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剂中成药12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03064441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气剂中成药12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理气剂中成药12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理气剂中成药12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理气剂中成药12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理气剂中成药12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气剂中成药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气剂中成药12(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气剂中成药,一、理气类中成药概念,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 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能疏畅气机, 以治疗气滞证或气逆证为主的中成药, 称为理气类中成药。,二、病因病机,a.外感六淫之邪 肺气失宣(不畅) 胸中气滞; b.情志失调“思伤脾”、“怒伤肝” 脏腑气机失调; c.饮食不节、劳倦内伤 脾胃气滞;,气机失调,痰、食、湿、血、火等郁滞,三、主证与分类,理气中成药,气滞,气逆,脾胃、肝、胸中气滞等;,肺、胃气逆证;,胁痛、胀闷,疼痛,部位不定(游走性),咳喘、呕吐、嗳气、呃逆,气滞证 主要为气机郁结所致,治宜行气解郁,可选用行气类中成药; 气逆证 由气的升降失调所致,治宜降气平冲,可选用降气类中成

2、药。 (气机升降出入反常,应降不降,气机上逆,或横逆的病理变化。),四、注意事项,辨清虚实,理气中成药宜于实证;,理气药物大多辛温香燥走窜,易于耗气伤津,动血及动胎之弊,阴虚火旺者以及孕妇等慎用;,气滞而兼气逆者,宜行气与降气并用;兼气虚者,则需配补气之品,以虚实兼顾;,逍 遥 丸,【药物组成】,柴胡 当归 白芍 白术(炒) 茯苓 炙甘草 薄荷,【处方分析】,君:,柴胡,疏肝解郁,臣:,白芍,养血柔肝,当归,补血和血,佐:,茯苓,健脾利湿,白术,健脾燥湿,补气健脾脾弱,疏肝柔肝肝郁,养血和血血虚,与归芍相配,资助后天气血生化,疏肝气 以调肝之用, 养阴血 以补肝之体,恰合肝体阴用阳之性,使:,

3、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缓急止痛,与柴芍相伍,疏肝理脾,抑木扶土,薄荷,疏肝解郁透热,逍 遥 丸,【功能主治】,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脾虚血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等。,逍 遥 丸,肝郁,脾虚,血虚,肝主疏泄,肝藏血,脾主生血统血,木不疏土,土壅木郁,【临床运用】,辨证要点:肝郁脾虚血虚证。 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等。,逍 遥 丸,应用:,(1)肝胃不和之胁痛: 两胁胀痛,口苦咽干,胃脘胀闷,食后加重,苔白腻,脉弦滑。 (2)肝胃不和之胃脘痛: 胃脘胀痛连及两胁,嗳气频繁,食后痞满加重,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细。,(3)肝气郁积之郁证:

4、精神抑郁,喜太息,胸闷胁痛,腹胀便溏,心烦不寐,舌苔白腻,脉弦细。 (4)肝气郁结,冲任失调之月经不调: 经期紊乱,经前烦躁易怒,乳房胀痛,经期腹痛,腹胀便溏,舌暗,脉弦细。,【现代应用】,慢性肝炎、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 慢性胰腺炎、胆囊炎、 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 属于肝郁脾虚血虚者。,逍 遥 丸,【不良反应】,临床报道有患者在连续服用本品后出现头昏、身倦、嗜睡、恶心、呕吐、心慌、血压升高等症状;有报道有患者在常规服用本品后引起白带过多的报道;,逍 遥 丸,【注意事项】,凡肝肾阴虚所致的胁肋胀痛,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者慎用; 忌食辛辣、生冷食物,饮食宜清淡;,【附药】,(1)丹栀逍遥丸,组

5、成: 牡丹皮、白芍(酒炒)、白术(土炒)、 栀子(炒焦)、当归、薄荷、柴胡(酒制)、 茯苓、甘草(蜜炙),丹栀逍遥丸,功能主治: 舒肝解郁,清热调经。 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胀痛,烦闷急躁,颊赤口干,食欲不振或有潮热,以及妇女月经先期,经行不畅,乳房与少腹胀痛。,(2)加味逍遥丸,组成: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麸炒)、 茯苓、甘草、牡丹皮、栀子(姜炙)、薄荷,功能主治: 舒肝清热,健脾养血。 用于两胁胀痛,心烦易怒,倦怠食少,月经不调。,气 滞 胃 痛 胶 囊,【药物组成】,柴胡 香附(炙) 白芍 延胡索(炙) 枳壳 炙甘草,气 滞 胃 痛 胶 囊,君:,柴胡,疏肝解郁,臣:,香附,行气止痛,元

