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美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论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3063068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美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美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美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年美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年美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美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美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论文 美术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有其自身规律美术学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机制的制定必须围绕美术学教育与培养的规律与特点进行否则就很难达到其教育与培养目标由于我校美术学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不过近六、七年时间以及我校理工科为主的综合大学的办学背景下在以往美术学研究生培养机制问题上不免出现了一定的与美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不协调甚至矛盾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校美术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改变这种现象进一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本课题组在调研包括中国美院、西安美院、云南艺术学院等艺术类专业院校及杭州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河南大学等师范类、综合性大学美术

2、学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提出几点看法: 制定个性培养计划强化艺术个性发展 根据每个学生学科基础及当下学科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个性培养目标和规划使不同基础不同能力处于不同起跑线上的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实际找到自己相应位置由于我校美术学研究生生源学科背景较为复杂美术基础差别较大艺术修养参差不齐在以往我们所招的研究生中既有纯粹美术专业院校毕业的基础较优秀者也有综合性大学美术类专业的学生以及部分跨学科、跨专业非艺术类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他们前期学科背景不同不论是专业实践能力或理论修养、艺术审美水平等方面都明显存在很大差异统一模式的培养计划和目标显然是不现实的也不利于学生艺术个性发展因此我们在制定培养计划和目标时

3、就应该根据每一个学生具体情况包括素质基础、审美修养、发展潜质等综合因素制定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因势利导的个性化培养计划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利激活和放大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艺术基因让不同背景学生各自发现自我艺术个性所在调整和确立自己未来发展目标 艺术个性发展问题实际上涉及艺术创造与艺术创新的问题艺术的发展不仅需要艺术共性需要共同的原则也需要差异化表达需要个性发展缺失了个性的艺术是无法突破和创新的因此我们在美术学研究生整个培养过程中还应该将寻找和发现学生不同个性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导师不仅需要指导学生学习中外艺术传统研究和汲取艺术传统的精华而且更应该指导学生通过对传统经验的总结从中悟出艺术创造的真谛从中发

4、现自己艺术上的潜在基因与个性并鼓励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个性存在的价值张扬那些常常忽视的与众不同的独自特点与细节扬长避短创造出自己的一份艺术天地 强化艺术实践能力减轻论文压力 我国目前美术学研究生教育应该分为两个大致方向一是较为纯粹的美术理论研究重点在于从理论上总结和研究过去和现在已经发生的美术现象、美术成果、理论评价及未来发展研究学生既可以具有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也可以抛开实践全力以赴进行理论探索另一方向则重点在于艺术实践在于以培养艺术创造创新人才为目地这一方向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更需要其自身较深厚艺术实践能力做支撑一个缺少基本艺术实践能力的人是无论如何难以创造艺术形象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

5、法和理想的对后者而言能否拥有相当艺术实践能力能否拥有相当艺术形象创造能力显然是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合格的关键所在由于我校美术学研究生教育起步晚及研究生培养机制、考评标准的原因在过去的培养机制上一直存轻实践重论文的问题不论学生艺术实践和创造能力如何都难以作为考察学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依据毕业论文的撰写特别文字数量的要求才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的关键美术类学生在逻辑思维和理性分析问题上与其它学科特别是理工科学生相比较往往表现出较大劣势就我校以往研究生情况同样字数要求的论文对其它学科背景学生特别是理工科或文科背景学生可能并不太难论文质量也较好而美术类学科背景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大难度为完成论文字数要求学

6、生大多或过早地将精力投入到毕业论文撰写上极大影响了艺术实践探索;或与自己研究内容脱节论非所用;或拼凑内容偏离论文核心;或内容大而全缺少对主题核心内容的较深层次的实质性研究甚至将论文写成教科书停留在知识通识和介绍阶段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美术学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培养质量甚至学生未来发展趋向因此我们有必要围绕美术学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特点调整机制适度减轻美术学实践类学生毕业论文压力使他们能够更多时间用于艺术实践与探索能否充分保证美术学实践类学生艺术实践强化艺术实践能力是学生未来艺术创造创新的基础所在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能 艺术个性的建立来自于艺术创造者的独立思考是艺

7、术创造者独特心性、独特审美思想支持下对客观世界的独特艺术表现是自我心灵感受的自然流露与表达对于美术学研究生培养如何培养其独立的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尊重自己的心灵感受选择自己的表达方式是逐步培养艺术个性发展与艺术创新思想的关键因此美术学研究生教育首先导师应站在更高的宏观角度破除师承门户之见培养和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自己艺术未来趋向目标鼓励学生学会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导师的讲解敢于对老师观点提出质疑和不同看法甚至敢于质疑和打破前人既有的认识和定论鼓励学生向大师学习不仅研究大师的艺术更要研究大师的首创精神鼓励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善于从不同侧面做出不同判断努力培育和造就研究生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

