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9精彩和糟糕-说课稿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064546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9精彩和糟糕-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9精彩和糟糕-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9精彩和糟糕-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9精彩和糟糕-说课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稿说课人:马步锋【教材分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小语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这篇文章语言平实,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体验十分接近。文中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教学目标】1、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和母

2、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2、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评价。2、指导学生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教法和学法】根据教学目标的预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课后反思。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

3、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学过程】一、抓住关键词,导入新课1、出示关键词“精彩”和“糟糕”,指名读一读2、观察课题有什么特点,齐读,带着语气读。3、这两句话通常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设计意图:从词语入手,体会课题,激发学习的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初读后的收获。(设计意图:重视基础知识,继续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三、研读语言,个性感悟(一)学习第一部分(114):1、师:七八岁的孩子就能写诗,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对于这首诗,巴迪的父母会有怎样的评价呢?下面请同学们小声读读课文的114自然段,

4、试着把母亲和父亲对这首诗评价的具体语句找出来。同桌交流你的感悟。 2、学生自主学习,同桌交流。3、全班交流:4、指名学生起来读出母亲评价的句子,指导朗读感悟:(1)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A、依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B、引导学生从母亲的神态、语言、动作方面感悟母亲对我的喜欢程度以及母亲此时高兴、开心的心情。(依据学生交流板书:母亲赞扬)C、教师小结:“精彩极了!”对于我写的第一首诗,母亲竟然给予了这么高的评价。让我们模仿母亲的动作和神态再现一下当时的情境。现在我是巴迪,你是妈妈,注意你们的神态!(引

5、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2)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D、拓展想象,说话训练:如果你是此时的巴迪,你都会想些什么呢? E、母亲的鼓励给了我自信,给了我力量,给了我勇气。让我们把这几个句子放进课文,再来读一读这段话。你的感受一定会更深刻!(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设计意图:读中体会感悟“精彩极了”)5、指导交流有关父亲对自己评价的句子:A、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B、“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巴迪的父亲是怎样说这两句话的?你能够体会着读一读这两句话吗? 指名学生体会朗读C、对于父亲的评价,我的反应是?指名

6、学生读句子: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的抬不起来。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D、我们再来对比着读一读父母评价巴迪的话(引导学生对比读)6、学习课文写法,课堂进行小练笔。师出示练习: (1)听到这个好消息,我 (2)看到妈妈买回来的生日蛋糕,我 (3)拿着不及格的卷子,我 (4)等了半天,他也不来,我 (设计意图:课堂小练笔,掌握课文中的写法) 7、引发讨论问题,让学生表达自我见解。 如果请你做个判断,你觉得巴迪的这首诗写得会怎么样呢? 8、质疑: (1)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呢?你是如何看待 巴迪的父母对他不同的评价的? (2)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3)指名汇报: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学生齐读课文2、教师小结四、拓展延伸,内化感情五、布置作业六、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母亲 父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