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提密言外之意----父母之爱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064774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提密言外之意----父母之爱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提密言外之意----父母之爱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提密言外之意----父母之爱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提密言外之意----父母之爱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提密言外之意----父母之爱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提密言外之意----父母之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提密言外之意----父母之爱(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父母之爱揭密“言外之意”执教年级:五年级主题:父母之爱议题:揭密“言外之意”篇目:“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慈母情深对话节选补充视频:老爸的谎言、图片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一、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训练重点是“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抓住这样的段落或句子,实际上就是抓住了全文的一个切入点和感悟点,更好的实现由点到面、由部分到整体的感悟过程。在本组教学中,我抓住“提示语”这一切入点,引导学生感悟人物语言背后的真实心理。二、学习目标1、发现人物语言背后藏着的丰富情感,认识提示语在表现人物情感中的重要作用。2、尝试结合语境,给对话补充

2、合理的提示语,练写对话。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不同形式的父母之爱。三、教学准备:1、学生知识准备: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已扫清字词障碍,并掌握文章大意。2、教师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从“每日一诗”游子吟情境导入今天的主题父母之爱。 刚才同学们吟诵的游子吟写的是一位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的事,父母总是为我们操劳,却不让我们对他们有半点操心。父母的爱是伟大的,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今天,我们继续去体验“父母之爱”(二)由视频老爸的谎言认识到人物语言背后的真情。1、播放公益广告老爸的谎言。2、师:老爸的谎言,你能听出来吗?老爸的谎言,女儿能听出来吗?为什么?小结:老爸

3、语言平静自然,他只是不想上女儿担心。我们看了视频,才知道父母的谎言背后是无尽的爱。3、引入今天的议题:“揭密言外之意”。如果没有视频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父母语言背后的真实心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密言外之意”。 (三)、阅读“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学会从提示语中体会父母的真情。1、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预设:“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是讲巴迪写了一首诗,母亲说这首诗精彩极了,而父亲却说这首诗糟糕透了。师:其实巴迪的诗真的像母亲说的那么精彩吗?(没有)真的有父亲说的那样糟糕吗?(也没有)看来,当时巴迪父母的话与实际情况相比,都有点夸张。请同学们与你的

4、学习伙伴一起朗读父母的话,看看从他们说话时的哪些动作和神态可以看出他们说话有点夸张?3、学生分角色读对话和旁白。4、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父母的话有些夸张?板书:眼睛亮亮地,兴奋地,摸着我的头,笑着,把诗一扔5、母亲这样表情夸张地评论儿子一首普通的诗,是为了炫耀吗?(母亲想特意鼓励)父亲把巴迪的诗一扔,还说糟糕透了,是因为自己的编辑,看不上儿子的诗吗?(父亲故意打击警告)师小结:像眼睛亮亮地,兴奋地,摸着我的头,笑着,把诗一扔这些叙述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词语,我们把它叫做提示语。透过这些提示语,我们可以察看到人物真实的内心。(四)分析学会看病、慈母情深的对话。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学会看病、慈母

5、情深对话,用“”标出描写人物说话时动作或神情的词语。想一想,从这些提示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怎样的内心呢?2、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3、汇报。(1)学会看病中,母亲要儿子去看病,她的话看上去很平静,但她的那个动作或神情引起了你的注意?预设:咬着牙母亲强作镇定 喋喋不休母亲的担心由此看来,母亲说话时,语气真的很平静吗?(强作镇定)但她的内心却是非常矛盾和担心的。(2)慈母情深中,当儿子向贫穷的母亲要钱时,只注意到母亲是怎样说话的?母亲两次“大声”说话时,心情相同吗?预设:大声(第一处)生气 大声(第二处)自豪母亲生气时大声说话,高兴时也是大声地说,可以看出这位母亲说话的语气怎样

6、?(非常干脆直接)而她的内心也是真话真说,毫无掩饰。(五)尝试补充提示语。1、两次同样是大声,母亲的心情却是截然相反的,在这个过程中,母亲的情绪会有什么细微的变化呢?我们能想象一下母亲说每句话时的动作和神情吗?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填空。母亲 地大声问:“你来干什么?”“我”“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母亲 地说 。“我要钱”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说出来了!“要钱干什么?”母亲 地说。“买书” “多少钱?”母亲 地说。“一元五角”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 地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2、汇报交流。(一个组发言

7、,其他组同学认真听并补充)老师也想象了一下这位母亲的动作和神情,我们跟着这些提示语读一读。3、师小结:补上这些提示语后,母亲的形象顿时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正是提示语的奇妙作用。4、请大家比较“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 慈母情深两篇文章。为什么作者笔下“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的提示语很生动形象,而慈母情深的提示语却简单而重复呢?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师:写提示语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但一定要结合真实语境,表达出真情实感。)(5) 比异求同。比较父母说话的语气,发现父母言语背后的共同心理。父母的话,有的在刻意说谎;有的在故意夸张;有的强作镇定;有的直接干脆、毫无掩饰;在这些语言的背后,都隐藏

8、着父母对我们深深的爱。(六)学会用提示语练写对话。1、你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吗?未必,我们来看看对母子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2、讨论: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说什么?妈妈真爱吃鱼头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儿子知道母亲不爱吃鱼头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当时母亲是怎样说的,以至于儿子没看出来呢?3、请利用今天所学的提示语,试着给这两幅图配上生动的对话。4、作业展示。(七)课堂总结。感恩,从知恩开始。让我们在生活中多多留心长辈说话时的动作、神情,多体察他们的内心世界。综合讨论:一、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表。材料语言真实心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学会看病 慈母情深二、小组讨论:你能试着给下面这段话补充提示语吗?母亲 地大声问:“你来干什么?”“我”“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母亲 地说 。“我要钱”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说出来了!“要钱干什么?”母亲 地说。“买书” “多少钱?”母亲 地说。“一元五角”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 地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三、练写对话。 妈妈爱吃鱼头 图1 图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