8、由于我国整体教育存在的弊端我们的学生往往即便到了研究生阶段还大多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信心就我校美术学研究生教育对绝大部分学生共同的问题就是不喜欢独立思考本应自己解决的问题却喜欢处处听命于老师的安排本来要靠自己去寻找的答案却习惯听老师的讲解与评判这无疑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是极为不利的艺术创新问题不仅需要深厚的艺术实践基础需要学生充分把握艺术上的本质与规律更需要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需要丰富鲜活的艺术审美思想它涉及由“技术”到“艺术”之间的区别与升华问题因此我们的美术研究生教育不单要为学生更多提供不同形式艺术成果供其从中寻找和总结艺术创造规律更要注重开阔学生生活视野和人文修养的提升培养学

9、生较高层次的艺术审美思想和敏锐的艺术洞察能力当然相对技术的层面人文修养的问题显然要虚幻得多也困难得多是其学科培养问题上伸缩性很强的一个难点 改善学习环境增强艺术氛围 美术学研究生教育环境与氛围是刺激学生自发学习研究极为重要的外部条件美术学学习、创作、研究等不需要也没有多么先进贵重的设备但需要良好创作与展示空间条件需要良好艺术氛围去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热情由于我校整体办学目标、竞争考评标准等因素制约美术学研究生教育始终在夹缝中生存虽然经过几年不断努力在教学空间环境上有了很大改善但也只是达到教学最基本要求特别是在艺术氛围问题上由于地理位置及经济原因等限制一直缺少外来美术交流与展览缺少外来美术学

10、术讲座特别是国内知名艺术家和理论家的交流与指导等艺术氛围极为淡薄在一个缺乏艺术氛围的环境里要激发起广大同学高昂的学习与探究热情显然是很难做到因此如何不断改善艺术办学条件在学科建设上给予更多支持能够不断引进一些高水平艺术交流、展览艺术讲座使学生及时扑捉和了解最新艺术发展状况和发展动向丰富自己艺术信息合理规划自己未来发展走向与目标是当下和今后都将面临的问题 一、探究型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探究型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通过思考、讨论、实验、观察、阅读等途径去了解、发现并掌握相关原理、知识及研究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正确处理“教师主导”和“学生

11、主体”的辩证关系重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以培养全方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急速发展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二)探究型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探究型教学模式具有教学氛围的民主性、课堂交流的多向性、学习主体的创造性、教学关系的统一性等特点该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单向交流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叉交流关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原来的“从”的地位转化成“导”的地位这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各种教学关系统一很多教学模式不能协调教学关系如讲授型的教学模式它侧重教师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启发型的教学模式虽然较讲授型

12、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但学生在此种教学模式下缺少探索发现问题自主能力较探索型的教学模式差 二、设计艺术学硕士理论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艺术学硕士理论课程设置的现状 国内设计艺术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理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多数院校按照二级学科即设计艺术学专业来设置课程造成研究生知识结构过于专门化缺乏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适应能力较差除国家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外各高校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也不尽相同以天津美术学院为例该校理论基础课开设较多而且基本上为学位课师范类院校则比较重视理论与技法的基础教学如东北师范大学在学位课中不仅开设了数量众多的理论课程还开设了素描和色彩等基础课程湖南大学开设的

13、理论课程与其他类型院校类似的课程如设计心理学、设计管理等 (二)设计艺术学硕士理论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我国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适应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艺术设计人才和高等艺术院校师资”从课程设置的培养目标来看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理论课程设置只重视培养技术表达能力、注重美感的表达思维忽视了创新能力、学习自主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理性思维的培养没有体现我国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在这种环境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将很难适应社会的市场要求从理论课程设置的内容来看在我国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除了一些最基础的理论课程如

14、设计概论艺术概论美术史设计史类课程外其他理论课程所占比例少之又少 三、探究型教学模式应用于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理论课程设置中的意义 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对硕士研究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作了明确规定:“(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这就要求硕士研究生应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科学研究能力或专业技术能力、创新素质而课程的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内容所以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可以更好的为培养人才服务而当前在理论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致使很多艺术设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连如何撰写论文的能力都没有还有不少艺

15、术设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历史文化知识缺、艺术修养和创新意识不够艺术设计学专业需要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意识的专业离开了这两样它就失去了生命和活力 探究型教学模式是当代教育顺应社会对创造性人才需要的时代产物其宗旨是在教学中激发、推动、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积极的投入学习尤其是促进学生学会善于运用自己的智力去研究性地学习从而获得知识形成积极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形成创造性的综合素质所以将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理论课程设置和探究型教学模式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和互动性针对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习理论课程总是力不从心没有“兴趣”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低缺乏与导师互动探究型教学模式是非常有效的在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营造学术平等学术自由以及良好的研讨氛围鼓励和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设计艺术学的研究生与本科生教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大部分的研究课题不一定有统一的答案而往往是在几种答案中寻求相对合理的答案这种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启发、互补互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研究课题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取得共识和共鸣研究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自信心则应伴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