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系统04545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3064578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信息系统04545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会计信息系统04545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会计信息系统04545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会计信息系统04545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会计信息系统04545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信息系统04545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信息系统04545资料(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A10小组,建设会计信息系统的工作程序,制定总体规划,硬件平台配置,软件选型,软件实施,人才建设,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持续改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 单位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 原则: 1.客观可行原则 2.循序渐进原则 3.整体规划原则 4.客观需要原则 5.方便实用原则,内容: 1.目标 2.工作步骤 3.组织机构 4.资金预算,初装 蔓延 控制 集成 数据管理 成熟,会计信息系统软件选型,一、会计软件的分类 通用/定点开发 核算型/管理型 国内/国外,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策略 1.自行组织开发 2.外购 3.ASP服务,三、会计软件

2、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1.软件功能 2.软件的灵活性、开放性与可扩展性 3.软件的网络体系结构 4.软件的稳定性和易用性 5.选择稳定的开发商和服务商,会计信息系统运行平台的建设,一、硬件平台 1.网络设计的原则 2.网络典型应用参考方案 二、软件平台 1.操作系统 2.浏览器 3.数据库系统,企业会计电算化人才建设,一、人员构成 1.开发人员 2.操作人员 3.维护人员 4.管理人员 二、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 1.使用人员 2.维护人员 3.管理人员,建设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工作,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二、会计数据的规范化 1.数据收集 2.基础数据 3.历史数据 三、会计工作程序的规范化 1.会

3、计科目体系 2.会计业务核算方法 四、会计信息输出的规范化 1.账簿体系 2.财务报表 3.管理报表,软件实施,一、明确何为“实施”及“一把手工程” 二、主要工作 1.实施计划 2.系统调研与需求分析 3.确定解决方案 4.数据准备 5.模拟运行 6.新旧系统并行,决不能把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看成是财务部门或信息部门的工作.,系统试运行,试运行是会计核算软件使用的最初阶段,是手工和计算机并行记帐阶段。这一阶段不仅是对会计核算软件的检验,也是对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程度的检验、会计机构和人员的调整与配备的过程。,具体过程,具体过程,试运行的主要阶段,一、清理和规范会计业务工作内容 二、调整会计机构和人员

4、的配置 三、系统初始化 四、人机并行 五、替代手工记帐,具体过程,阶段一 清理和规范会计业务工作内容,对会计业务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清理,使其符合会计工作达标升级的标准要求。 1.会计核算程序的规范化 2.科目编号的规范化 3.凭证的规范化 4.帐户清理 5.成本核算方法的规范化 6.规范企业内部部门间的业务程序,具体过程,阶段二 调整会计机构和人员的配置,一般,企业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 1.会计主管 2.出纳 3.会计核算 4.稽核 5.会计档案管理,电算化会计岗位 1.电算主管。 2.软件操作。 3.审核记帐。 4.系统管理。 5.电算审查。

5、 6.数据分析。 7.档案管理。 对于自行开发软件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应还有软件开发维护人员,具体过程,阶段三 系统初始化,一、根据上述两个阶段整理的手工会计核算资料,按具体会计软件的要求,在计算机上完成各项会计核算的初始化工作。 二、初始的内容因软件而定。如帐务处理的初始化一般包括选择记帐凭证格式、建立帐簿数据库、设置会计科目(包括科目代码、名称、科目特性等),设置操作权限、输入各科目的期初余额等内容。,具体过程,阶段四 人机并行,这一阶段首先由手工完成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同时,在上阶段初始数据的基础上,使用电算化会计软件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并经常核对手工与计算机处理的结果是否一致,出现不一致时

6、要及时分析原因,如属软件原因则应及时修改和完善。 人机并行期对会计软件的操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全面测试软件运行,掌握软件的操作规律。 2. 每日处理会计数据。 3. 人员配置操作。 4.对错帐的更改。,具体过程,阶段五 替代手工记帐,采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的单位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双轨运行3个月以上,数据资料完整。 2. 专门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终端。 3. 专职人员,取得培训操作证书。 4.建立内部管理制度。,管理持续改善,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一、岗位分工制度 二、操作管理制度 三、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 四、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一、岗位分工制度,根据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数据处

7、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确定岗位、人员及其工作职责和权限。 要注意的是人员分工必须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包括系统管理员一般不得参与日常数据处理工作,操作员与审核员职责分离,操作员不得兼管系统文档资料,软件开发人员不得上机操作软件等内容。 1.会计电算化主管责任制 2.软件操作员责任制 3.审核记帐员责任制 4.系统管理员责任制 5.电算审查人员责任制 6.数据分析员责任制 7.会计档案保管员责任制,二、操作管理制度,根据会计工作流程及软件操作规程,具体规定上机操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权限。 包括操作密码管理的规定,会计凭证数据的输入、审核、传递、保管的规定,会计数据处理和输出的规定,定期数据备

8、份的规定,按规定权限和要求维护机内会计数据的规定,人与系统运行不分离的规定,保存必要上机操作记录的规定等等。 1.计算机系统使用管理 2.上机操作管理 3.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管理,三、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包括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机房上机操作的规定,保证机房整洁、安全的措施,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的规定,保存设备运行和维护记录的规定,不在机器上使用与会计数据处理无关的软件(包括游戏软件)的规定,机器出现故障后设备的应急计划等等。 1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维护 2会计软件和系统软件的维护 3会计数据的安全维护,四、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一、会计电算化档案包括机内会计数据、软盘等备份会计数据,以及打印输出的会计数据。 二、会计数据档案管理应由专人负责。 三、系统开发资料和会计软件系统也应视同会计档案保管。 1会计帐簿、报表的生成与管理 2安全和保密措施,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