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经济管理新模式论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3061193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经济管理新模式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经济管理新模式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经济管理新模式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年经济管理新模式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年经济管理新模式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经济管理新模式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经济管理新模式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管理新模式论文 经济管理新模式论文【1】 【摘要】在我国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对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概念、内涵、主要特征以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和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关键词】循环经济;经济管理模式;理论研究 1.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1.1循环经济的概念 在1990年出版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循环经济”是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Pearce和R.K.Turner正式提出 从字面意思上看“循环”+“经济”是指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应当遵循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领域中实现闭路、循

2、环式的流通 其深层次含义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生态学规律重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一词是对物质闭循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以经济生态化为基础推进可持续发展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其内涵表现为:在经济发展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达到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1.2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本身具有系统性和生态性:(1)系统性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 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

3、虑生产和消费时将自己作为这个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 (2)生态性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循环闭环反馈式循环流动 一切物质、能源可以在不断进行的经济活动中得到梯次利用或最合理使用资源承载的循环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1.3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自身的独立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新的系统观 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系统建设作为维持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1.3.2新的经济

4、观 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仅仅沿用19世纪以来机械工程学的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 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 在生态系统中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1.3.3新的价值观 循环经济观是将自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3.4新的生产观 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

5、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 1.3.5新的消费观 循环经济观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同时循环经济观要求通过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 2.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2.1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我国资源禀赋较差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 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 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

6、利用和循环利用 2.2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2.3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4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 我们要高度重视

7、积极应对尤其是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2.5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3.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3.1建立促进循环经济的法规制度 近年来国家经贸委组织研究资源综合利用的法规体系向全国人大提出将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废旧物资综合利用等内容列入立法规划这是非常必要的 应加快立法步伐形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框

8、架体系 3.2通过政策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 投资和消费是拉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产业政策应强调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提高经济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有利于循环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在投资政策和项目选择上对投资方向的鼓励和限制上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方向倾斜 3.3利用经济手段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用经济手段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是OECD国家采用激励机制保护环境的有机延伸 由于OECD国家实施了严格的“污染者付费”政策废旧物资回收和综合利用企业可以得到废物产生者的资金补助 3.4开发形成技术支撑体系 应运用循环经济的思路通过对经济系统的物流和能流分析设计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路

9、径建设高新技术园区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循环经济的发展最终要靠技术进步 研究开发那些循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技术诸如信息技术、水重复利用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和再循环技术、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网络运输技术等 3.5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GDP的增长只是反映了人类为社会创造的财富通常被人们视为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 然而在GDP增长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类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自然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使环

10、境污染或滥用资源使生态破坏 绿色GDP是为了克服GDP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它是指从现行的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后的剩余国内生产总值它为构架循环经济新体制指明了方向 4.结论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化和具体化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矛盾的根本出路 立足于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国家的生态环境安全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资源、环境和经济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柴宝芬.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产生背景J.中国电力教育(4). 2单宝.解读循环经济J.生产力研究(3). 循环经济管理模式【2】 摘要: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并成为一种经济管理新范式 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理念倡导、局部试验示范后正逐步走向全面探索实践的重要转折阶段 在这一发展的关键节点迫切需要把握好循环经济概念界定、发展现状和该特殊阶段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 只有全面分析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外延透析其发展的现状才能为现今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研究提供清晰的思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