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3.《假如》第二课时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047231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3.《假如》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3.《假如》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3.《假如》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3.《假如》第二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3.《假如》第二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3.《假如》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3.《假如》第二课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假如教学设计基本信息课题名称(出自教材、单元、课程名称)假如出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三单元第10课(第二课时)执教教师及工作单位张红 河源市博爱学校教学设计理念1.“诗化心灵”是润物无声的过程,是美化学生心灵的过程。教学中,我确立了“以读为主线”的思想,引导感受着清新活泼的文字,想象着美好动人的图景,语言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情感在潜移默化中生成。2.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它不仅仅是一种认知活动,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多角度互动对话。在对话中,学生进入文本,触动心灵,获得独特的体验和真切的情感。3.在积极倡导新课改的大潮中,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

2、文基本功训练。课始,我安排了开火车读词语,造句,读通读顺课文。同时,引导学生在借助课文发挥想象,说写句子,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材分析假如是一首清新感人的儿童诗,小作者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首小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适宜学生反复朗读。学生学习这首诗后可能会产生很多共鸣,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还可能产生写诗的冲动。通过本文的学习,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学情分析本班共有10名学生,但班中只有4名学生有听力补偿,其中2人为人工耳蜗,1人佩戴助听器,其他11名学生无任何听力补偿。班级学生原有知识水平、接受理解能力以及口语表达和书面

3、语的组织能力上都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A组生可写150200字左右的作文,而B组生用词语或简单句表达所思所想,或停留在简单的句子仿写程度上。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2.能展开想象,按照课文句式仿写句子。3.让学生懂得关心他人。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展开想象,按照课文句式仿写句子。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ppt、神笔的图片、便利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准备词语卡片,学生进行看听话练习。)以开火车的形式引导学生读写词语:寒冷、身体、健康、饥饿、哭泣、操场、寻食、不幸、遥远。 学生根据拼音、口型或读音说写词语。 检验学生掌握生词的情况,进行扎实

4、的语文基础练习把“听、说、写”落到实处,并利用游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我们知道马良有一支神笔,画什么有什么。文中有一个小朋友,他也想拥有这支神笔,我们一起看看他想用神笔画什么?2. 师生齐读课文。(注意不要读破词句。)3. 读后归纳:小朋友用马良的神笔画什么? 学生齐读课文。 学生反馈:小朋友想画太阳和、谷粒和好腿。 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聋生的概括能力较弱,通过此问题训练聋生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 考察概括课文的能力,引入本节课新授的内容。 品读感悟体会感情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 过渡语:小朋友为什么要画太阳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一下吧!2. 师指定学生读第一小节。3.

5、 提问1:小朋友要给谁画什么?4. 提问2:小朋友为什么给小树画太阳和云朵呢?4.情境再现(ppt出示冬天北风吹树枝的图片)师引导生体会小树的感受。5.师引导学生猜想小树最想要什么。6.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关联词语总结小结内容。7.太阳出来后小树的心情怎样呢?师引导生带感情读第一小节。 学生朗读课文第一小节。生:小朋友要给小树画太阳。因为冬天来了,小树很冷,有了太阳,小树就会暖和了。生:好冷啊! 生:我快冻死啦! 生:太阳 “因为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所以小朋友要给小树画太阳。” 开心、高兴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依托本文内容提问,再引导学生进入情

6、境,发挥想象,猜测小树的所思所想,进而体会感情。 巩固学生原有知识,让学生灵活运用关联词语。 引导学生从朗读中产生情感共鸣,为后面学习做铺垫。小组学习举一反三1.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节,我们的学习方法是:先读通课文,想一想:小朋友给谁画了什么?再想想为什么给小树画太阳和云朵?用学习第一节的方法,自由学习第二、三小节。 2.师:现在请你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小组学习课文第二、三节!学生按照自学提示,分小组合作学习。 生读文后反馈。 小组合作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进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小组学习的合作作用,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学习第二小节学习第二小节1.师指定学生汇报小组讨

7、论结果:小朋友要给谁画什么?为什么要给小鸟画谷粒? 2.鸟妈妈飞到遥远的地方去觅食,你想象一下:鸟妈妈会飞到哪里呢? 3.鸟妈妈到遥远的地方觅食,找了好久,还是没有找到食物,小鸟们会有怎样的心情呢?4. 师指导男生男生带表情读第二小节。5.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关联词语总结小结内容。小朋友要给鸟妈妈画好吃的谷粒。鸟妈妈要到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饿得喳喳地哭泣。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回答。 着急、伤心、难过 男生有表情齐读第二小节。因为鸟妈妈要到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饿得喳喳地哭泣,所以小朋友要给小鸟画谷粒。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发挥想象,进而体会鸟妈妈觅食的辛苦。学生通过想象,猜测小

8、鸟的心情。引导学生从朗读中产生情感共鸣,为后面学习做铺垫。巩固学生原有知识,让学生灵活运用关联词语。学习第三小节1.师指定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小朋友要给谁画什么?2.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关联词语回答下面问题:小朋友为什么要给西西画好腿?(“因为所以”) 3.(出示孩子玩耍图片)引导生想象:假如当时西西就在我们身边,当他看到同学们游戏时,残疾的西西是什么心情? 4.师指导女生带表情读第二小节。学生答:小朋友要给西西画好腿。因为西西没有腿和健康的身体,他只能坐在小屋里,望着窗外高飞的小燕子,所以小朋友画好腿。 生:难过、悲伤。 女生有表情朗读第三小节。 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

9、解能力以及对“因为所以”关联词语的运用能力。 学生通过想象,猜测西西的心情,进而产生共情。 引导学生从朗读中产生情感共鸣,为后面学习做铺垫。学习第四小节1.师:作者的愿望写完了吗? 2.你从那里可以发现?(ppt出示: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3.问:从这个省略号,让我们知道小朋友的愿望还有很多,朋友关心植物、动物、关心残疾的人,谁来夸夸他?(指定学生回答) 4.师:他是个有爱心的人,她关心他人,快乐自己。(板书:画爱心;关心他人) 生:没有。 生:结尾处是省略号。 答案预设:小朋友,你真有爱心。小朋友,你真是善良的孩子。 理解文中省略号的作用。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夸奖小朋友时也会

10、明白小朋友的优点,进而向小朋友学习。说写训练1.口语训练:想象一下,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画什么?(模仿课文句式) 2.请你拿出小卡片,让我们也学小作者,把心中的美好愿望也表达出来吧! 3.展示佳作。(师对学生写的句子进行点评。)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说写句子。学生根据刚才的回答写句子。通过此环节训练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把“开口”落实到课堂实处。 训练学生对书面语的运用能力,把“说写结合”,落到实处。 通过对学生的书写予以点评,引导学生在规范字。升华主题 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老师忍不住也写了:“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有爱心的孩子,画一对翅膀,让你们带着爱,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充满爱。板书设计布置作业学生根据喜好自选作业:1.请大家对照自己的心愿卡,实现自己的愿望。 2.观看动画片神笔马良,并把你印象最深的片段讲给家人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