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同名8159)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047639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同名8159)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同名8159)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同名8159)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同名8159)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同名8159)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同名815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同名815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平昌县经济信息中心 当前我县农村信息网络服务平台非常落后,没有一个较为完备的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或系统)。农业信息化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其内涵至少应该包括以下方面: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市场信息化、农业科技信息化、农业环境信息化、农民生活信息化。通过信息和知识及时、准确、有效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应用,把农业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农民手中,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信息化,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实现农户和企业对接,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可见,农业信息化是实

2、现农业现代化,尤其是我贫困山区县农业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制约我县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的因素自然条件的不足,网络覆盖差距大。平昌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米仓山南麓,南北长69.8公里,东西宽69公里,幅员面积2229.1平方公里,辖43个乡(镇),463个行政村,3556个农业社,总人口100.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6.29万人;深丘地貌,境内山高坡陡,地形破碎,沟谷纵横,境内最高海拔1338.8米,最低海拔263米;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繁,属于典型的边、远、山贫困农业大县,是较为偏远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辽阔的幅员为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优秀的条件,同时,地理位置的特殊以

3、及自然条件的不足,形成了通讯网络覆盖差距巨大,严重阻碍着我县农村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差。目前,各地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尚没有正式的渠道,大都采取临时措施,从其他支农资金中筹集,不仅总量不足,而且难以得到保证,我县也是如此。虽然各种涉农信息资源丰富,但由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村信息服务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有效信息难以最终传递给用户,农村陷入一种信息闭塞的状态,信息资源粗放增长与有效信息供给之间矛盾突出。据统计,西部地区互联网普及水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2%,远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同时,城乡“数字鸿沟”巨大,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为城市的0.13%,农民上网的平均比例不到

4、0.2%。据了解,我县山区农民主要通过看电视获取生产经营方面的信息,居第一位;通过亲朋好友、示范户传递获取信息的,居第二位;通过其它农业组织提供信息的,占第三位;通过网络获取传递信息的居最后。很多涉农主管单位也不注重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的重要作用。即使建立了农业信息网,但绝大多数是价格信息和供求信息,过于注重农业产品的市场销售方面,而农业科技方面的信息相对较少,有的甚至成为瞌睡网站,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信息接收能力较差。据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县86万多农村人口中,不识字占5.6%,小学文化占32.9%,初中文化占48%,高中文化占12.3%,中专文化占1.0%,大专文化以上占

5、0.2%。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老化严重,对新事物反应迟钝,40岁以上的人基本上不用网络,还有很多边远山区的农民根本不知道电脑是什么东西,如何使用,有什么用途,更谈不上上网查询和发布信息了。各地、各镇、各村农业发展很不平衡,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也不一样,绝大多数农户更本没有意识到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的重要作用,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种植、养殖等,大都习惯于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也有很多是看别人种什么、养什么,自己也就种什么、养什么,加之农产品生产具有周期长、市场信息瞬息万变的特点,使得农产品的生产和交易充满了风险,由于缺乏市场信息观念,信息不灵而盲目种植、养殖,造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大起大落,诸如卖粮难

6、、卖猪难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农民的增收。信息产品的消费偏高,农民的购买力不足。平昌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民收入靠种养业为主,农业仍然是基础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各乡、村均有不同程度差别,贫困状况十分明显。传统的农业种植结构根深蒂固,没有特色和优势,发展缓慢。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县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2972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800元,人均GDP和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属于不发达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作为消费主体的农民,对于动辄一套几千元的电脑及每月几十元的网络使用费,显得获取信息的成本偏高相对较高而消费能力较弱,由此导致农村对信息产品的享用

7、能力不足, 影响农村信息化推进。专业信息人才匮乏。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既懂农业又掌握信息技术的专业信息人才,而这类人才匮乏也是制约我县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县是一个贫穷的农业大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农民整体素质本来就不高,从这块上送到各类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大都不愿回到这贫穷的地方,农村青壮年中稍有文化或有一技之长的,也大都外出务工去了,留下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及妇女儿童,连懂得农业生产技术的基本人才都严重缺乏,更别说懂信息技术、农业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了,这类人才的缺失也严重影响我县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二、发展我县农村信息化网络的对策建议政府推动,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村信

8、息网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政府应处于主导地位,不能依靠农村自发行为,必须由政府推动和参与,研究制定相应的规划与政策,把政府的推动、引导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农业信息化,需要不断增长的资金投入,应当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机制。在资金投入上,应当制定扶持政策、落实资金来源,实行政府补贴或社会资金投入方式,通过多渠道的投资机制来解决信息服务资金需求巨大与农村财政能力不足的矛盾。中国移动副总裁今年4月8日在英特尔信息技术大会上披露,未来三年内将在农村投入七百亿元人民币进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投入不仅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还将包括服务体系和和信息服务体系,使信息技术能够真

