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7.酸的和甜的第二课时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053525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7.酸的和甜的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7.酸的和甜的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7.酸的和甜的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7.酸的和甜的第二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7.酸的和甜的第二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7.酸的和甜的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7.酸的和甜的第二课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葡、萄、狐、狸、酸、串、迫、待、硬”9 个字,会写“狐、狸、告、诉、串、猴、颗、兔”8 个字,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读课文。3.读懂四种小动物对待人和事的不同态度,悟出遇事不能人云亦云,要实践后才能正确判断的道理。教学重点:掌握本课要求会写的8 个生字,会读会悟写四种动物言行的词句。教学难点:读好写小动物语言、表情的词句,从中揣摩它们不同的处事态度,感悟做事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设计特色:1.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乐学,积极投入其中。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3.在朗读指

2、导、以读为本中,让学生感悟道理,积累语言。课前准备:小兔图、猴子图、狐狸图、写字卡、生字词卡片、课文挂图、糖水和醋各一小瓶、一串葡萄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二课时教学任务:读好课文,感悟道理。重点难点:从小动物的对话、表情中揣摩它们的遇事态度并读出感情,感悟做事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预设过程:一、回顾课文,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 课。(学生齐读课题酸的和甜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小朋友都非常喜欢,你们还记得故事中一共有几个小动物吗? 2.教师相机板书:狐狸 小松鼠 兔子 猴子(先让学生用这四个小功物的名称分别说一句话,再让学生用上

3、“狐狸、小松鼠、兔子、猴子、酸的、甜的”几个词说一段话。) 3.齐读课文。二、质疑想象,朗读感悟 1.小结过渡:这个故事多有趣啊,刚才,你们读得真不错,老师都被你们感动了,为了让你们把课文读得更有情趣,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出示葡萄架图片)到葡萄架下去看看。 2.学生看图,教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紫色的葡萄、圆圆的葡萄、香甜的葡萄) 3.激趣:看到这一串串紫红紫红的、水灵灵的大葡萄,你想尝一尝这些葡萄吗?你们猜猜,小狐狸看到这样的葡萄,它想吃吗?(随机在葡萄架下面帖出小狐理图片)你怎么知道它也想吃呀? 4.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读课文、观察图片可以看出来。 5

4、.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这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从哪句话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 6.出示句子并指导朗读: 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通过创设情景引读,要让学生感觉到狐狸非常想吃葡萄) (1)引读:看,小狐狸望着那诱人的葡萄,转来转去的,此时的他在想些什么呢?因此他(读)哎呦,没够着,怎么办?因此他(读)可是一颗也没摘到,再用力一些(再读)跳起来摘葡萄,摘到了吗?读:这时的狐狸心情又怎样呢?是呀,这水灵灵的葡萄,多诱人呀!可此时的狐狸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挂在葡萄架上,真把他急坏了!孩子们,把狐狸此时的心情送到句子中去,读 (2)表演读:咱

5、们还可以演一演!边读边加上动作! (3)创设情景读:最后,葡萄摘到了吗?我们都知道,狐狸是一只怎样的动物?是呀,狐狸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摘到葡萄。你们猜猜看,此时狐狸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又会说些什么呢?预设:这葡萄太诱人啦!可这葡萄干吗要长在葡萄架上呢?真气人!不过,我摘不到,别的动物也最好别吃到。不行,长颈鹿的脖子长,小松鼠和小猴会爬树,我得想办法不让它们吃着!哼哼,我吃不着葡萄,你们也别想吃着!老师在学生每说出一种心情后就让他们带着这种心情再读读这句话。7.小结并过渡:是呀,狐狸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那在这个有趣的故事里还出现有哪几种小动物呢?(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在狐狸图片下面又分别贴

