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言文合一:走向语言与走向政治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3064127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言文合一:走向语言与走向政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言文合一:走向语言与走向政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言文合一:走向语言与走向政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言文合一:走向语言与走向政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言文合一:走向语言与走向政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言文合一:走向语言与走向政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言文合一:走向语言与走向政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言文合一:走向语言与走向政治 毕业论文 语言仍然只是披在思想身上的外衣他们首先关注的不是语言本身而是作为工具的语言所承载的思想政治从胡适、陈独秀等人的表述可知他们要进行的只是“文学改良”或“文学革命”语言只是作为文学的工具被频繁地提及而在“启蒙”与“救亡”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情境中他们的文学革命显然不可能只是出于对“纯文学”的追求与梁启超的借“小说界革命”来“新民”、“改良群治”1样他们也希冀通过文学语言这1工具的改良来实现其对整个民族的思想启蒙索绪尔指出“语言有1种不依赖于文字的口耳相传的传统这种传统并且是很稳固的” 他进而认为文字是与语言本身无关的1种符号系统单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是语言本体

2、论意义上的1次拨乱反正然而从文学的立场来看切断文字与语言之间的联系则显得过于轻率文字(或者说书写)在文学语言的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虽然口头文学在几千年(或者更长)的文学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但不可否认书面文学主宰了我们对文学的认识和思考有时我们几乎把书写文本看成是文学作品唯1的存在方式因此文字已不再只是表现语言的1种手段而是在事实上成了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索绪尔在对文字凌驾于口语形式之上的“喧宾夺主”表示忧虑的同时也显得很无奈因为他无法忽视文字(文献)对语言研究的重要作用 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则将文字和口语的关系颠倒了过来他把索绪尔以声音作为语言研究中心而排除文字的做法称为“语音中心主义”

3、并把这种“语音中心主义”的传统追溯到柏拉图认为口语对文字的压抑是西方哲学中源远流长的传统而现在 详见巴赫金:文艺学中的形式方法邓勇等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136页 闾海燕:从生活进入文学文学语言论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8期第43、47页 瑞士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9页 同上第4751页7则到了我们为“文字”正名的时候了为此他试图更新人们对“文字”的认识强调1切线条、图案、人为的“踪迹”以及言语中的表情、手势和姿态等都属于文字的范畴言语本身就包含有文字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1步衍生 德里达此举意在表明文字并不是与语言无关的东西声音也并不就是

4、语言的本质2者都是基于语言任意性原则的差异系统在意义和声音之间并不存在1种牢不可破的对应关系文字的存在使差异的出现成为可能汉语中大量的同音异义、同音异形、同形异义的现象就是最好的证明德里达看到了西方拼音文字系统对“声音的崇拜”的弊端转而强调书写的权威从而解构了西方“语音中心主义”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神话这是语言层面上的1次对伟大传统的反叛不过我们很快又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德里达在摧毁1个“中心”的同时似乎又重建了另1个“中心”“文字中心主义”这在以表意文字和象形文字为主的古代汉语体系中更是1种伟大传统甚至可以说德里达对文字的 张扬在1定程度上也是以汉语等表意文字为参照系而对拼音文字思考的结果但

5、这显然与德里达解构学说所持立场相悖解构主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反中心、反权威、反2元对抗反向运思是解构的生命德里达“重文字轻声音”只不过是为了打压“语音中心论”而采取的1种解构策略因此我们可以做出大胆的假设假如德里达身处汉语文化语境中根据其1贯的运思向度“文字中心主义”或许将成为其解构的对象1场声音反抗文字的语言变革似乎也难以避免 令人惊讶的是这样的语言变革早在晚清至54时期的中国就已经发生以黄遵宪、裘廷梁、梁启超等为代表的1批知识分子在清末掀起了1场声势浩大的白话文运动而54时期的胡适、钱玄同、鲁迅等人则进1步推波助澜最终导致了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转变他们无1例外地把矛头对准了文言“言文分离”口

6、头言说与文学书写的脱节是他们对文言不满的根本原因因而口语与文字的关系问题就成了运动主将们关注的焦点考察他们对文言的态度是我们理解这场语言变革的最 佳途径 黄遵宪最早言及“言文分离”的现象他说:“语言者文字之所以出也虽然语言有随地而异者焉有随时而异者焉;而文字不得不因时而增益画地而施行言有万变而文止1种则语言与文字离矣语言与文字合则通文者多;语言与文字 法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8离则通文者少” “我手写我口”是他强调言语和文字合1的最好概括裘廷梁“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表明他对“言文分离”现象深恶痛绝白话在他看来就是口语“因音生话因话生文字” 故文字必须与

7、言语(声音)1致梁启超则从语言自身发展演变的角度来认识“言文分离”他认为“古者妇女谣咏编为诗章士夫答问著为辞令后人皆以为极文字之美而不知皆当时之语言也” 因而文字就是口语的另1个版本文字与口语是语言中相互对应的两面2者的相互增益使得语言不 断丰富即如其所言“言文合则言增而文与之俱增新名物新意境出而即有1新文字以应之新新相引而日进焉” 54时期的胡适、陈独秀等人则不再纠缠于对文言的重复批判而是以“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 的姿态宣布文言已死代之而起的是白话文学的理论和实践他们所谓的“白话”几乎成了口语的代名词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说就说” 的口号是当时把白话简化为口语

