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3060242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源期刊网 http:/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姜欢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6期(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摘 要】内部控制制度对保证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经法规在企业内部的贯彻执行,企业内部经营决策和规章制度的正确实施,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决定企业有生存和发展,近年来,一些企业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历史原因、现实原因致使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缺陷、不健全,导致经济案件频繁发生,违规经营屡禁不止,从而引起管理混乱,因此建立健全科学、合理、适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关键词】企业;内控;问题及

2、对策内部控制是由管理当局为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组织的实施程序;公司治理是关于公司各利益主体之间责、权、利关系的制度安排,涉及决策、激励、监督三大机制的建立和运行等。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且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控制环境基础薄弱和内控部门责权不对称二大主要问题,是由于双元控制主体矛盾、计划经济下企业经营管理的陋习仍在延续、各种监督机制弱化、企业文化落后、内部控制执行者素质不高等原因造成的,必须从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以“协调”作为双元控制主体下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以“约束+激励”作为引导经营者行为的主要方法、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内部控制

3、的基础性工作,培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土壤”。一、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通过发放内部控制调查表、实地走访等互补手段,调查了3家以国有资本为主的股份公司,2家以私营资本为主的股份公司,2家外商投资企业。调查表涉及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从调查的整体情况看,被调查单位普遍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侧重于企业外部环境的梳理,而忽视了内部各环节、各岗位的牵制;侧重于经营环节的程序控制,而忽视了企业整体的协调;侧重于内部控制的制度学习,而忽视了执行制度的人的素质提高;侧重于对货币、实物的控制,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环境的建设。我国企业在经过多年经营体制改革之后,依据相关政策、法规,结合自身管理

4、的需要,相继地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监管制度、工作流程和内控体系。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我国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程序系统,在企业管理中仍然存在内部控制的缺陷。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一股独大”现象。一股独大的一个后果是,控股股东操纵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在这种情况下,控股股东或少数关键人就能控制公司的财务报告。为了控股股东或管理当局的利益,就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甚至操纵财务报告,提供虚假信息误导外部信息使用者。对内部控制不重视,缺乏内部控制理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普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未建立内部控制

5、制度,导致缺乏明确的控制程序和标准,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如较重视供销环节的程序控制,但忽视内部控制结构的整体协调;较重视对实物的控制,而忽视对行为者的控制;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未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无法实行等。实践中,领导的管理意识淡薄,不遵守内控规定,不按程序操作,频频使用例外原则,导致内控制度威慑力下降。再加上企业内控制度的具体执行人员责任感不强,造成制度落而不实、有章不循的状况。(二)企业内控制度不科学。多数企业所设置的内部控制不具备一个整体的框架,仅停留在制度的文字编写环节上,缺乏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一些控制的“死角”始终不触及,内部控制缺乏创新,形不成一个健全的机制。在内容上多局限

6、于财务会计方面的控制,忽视组织管理、风险管理方面的控制。企业风险评估不足、意识薄弱。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将会面对更大的环境变化和生存风险,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信贷风险、营运风险、法律风险、管制风险、声誉风险、技术风险等以及随着交易类型和工具的变化所面临的兼并收购、破产重组、电子商务等。在诸多风险中,大多数企业最主要的风险是营运风险。但不管是什么风险,企业都应该建立可以辨认、分析和管理风险的机制,并确认高风险领域,以加强管理,但我国企业缺乏的就是这种机制,往往出现盲目扩张等风险。(三)内部监督缺乏。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系通过纳入管理过程的大量制度及活动实现的。要确保内

7、部控制制度切实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等,内部控制必须被监督,且单位负责人必须带头执行。目前我国有些企业虽然有内部控制,但只是形式、花架子,没有人认真地去考核检查执行的效果。控制活动贯穿于整个企业内部所有的职能部门,包括交易授权、不相容岗位、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业务记录、规章制度、独立检查和控制标准等多项内容。三、内部控制的对策(一)有效的运用人力资源企业应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业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素质。采用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建立关键岗位员工的强制休假制度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推行员工退出机制。做到有序进入、有效

8、使用、和有节退出。有效的运用人力资源,使内部控制得到完善。(二)加强控制活动的完善企业应明确建立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不相容岗位分离,各部门、人员之间权责分派得当,出现问题及时落实责任。建立独立稽核制度,对一些重要的工作环节进行独立稽核,确保经济业务的正确、真实及完整,不让员工滥用职权、贪污舞弊的现象发生。从而使内部控制得以有效的进行。(三)重视和加强内部控制监督加强政府的监督。财政、审计、证券监管等政府部门应当定期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审计后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对严重违法违规的企业还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处理,对企业形成威力;加强独立审计对内部控制的监督。独立审计可以

9、促使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给予应有的重视,对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四)建立和加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实现记账、算帐、查帐并替代部分需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统计、分析、判定乃至提供决策机构的过程。企业使用会计电算化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时间。四、总结我国近年来在内部控制方面紧跟国外的先进水平,关注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成果,但必须承认的是我国的内部控制方面研究仍然比较落后。对于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更是缺乏一个公认的标准体系,还没有形成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

10、。对与这种情况必须改进内部控制的治理基础,完善控制环境,建立健全风险识别、评估和反应机制,顺应内控外部化趋势,整合内外部监督资源,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人本主义”思想,最终实现“自我控制”,充分利用现代IT技术成果来加强内部控制以及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和职业道德建设。【参考文献】1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委员会办公室.审计Z.,2005.2 朱荣恩.内部控制的方式J.中国审计,2002,(7)3 李国盛.内控制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建议J.四川会计,20104潘经民: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难点及其理性思考,载财务与会计2001年9期5徐一飞: 以预算管理发展现代企业内部控制,载上海会计2001年2期6刘明辉,张宜霞: 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思考,载会计研究2002 年8期7郑海英: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研究,载会计研究2004年12期8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载会计研究2003年5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