6、上“小松鼠、兔子和小猴”的图片)其他几个小动物也来到了葡萄架下,他们看到这一串串紫红的大葡萄,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设计意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是该课的难点之一,通过教师的引读、创设情境读,并与文本相结合,让学生充分理解狐狸当时的心态,想像它的神态和动作,并把这种感情带到朗读当中去。】三、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一)学生自学课文第2 一7 自然段,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其他几个小动物也来到了葡萄架下,他们看到这一串串紫红的大葡萄,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二)、检查汇报:哪个自然段写了小松鼠的做法?哪个自然段写了兔子的做法?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小猴子的做法?你喜

7、欢谁的做法?l.学习课文第4 自然段。(1)默读课文第4 自然段并思考小猴子是怎样做的?用横线画出来。(2)指名回答并出示句子。 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颗就要往嘴里送。 仿说、积累词语:一串串 一 一 一 重点理解:“迫不及待”:当小猴子看到这圆圆的、大大的、水灵灵的紫红葡萄时,他在想些什么呢?心情又怎样?句子中哪个词表达了他此时的心情?(读“迫不及待”)情境体验读句子:孩子们,你有过“迫不及待”的时候吗?说说看。把你们的这种心情送到句子中去,读:比较句子:说说哪句好,为什么? 1、小猴子爬上葡萄架。2、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拓展练习:可以换那些词

8、来说小猴此时的心情?换词读句子:小猴子 地爬上葡萄架。 小结并指导读句子:你们真了不起,能用这么多词语来表现小猴子着急的样子。是啊,面对这么诱人的葡萄,谁又不着急呢?难怪我们那机灵的小猴会(读)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颗就要往嘴里送。 正当小猴子摘下一串葡萄要往嘴里送时,小兔子来了,他却要阻止小猴子吃?怎么回事呀?(3)指名读句子。(4) 设疑:小兔子是怎么知道葡萄是酸的呢?【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文本的语言,蕴涵了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读。我紧扣“迫不及待”这一词,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

9、。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指导了朗读,更重要的是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迫不及待”一词。】2.学习课文第2 、3四个自然段。(1)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第2 、3 两自然段。(2)小松鼠和兔子是怎么做的?(3)提问:它们俩都是听别人说的,自己去试过吗?(4)指名读第2 、3 两个自然段:小猴子有没有相信小兔子的话?它又是怎样做的?从哪个自然段能找到答案?3.学习课文7自然段。 (1)小猴子有没有相信小兔子的话?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读课文第7自然段)(2)出示句子: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积累词语并仿说:大口大口 从“大口大口”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学生讨论交流:你什么时候也

10、大口大口地吃过东西?(4)指导朗读: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当时一定吃得很香,那就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这句话吧!读:“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5)是呀,看到小猴子吃得这么津津有味,孩子们,想吃吗?难怪我们的小松鼠和小兔子见小猴子吃得这么开心,也忍不住尝了一颗。(生接:啊,真甜!) (6)讨论交流:葡萄究竟是酸的还是甜的?那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小松鼠和小白兔尝到这么甜的葡萄之后,他们会怎么想呢?那谁来帮小松鼠和小兔解决这个问题呢?【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亲身体验更能体会此时小猴吃得开心,说明葡萄的甜。四、情景再现,感悟升华。 1.课文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不喜欢谁?为什么?(挑出感兴趣的角色

11、读,比比谁读得好。)2.学到这儿,大家一定还有许多心里话想跟这些小动物们说,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3.学了这个故事,你又有什么话对大家说呢?4.小结: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够像小猴子一样,勤于思考,大胆尝试,那你们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设计意图: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自读、表演读、评价读、挑战读、合作读的过程中明白道理,积累语言。教师的引导让他们在读中再上新高。】五、作业布置,课外延伸 1.写一写:把你想对小动物们说的话写下来,做成小卡片。 2.说一说: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说给家人听。 3.找一找:收集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设计意图:这种开放型作业的设计,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机会,他们带着自己独特的体验走出课堂,走向宽阔的训练场。】 附板书设计:酸的和甜的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小松鼠不动脑筋,轻信别人兔子 猴子勤于思考,敢于尝试(真正是怎样,尝试了才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