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047108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对上海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战线,尤其是上海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方面,积极探索,努力进取,不断开展内容形式创新、方法手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成效。一、认真总结研究上海市的工作经验,努力探索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的规律近年来,上海市各级党政组织积极应对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思想影响和心理变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做好群众工作、加强和创新社

2、会管理、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们的经验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建立健全工作网络,为广泛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打好基础。在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中,上海市十分注重发挥各级心理咨询协会、心理学会等社会团体和党政各委、办、局的作用,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在全市各学校、社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网络。在学校,构建了市、区、校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由上海市高校心理咨询协会、中小学心理学会协调指导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在全市中小学探索建立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实践体系。在街

3、道社区,以街道(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开辟专门场所,设立心理服务站点,配备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助器材,开设心理咨询专线电话。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融入文化建设和业务工作,实行站点与项目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工作网络建设。目前,全市已有10多个企业实施员工心理援助项目,如上海宝钢集团开展员工心理辅导培训,为员工寻找“心灵鸡汤”;上海电信公司开通心理热线、网上心理咨询,对接员工需求,线上与线下联动,推进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等。2.加强专业工作队伍建设,为有效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近年来,上海市十分重视心理疏导专业人才的培养工

4、作,采取专人与招募志愿者相结合的办法,形成了一支以心理咨询专家为指导、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干部为骨干、心理服务志愿者为主体的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全市62所高校按照师生比1:3000的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专职教师不足的学校,按照3名兼职教师折算1名专职教师的比例配备。各区县积极组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教师、公安干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等参加心理专业知识讲座和心理咨询专业培训。据统计,全市每年约有1500人参加心理咨询专业培训,目前共有2.5万人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同时,通过心理咨询行业协会、社会心理学会、高校心理咨询协会、中小学心理学会、心理健康研究会等130余个专门从事

5、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社会团体加强心理疏导工作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3.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为顺利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上海市在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的过程中,注重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整合区域资源,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卫生、文化、司法、民政、信访、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推行规范化、标准化服务运行模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运行体制机制。在经费保障方面,采取“政府拨一点、单位出一点、社会筹一点、有关职能部门给一点”的投入机制。市教委连续5年设立专项经费,着力建设区域示范中心和达标中心;区县或乡镇财政

6、负责本辖区内的社区心理咨询场所建设和设施配备;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服务活动经费。如虹口区凉城街道每年设立专项资金10万元,并通过街道心理协会会员单位、承接有关部门的公益服务项目等方式筹集资金,维持心理服务组织的正常运行,走出了一条经费保障的新路子。4.创立品牌、发挥示范效应,不断增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上海市从市、区到基层单位,注重贴近群众需求,集成服务功能,将基层宣传思想工作阵地建设与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服务结合起来,培育形成了一大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作品牌。如市公安局的“上海公安心理健康驿站”,团市委的“今天我们怎样成长”和“12355热线”,市妇联的“白玉

7、兰开心家园”、杨浦区妇联的“非因病辍学初小学生心理关爱项目”和“军嫂心理关护项目”,虹口区开展的“百名心理咨询师下社区”社会公益活动,徐汇区的“放飞心灵、快乐生活”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等。同时,也形成了一批高知名度的心理服务品牌工作室,如市民政局的“离婚劝和工作室”、普陀区帮助群众解决就业问题的“启航工作室”,以及“心灵坊”、“心灵彩虹”、“榕树湾”等。这些品牌,在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方面,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上海市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的经验做法,具有典型性和推广价值。上海市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最重要的是做到了以下四点

8、: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群众的心理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正确的工作导向,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三是尊重心理科学规律、把握心理疏导工作特点,不断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四是坚持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实践创新,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运行体制机制。二、从上海市的工作实践看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作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给人们带来了较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从上海的实践及其工作效果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大城市,迫切需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满足人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进一步推

9、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不仅强调经济的发展,更强调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更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培育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上海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推动科学发展的任务更为繁重,对干部群众的综合要求也就更高;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带给人们的思想影响更为深广,精神

10、压力也就更大、心理状态更为复杂。有鉴于此,上海市各级党政组织,通过富有成效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使这些问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缓解,奋发进取成为社会的主流心态。上海的经验表明,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激发人们的能动性、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劲力量;有利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身利益与科学发展的关系,更加自觉地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做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又好又快发展的推动者。2.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当前,我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

11、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就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更需要思想文化的教育引导、人文关怀的滋养、心理疏导的排解。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社会群体构成更为复杂,利益诉求更加多样,思想观念碰撞更为激烈,社会管理难度更大。上海市各级党政组织,注重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结合起来,贯穿于改革调整、运用于城市管理、渗透于城市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社区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和“两新”党组织联建共创,推动心理疏导工作进社区、进家庭、进心灵,

12、营造了快乐、健康、有序的和谐社会氛围,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海的经验表明,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自觉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合法的手段处理矛盾,用理性的方式表达诉求,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群体意识和自觉行动,对于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3.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塑造良好社会心态的需要。良好的社会心态是一个社会文明健康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幸福指数的重要表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人们的精神状态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

13、存在着一些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城市生活中,由于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人们的压力感、紧张感加重;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动,人们交往减少、隔阂感加深;由于收入差距的拉开,人们的失衡感、失落感加剧;有些人身上表现出焦虑、浮躁、冷漠、怀疑、怨恨、偏执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经过长期的累积发酵,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不仅伤及个人身心健康和幸福,也会造成一些社会问题。作为特大型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市的生活成本比较高,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开支比较大,给普通市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需要,上海市在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中,注重对接

14、民生需求,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化解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上海的经验表明,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人们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有效调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帮助人们克服心理障碍,是促进人们心理健康,塑造健全人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社会心态,提升人们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4.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需要。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外部环境、社会条件、工作对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意识的生成特点、表现形式、传播规律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选择、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舒缓心理

15、压力、增进心理健康、实现心理和谐的要求更加迫切,对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上海市在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中,积极探索实现工作科学化的路径,遵循心理科学规律,把握心理疏导工作特点,规范心理服务标准,明确工作流程,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工作运行和保障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上海的经验表明,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赋予思想政治工作新的人文精神和科学要素,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三、当前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6、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成效,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精神心理需求,还有明显的差距,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推进,还有大量的现实问题需要解答。加强新形势下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保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本支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本质上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在地蕴含着鲜明的价值导向和价值要求。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遵循,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体现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之中。要善于传递正确的价值导向,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