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30《我是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064447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30《我是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30《我是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30《我是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30《我是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30《我是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30《我是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30《我是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30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执教者:海珠区培红小学 李思欣一、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与人的利弊关系。文作者并没有在文中说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描述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让读者去猜“我是谁”,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描述了水在受太阳照射后升空成云的过程。第二自然段介绍了水在受冷风影响下变成“水”、“雹子”和“雪”回到大地的情况。第三自然段讲了水在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的情形。第四自然段说了水给人们带来的利弊。第五自然段则用问句的方式与课题

2、照应,激励读者找到答案。2、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兴趣。这篇科普性文章以生活中常见的“水”为主题,介绍了关于水的形态和利弊等知识,让学生感到既亲切又有趣。然而,这毕竟是一节语文课,我们要把它上出“语文味”来。为此,我们可以以“水”为载体,让学生在快乐寻求大自然知识的同时,掌握更多语用知识,提升理解文意和遣词造句的能力。三、教学目标:1、认识11个二会字,会写“冲、池、浮”这3个四会字。2、感受水的变化的神奇有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自然段,体会文中拟人手法的运用效果。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了解水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态,产生研究水的变化的

3、兴趣。四、教学重、难点:1、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的本质都是水。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的神奇变化。五、教学准备、媒体运用:PPT课件6、 教学流程:(1) 创设情境,古诗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设计师,它总是用独有的方法为我们塑造多姿多彩的美景。 大家看,你们都看到了些什么?在古诗里,我们看到了“雨”、“雪”和“湖”。【设计意图:以上“雨”、“雪”和“湖”的顺序就是根据“水”在课文中的出场顺序排列的。古诗在这里起到了通过提问让学生集中注意力、通过诗意提示课文内容和为课堂营造美之意境的作用。】(二)整体感知,认识生字。同学们觉得刚才的景色美吗?这么美的景色究竟是用什么变成的

4、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揭开谜底吧!齐读课题“30 我是什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44页。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想一想“我”是什么? 1、 揭开谜底。2、 大自然中的水这么漂亮,而且水有不同形式的存在。大家觉得看够了吗? 今天,就让老师带着大家来感受一下“神奇之水,水之神奇”吧。 3、不过,外出之前,我们先得过生字词关。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1)读带拼音生字词。(2)读去拼音生字词。(3) 水娃娃看见小朋友读得这么认真,想考考大家,看大家能不能走出水晶宫。 (4)同学们做得真棒!大家都顺利走出了水晶宫。现在,水娃娃又想问问大家, 以下的生字,该怎样记住它们呢?(5)

5、出示记字歌,学生复习记字方法,然后在四人小组内讨论如何识记本课 生字。(6)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园地四中学过的一种识字方法吗?它叫“编顺口溜法”。 现在,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那么以下这些字又怎样记呢?请同学们试 着自己编一编顺口溜。(7)大家回答得真好!那么当生字宝宝回到课文时,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是生字词的教学。在这里,教师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掌握生字读音和识记方法。通过“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等不同方法读生字,让学生在不会感到沉闷的情况下重复读词,加深印象;通过复习记字歌和“编顺口溜法”帮助学生根据不同字形特征找到该字的最适宜的记法;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讨论问

6、题,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的要求,把“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运用到了实处。】(三)品读1自然段,感悟内容。(1)(出示水娃娃)同学们读得真棒,告诉你们,我也很棒,我是一位魔术师, 我会变呢。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找找看,“我”会变成什么?(2)是的。我会变成“汽”。请你说说,从偏旁里,你知道了什么?(偏旁释义:它和“水”有重要关系)(3)那么“极小极小的点儿”是怎么样的呢?它和“极小”有什么区别?(“极小极小”比“更小”还要小,程度更进一步)(4)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用词之妙)(5)我们把这种形式的词语叫做(ABAB)型的词语。同学们能够用

7、这类型的词 语把句子补充完整吗?(出示有梯度的练习,学生口头造句)(6)“我”升到了空中变得很轻很轻,变成了“极小极小的点儿”,可舒服啦。现在,这些点儿连成一片,“我”又变了,大家说变成了什么?(云)(7) “我”还会打扮自己呢!穿上白衣服时 ,“我”叫做(白云);穿上黑衣服 时,“我”叫做(乌云);早上,“我”披上红袍,就叫做(朝霞);晚上, 就叫做(晚霞)。(8) 你看,我多美呀,谁来把它美美地读一读?(配乐读)【设计意图:学生在文段学习中 ,学会把握文意、掌握“ABAB”型词语用法、并理解“水”受太阳照射后变成“汽”和“云”的过程。】(四)品读第2自然段,感悟内容。(1)这时候,风来啦,

8、风来啦,“我”又会变成别的东西啦。大家看,“我”会变成什么?请同学们朗读第2自然段,找出答案。(雨、雹子和雪)(2)那么“雨”、“雹子”和“雪”又是怎样回到大地妈妈的怀抱的呢?(3)在这里,作者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语来描写“雨”、“雹子”和“雪”从天上降到地上来的样子,请同学们用三角形把这个动作画出来。(4)请同学们带这种感觉读一读。(5)大家看,“水”在生活中还能变成什么?【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文段学习,知道“云”遇冷风后会变成“雨”、“雹子”和“雪”。它通过以上形态回归大地,其本质仍然是“水”。同时,学生通过品味“落”、“打”和“飘”三个动词,体会以上三者给人们的不同感觉,感受作者用词之精妙。最

9、后的问题,通过问学生“水在生活中还能变成什么”,过渡到“水在汉字中能变成什么”,引入两点水和三点水旁,把教学内容从“品味文段”过渡到“学习生字”中来。】(五)学写生字。(1)其实呀,水宝宝在汉字中也能变呢!同学们看,它们都变成了什么?(两 点水和三点水)。(2)学生齐读生字。(3)学生用生字组词。(4)分析生字的识记方法。(5)学生重点学写“浮”字。(6)教师范写,学生书空。(7)学生读写字歌,然后按要求写生字。教师巡堂指导。(8)教师投映学生作品,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评。【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字、组词、识记和书写,掌握四会字。教师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师生评”等多种评价方法点

10、评生字,体现“新课程标准”对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多元化的要求,把“新课程标准”中的精神落到实处。】(六)课堂总结,及时巩固。(1)总结: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在这节课里学到了什么? (2)引入下节课,激发学习兴趣:水娃娃能变出这么多东西,真不愧是神奇的小魔术师呀。它还能为人类做很多好事呢!可是它的脾气也很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回顾和总结,及时整理学到的知识。这种做法,一方面能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及时记忆知识,不要等到回家才复习,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同时,这也让课堂教学首尾呼应、一脉相承。最后的过渡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第二课时的兴趣。】(七)课外拓展,布置作业。(1)练写生字。(2)通过阅览图书、在网上查找资料等途径,搜集更多关于“水”的知识,然后和同学们分享。【设计意图:布置不同形式和梯度的作业,让学生兴趣和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练写生字”属于基础内容,是学生必须过关的部分。及时复习,有助学生掌握知识。“查找课外资料”属于高一级内容,让学生的视野,从课内走向课外,学习方法从“老师教”升华到“自己学”。同时学生把资料整理好后与同学们分享,也帮助他们提高“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能力。】七、板书: 30、我是什么 汽 云 水 雨 雹子 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