6、胡,活血止痛,佐:,气中血药,炙甘草,调药和中,枳壳,血中气药,重在止痛,理气和胃,使:,【处方分析】,【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气 滞 胃 痛 胶 囊,【临床运用】,辨证要点: 肝郁气滞,肝胃不和之胃痛,症见胃脘胀痛,痛窜胁背,气怒痛重,嗳气纳少, 大便不畅,脉弦有力等。 现代应用: 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切除术后综合征属肝郁气滞,肝胃不和者。,【注意事项】,肝胃郁火、胃阴不足所致胃痛者慎用; 本品含活血行气之品,孕妇慎用; 忌食辛辣油炸食物; 忌气怒,宜保持心情舒畅,以免加重病情。,木香 香附(醋制) 陈皮 枳实(炒) 厚朴(姜炙) 砂仁 豆

7、蔻(去壳) 半夏(制) 广藿香 白术 茯苓 甘草,【处方】,香 砂 养 胃 丸,砂仁、厚朴、豆蔻,【处方分析】,温中行气,化湿止呕,广木香、香附、枳实、陈皮,行气消胀除满,藿香、半夏,化湿和胃止呕,白术、茯苓、甘草,理中焦之气,理脾和胃止呕,健脾和中,【配伍特点】,行气温中,化湿和胃 以行气化湿为主,兼以温中健脾,香 砂 养 胃 丸,【主治】,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功能】,温中和胃。,香 砂 养 胃 丸,【临床运用】,辨证要点:寒湿中阻,气机不畅证。胃脘疼痛,痞满,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大便

8、稀溏,口淡,舌淡苔白腻 现代应用: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属于寒湿中阻,气机不畅者。 注意事项:湿热证不宜使用;气虚者慎用。,香 砂 养 胃 丸,附子理中丸(了解),【成分】 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 【剂型及性状】 该品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微甜而辛辣,附子理中丸,【功能主治】 功能:温中健脾 。 主治: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 【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丸,大蜜丸一次1 丸,一日23次。,附子理中丸,【组方分析】 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干姜温中散寒

9、,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 甘草调和诸药。,比较附子理中丸和香砂养胃丸,相同点: 二药均具有温中健脾的作用,用于寒客中焦(脾胃)证,症见腹痛,伴有下利、呕吐。,不同点:,附子理中丸方中以温里散寒附子、干姜配伍益气健脾之人参、白术、甘草,是温补并用之法,用于中焦虚寒证,以腹痛,喜温喜按,下利或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 香砂养胃丸以温中行气砂仁、豆蔻、厚朴配伍化湿和胃之藿香、半夏,健脾渗湿之白术、茯苓,重在行气化湿,用于中焦寒湿气滞证,以脘腹胀满疼痛,大便稀溏,呕吐,舌苔白腻为主要临床表现。,香砂六君子丸(了解),【成分】 木香、砂仁、党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制)、生姜、大枣

10、。 【剂型及性状】 本品为棕色的浓缩丸;气微香,味微甜、辛。,香砂六君子丸,【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健脾,和胃 主治: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香砂六君子丸,【临床应用】 香砂六君丸用于脾胃气虚、湿阻痰聚、气滞胃逆所引起的胃脘痛、呕吐、消化不良、嗳气食少、头晕肢乏、面色萎黄、口淡多痰、时吐清水或大便塘泄等症。 现代多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妊娠反应、胃下垂等症。,比较香砂养胃丸和香砂六君丸,相同点: 二药均具有行气健脾的作用, 用于中焦(脾胃)气滞证, 症见:脘腹胀满,嗳气食少,消化不良等。 处方中均有木香、砂仁、半夏、陈皮、白术、