8、的最集中的表现钱玄同对汉语的思考没有仅仅停留在白话的建设上而是直接站到了汉语的对立面他意识到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只重形意不重声音1经书写则必然会导致“言文分离”基于此他主张汉字拼音化用拼音文字来代替表意为主的汉字并最终“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然而要想短期内完成这1使命又不太现实“先用白话文字来代替文言的文字然后把白话的文字变成拼音的文字” 就只能是1种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了鲁迅在无声的中国1文中认为中国人在明朝以后就基本上丧失了说话的能力成了发不出声音的哑巴他说:“中国虽然有文字现在却已经和大家不相干用的是难懂的古文讲的是陈旧的古意思所有的声音都是过去的都就是等于0的” 因此他号召青年推开古人大胆说

9、话将中国变成1个有声的中国他本人则成了中国现代白话 黄遵宪:日本国志学术志见旭麓主编:黄遵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54页 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见郭绍虞、罗根泽主编: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76页 梁启超:沈氏音书序见吴松、卢云昆:饮冰室文集点校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年版第132页 梁启超新民说论进步见吴松、卢云昆:饮冰室文集点校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年版第583页 陈独秀:答胡适之见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89页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见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1页 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见王中江、苑

10、淑娅选编:新青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96页 鲁迅:3闲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5页9文学的开创者借助于那些经典白话文发出自己的声音所有这些汇成了1股浩浩荡荡的语言变革的大潮而之所以在此不厌其烦地将他们的主张详加罗列只是为了更直观地证明上述各人略显重复的观点都奔向同1个主题用声音(语言)来反抗文字的权威如果说54之前人们还缺乏这种理论上的自觉的话那么54之后对语言的声音性的追求就完全可以说是有意为之了白话文运动中的主将们大多有留学西方的背景对西方以表音为主的语言文字有着直观的认识在两种语言比较的过程中他们意识到了文字对汉语言的强大干扰作用胡适曾说:“汉文乃是视官的文

11、字非听官的文字凡1字有2要1为其声1为其义: 无论何种文字皆不能同时并达此2者字母的文字但能传声不能达意象形会意之文字但可达意而不能传声” 这1论断明显有失偏颇但重要的是胡适此言阐明了汉字在“传声”方面的先天缺陷而这正是那些刚刚接触西方语言的运动主将们最不满意的地方他们提出“言文合1”其实最关注的只是“言”言说即语言的声音属性因此胡适、傅斯年、鲁迅等人才会1再强调说话和口语表达的重要性至于“文”语言的书写形式则要求与“言”保持1致尽量“恢复”其言说功能“汉字拼音化”策略就是当时学习西方基础上的1种必然选择这表明他们反对的主要不是汉语而是汉字吴稚晖、钱玄同等人是主张废除汉语、采用所谓的“万国新语

12、”或“世界语”的代表但他们所批判的对象首当其冲的竟都是汉字! 陈独秀则明确表示过自己只反汉字不反汉语的立场他在给钱玄同的回信中说:“惟仅废中国文字乎抑并废中国言语乎当此过渡时期惟有先废汉文且存汉语而改用罗马字母书之” 胡适对此也是极力赞成并认为“中国将来应该有拼音的文字但是文言中单音太多决不能变成拼音文字所以必须先用白话文字来代文言的文字然后把白话的文字变成拼音的文字” 由此不难看出白话文运动中的主将们对汉字和汉语有着相当清醒的认识他们提倡白话文倡导“言文合1”只是为了改善汉语日渐萎缩的言说功能突出作为汉语本质特征的声音属性从而使得近代汉 胡适: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见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

13、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95页 吴稚晖在补救中国文字之方法若何中说“中国文字迟早必废”钱玄同的说法相类他说:“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除1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均参考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陈独秀:答钱玄同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38页 胡适:胡适之的附识见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45页10 语最终实现了向现代汉语的根本性转变 但是对语言声音性的自觉追求并不是白话文运动的唯1的驱动力政治化思维取代对语言自身的思考使得这场语言变革演变成了1场政治运动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把近现代以来中国知

14、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概括为“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其中“救亡”又总是压倒“启蒙” 而无论是“启蒙”还是“救亡”其实最终都指向1个目标国家、民族的解放与独立晚清发起的白话文运动以及继起的54“新文化运动”归根到底就是1场启蒙运动是政治意识形态作用下的结果“大抵变法以开民智为先开民智莫如改革文言” 传达的是1个时代的声音裘廷梁、梁启超等人都曾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开民智”与“废文言”被简单地捆绑在1起语言变革就这样伴随着思想文化的启蒙运动而展开这种局面到54时期依然没有改变当时的知识分子对语言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工具论”的层面上还没有认识到语言就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他们看来语言、文学、文化只是进行启蒙、改变现

15、实政治 的工具钱玄同、胡适、傅斯年等人模糊地意识到了语言和思想的不可分离知道语言的变革将带来新思想、新观念但他们并没有据此将语言提到思想本体的高度而只是简单地将语言视为思想的载体傅斯年的说法很有代表性他首先说:“我们又晓得思想依靠语言犹之乎语言依靠思想要运用精密深邃的思想不得不先运用精密深邃的语言”但这句话的光芒马上被他的另1句话所掩盖:“语言是表现思想的器具文字又是表现语言的器具惟其都是器具所以都要求个方便” 如此看来语言仍然只是披在思想身上的外衣他们首先关注的不是语言本身而是作为工具的语 言所承载的思想政治从胡适、陈独秀等人的表述可知他们要进行的只是“文学改良”或“文学革命”语言只是作为文学的工具被频繁地提及而在“启蒙”与“救亡”成为时代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