段,编辑要素属性信息,在属性字段添加后,就可以输入或修改要素的属性,编辑环境及工具,主要编辑环境“编辑器”工具栏,“编辑器”工具栏,捕捉环境Snapping,捕捉或悬挂操作: how features align during creation/editing 线段之间的连接 (在两条线段连接的地方加一个结点) completion of polygons avoid overshoots/undershoots avoi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