9、正为“三农服务”;今年2月1日国家正式实施“电脑下乡”活动,各级党委政府应该以中国移动的农村投入政策、“电脑下乡”为契机,科学规划、周密部署,扎实有效地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使农村信息化建设获得充分的组织、资金和人才保障。在组织运作上,鼓励并支持电信运营商及其他企业积极开展面向农村的主干网络建设和接入网络建设、无线网络建设,推出“电脑加宽带”、“ 低成本无线上网”等优惠方案,提供更多适合农业、农村需要的信息内容服务及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真正让农民买得起、用得起、用得来;通过政府、企业、社团之间的协同服务来解决农民对信息的全方位需求与农民社团经营能力

10、不足、服务层次不高之间的矛盾。要建立信息化领导常设机构,明确目标任务,对农村各级政府一个很明确的指标,如电脑使用率,网络接通率,有效信息利用率等,甚至把这些指标纳入到各级乡镇的工作考核中,以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有了政府的推动、部门和企业的积极参与,就能够大大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这已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例子,如吉林省采取“部门企业媒体”的方式不断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早在2006年,山东威海网通乳山分公司就主动与当地政府沟通,发起了“万户农民上网工程”; 也就是在2006年中国移动通信农村信息网在重庆建成并推出了“农信通”业务品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完善的移动信息化支撑。我们也可借助中

11、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广电系统等在我县的网络覆盖,搭建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邓小平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是为农业发展提供政策和科技服务、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工具,构建综合高效的县、乡(镇)、村级农村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提供便捷、低成本的综合信息服务,实实在在地为“三农”谋福利,为各级乡镇机构、涉农企业、种植养殖大户、普通农户、外出务工人员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目前我县农业、林业、畜牧、粮食、水利、国土、就业等很多涉农部门都已建有各自的信息网络,但大多各自为政,资源不能共享,有效信息利

12、用率低,因此,应该整合各部门涉农信息资源,建成一个面向农民和各涉农部门的统一综合信息服务和交换平台。即县建成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所有的乡镇建立信息服务站,各行政村建立起农业信息服务点,各乡镇企业、种养大户、流通大户能接入农村信息服务平台。面向农村、农民,因地制宜地建立各种各样有关农作物生产、销售的专家系统和农村经济决策支持系统,并把农业专家系统配置到乡、村,直接面向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以及广大科技示范户,种养户,及时向农民发布农资供求,农业技术咨询、农业监测预警、特色生态农业服务(如特色农家乐等)、农副产品深加工、生产技术、市场动态、价格行情、供求信息、惠农政策、农业气象等信息等,引导农产品市

13、场运行和安排农业生产,并形成网上销售格局,交易双方直接联系,减少流通环节,简化交易程序,节约交易费用,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引导农民对信息服务系统的认识和应用,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同时,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农业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发布体系。在各乡村确定信息员,延伸信息收集、发布的触角,充分调动涉农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农广校、村干部、农村信息员的积极性,使各方面密切合作形成集信息收集、加工、发布、服务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形成一支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的农村信息员队伍,为解决农业信息进村入户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建设农村公共管理和咨询平

14、台,实现农村远程教育与培训(包括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村务公开、集体资产管理、人口管理(主要是流动人口管理)、医疗保险、社会救助、法律援助等农村基本的公共管理信息化,同时提供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咨询。狠抓普及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信息化水平与农民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息息相关,要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针对我县农民信息盲点的现状,要加强对农民的系统培训,大力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并着重培养农民的三种意识: 即科技意识(学科技、用科技、走科技兴农之路的意识)、市场意识(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掌握市场动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意识)、信息意识(愿意为信息投入、注重收集信息、分析信息、

15、利用信息的意识)。通过信息服务平台便可使农民不出家门就能得到专家指导和引入信息技术,从而带来农业产业升级,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劳动效率,有效地转移一部分劳动力;通过信息服务网络,可以广泛、快捷地传播农业技术、科普知识,更好、更快地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加强人才培养,全面打造复合型人才 农村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了解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我县严重缺乏这样的人才。如今大学生村官制已经实行,我们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从农业院校引进专业人才担任村官,结合信息化平台为农村做技术指导,让他们去传、帮、带,从而培养出更

16、多的技术人才,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因此加强人才培养,有目的地为我县农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综合素质,也是我县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企业一般可在支付平台上备案多个用于税费电子支付的账号,法人卡用户可通过点击“修改可操作账号”,将这些银行账号的操作权限给予指定的操作员卡用户,并设定最大可操作金额。several group number, then with b a, =c,c is is methyl b two vertical box between of accurate size. Per-23 measurement, such as proceeds of c values are equal and equal to the design value, then the vertical installation accurate. For example a, b, and c valu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