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word版----2019届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物理试题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03046115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word版----2019届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物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校word版----2019届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物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校word版----2019届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物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校word版----2019届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物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校word版----2019届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物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校word版----2019届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物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word版----2019届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物理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康中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五次大考物 理 试 卷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其中16题为单选题,710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牛顿运动定律是研究动力学问题的基石,牛顿运动定律都能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验证B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将可靠的事实和科学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反映自然规律,开创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C将一个铁球放在墙角处判断两个接触面的支持力较困难,若在两个接触面处放上海绵垫来观察海绵的凹陷来判断较容易,这里采用的是用替代放大法便于观

2、察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2甲、乙两人用绳ao 和bo通过装在 P楼和 Q 楼楼顶的定滑轮,将质量为 m的物块由o点沿ao直线缓慢地向上提升,如图所示aob 为锐角,则在物块由o点沿ao直线缓慢上升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o 绳和bo绳中的弹力逐渐减小Bao绳中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Cbo 绳中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Dao 绳中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bo 绳中的弹力一直增大3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如图所示,O 为椭圆 ABCD 的左焦点,在 O 点固定一个正电

3、荷,某电子 P 正好沿椭圆 ABCD 运动,该种运动与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规律类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在 A 点的线速度小于 C 点的线速度B电子在 A 点的加速度小于 C 点的加速度C电子由 A 运动到 C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D若有另外一个电子 Q 绕 O 点以 OC 为半径做匀速圆周运动(Q 的运动轨迹图中并没有画出),不计PQ 之间的作用力,则 P、Q 分别运动到 C 点时速度大小关系为 vP0),同时加一平行与矩形ABCD的匀强电场。现从O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各个方向抛出此带电小球,小球从矩形边界的不同位置射出,其中经过C点的小球的动能为初动能的,经过E点(DC中

4、点)的小球的动能为初动能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球的初动能;(2)取电场中O点的电势为零,求A、B、C、D四点的电势;(3)带电小球经过矩形边界的哪个位置动能最大?最大动能是多少?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五次大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1.A【解析】牛顿运动定律是研究动力学问题的基石,因为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而现实生活中没有不受任何外力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推理得出来的,故A项错误;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的规律时是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进行合理外推,从而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这种实验和推理结合的方法开创了物理学研究的新

5、纪元,故B项正确2.C 3.D 4A 5.A 因只有重力和内力中的弹力做功,故小球和弹簧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小球在A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均最小,故小球在A点的弹性势能必大于在C点的弹性势能,所以弹簧在A点的伸长量一定大于弹簧在C点的压缩量,故A正确;小球从A至C,在切向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当切向合力为零(此时弹簧仍处于伸长状态)时,速度最大,故BD错误;当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0,小球机械能最大,有题意知,A、B相对于O1O2对称,显然,此位置在A、C与B、C之间各有一处,故C错误6D7【答案】BCD8AC 9【答案】AC10【答案】ABD11【答案】 (1). a= (2) AB; (3). ; (4). ;【详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2M+m)a,解得:a=根据h=,则有:g= 所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小物块的质量m,重物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故选:AB.(2)因为a=,则,知图线斜率k= ,b=,解得g=,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