11、茯苓、甘草等。,不同点:,香砂养胃丸以温中行气砂仁、豆蔻、厚朴配伍化湿和胃之藿香、半夏,健脾渗湿之白术、茯苓,用于中焦寒湿气滞证,以脘腹胀满疼痛,大便稀溏,呕吐,舌苔白腻为主要临床表现。 香砂六君丸以益气健脾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配伍行气和胃木香、砂仁、半夏、陈皮,用于中焦气虚兼有气滞证,以倦怠乏力,食少,腹胀,脉弱为主要临床表现。香砂养胃丸重在行气温中化湿,用于中焦气滞属实证;香砂六君丸重在健脾行气,用于中焦虚滞证,其温中行气力弱于前者。,元胡止痛片,【中药品种】,元胡止痛软胶囊、元胡止痛口服液、元胡止痛滴丸,【药物组成】,延郁索(醋制) 白芷,延胡索,【处方分析】,行气活血止痛,白芷,祛

12、风散寒,理气止痛,【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止痛。 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病、胁痛、头痛及月经痛等。,元胡止痛片,药简力专,重在止痛,【临床运用】,胃病:情志失调,气血瘀滞所致胃脘疼痛,痛处固定不移,疼痛持久,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现代用于胃炎、消化性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胁痛:肝失条达,气血瘀滞所致胁胀或刺痛,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舌质紫暗,脉象沉弦或涩;现代用于肝病见上述证候者;,元胡止痛片,头痛:瘀血停留,阻滞脉络,头痛如锥刺,痛处固定不移,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血管神经性头痛、外伤性头痛见上述证候者; 痛经:冲任瘀阻所致经前或经期腹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或伴有胸胁乳房胀痛,或经量少,或经

13、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临床运用】,【注意事项】,脾胃虚寒及胃阴不足胃痛者忌用; 方中含有活血、行气之品,故孕妇慎用; 疼痛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者,应去医院就诊。,元胡止痛片,药物组成: 延胡索(醋制)、香附(醋制)、川楝子、徐长卿 功能主治:疏气止痛。 用肝胃气痛,胃脘胀痛, 胸肋痛,月经痛。,复方元胡止痛片,香附,性味:辛、微苦、微甘,平。 归经:归肝、脾、三焦经。 功效: 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 主治: 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川楝子,性味:苦,寒。 归经:

14、归肝、小肠、膀胱经。 功效: 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 主治: 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徐长卿,性味:辛,温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 1、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疼痛、脘腹痛、牙痛等各种痛症。 徐长卿有较好的祛风止痛作用,广泛地用于风湿、寒凝、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痛症。也用于手术后疼痛及癌肿疼痛,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功能主治:,2、用湿疹、风疹块、顽癣等皮肤病。 徐长卿有祛风止痒作用。可单用内服或煎汤外洗,亦可配伍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等清利湿热的药物。 3、徐长卿还能解蛇毒,治毒蛇咬伤。可与半边莲同用内服或外用。,木香顺气丸,【组成】,木香、砂仁、香附(

15、醋制)、槟榔、甘草、 青皮(炒)、枳壳(炒)、厚朴(制)、苍术(炒)、陈皮,木香顺气丸,【处方分析】,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行气和胃,燥湿运脾 木香、砂仁、香附、槟榔、青皮、枳壳行气宽中除满,集诸多行气药于一方,行气消胀除满力强。,木香顺气丸,【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用于湿浊阻滞气机, 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临床运用】,辨证要点: 该药行气消胀除满,尤宜于中焦气滞属实证者; 本药为香燥之品组成,如遇口干舌燥,手心足心发热感的阴液亏损者慎用;孕妇慎用;,六味木香散(了解),【成 份】蒙古族验方,由药材木香 栀子 石榴 闹羊花 豆蔻 荜茇 【制法】以上六味

16、,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性 状】为黄色的粉末;气香,味辛、苦。,【功能主治】开郁行气,止痛。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3g,一日12次。 【规格】每袋装15g 【临床应用】用于脾胃气滞,胃痛,腹痛,嗳气呕吐。,羊踯躅(又名闹羊花、黄杜鹃、黄色映山红。),其味辛,有毒。有镇痛、驱风,除湿功效。可治风湿顽痹,伤折疼痛,皮肤顽癣等症。并用作手术麻醉。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花和果毒性最大。本植物的毒性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历史流传的所谓“蒙汗药”组成之一就是这种植物的花,相传该花浓汁与酒同服,能使人麻醉、丧失知觉。人中毒后一般有恶心、呕吐、腹泻、心跳缓慢、血压下降;严重者还有呼吸困难、心律不齐、血压升高、手足麻木、运动失调和昏睡,因呼吸抑制而死亡。皮肤长期接触该植物可出现糜烂和灼痛。死后尸检可见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