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我市湿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工作的调查和思考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016364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加快我市湿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工作的调查和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加快我市湿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工作的调查和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加快我市湿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工作的调查和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加快我市湿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工作的调查和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快我市湿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工作的调查和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加快我市湿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工作的调查和思考2009-6-30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生命的摇篮”,是野生动植物赖依生存、繁衍的栖息地。湿地建设和保护是一项全新的造福千秋万代的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市自然风光秀丽,湿地资源丰富,发展湿地旅游优势独特,潜力巨大。如何加快湿地旅游资源开发,是我市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战略课题。一、优势与前景、资源独特丰富。我市湿地资源面积广阔,类型众多,是济宁地区最丰富的县市之一。全市湿地总面积约11000公顷(煤层塌陷区5000公顷),有湖泊和河流两种湿地,其中, 8公顷以上的湿地有36块,10

2、0公顷以上的13块。湿地植被多达65种,其中乔木2种、灌木2种、草木植物61种;陆栖动物86种,其中昆虫类47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5种、鸟类26种、兽类4种;水生生物42种,其中鱼类20种。目前,已申报成功北宿、香城2处省级湿地公园。其中,北宿湿地公园地处邹西平原北宿镇煤层塌陷区内,集林果生产、水产养殖、观光旅游、娱乐休闲于一体,属典型的湿地景观带,是一处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的典型示范,具有很高的保护、科研价值。香城湿地公园地处邹东山区香城镇,占地总面积400公顷,具有地方特色、生态特色、绿色环保和乡村气息,是一处绝佳的原始生态观光和旅游休闲胜地。、开发潜力巨大。湿地旅游资源除具有不可估量的生

3、态、经济、社会效益和科学研究价值外,对于打造园林化、生态化城市品牌,实现邹城新跨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经济效益明显,能在生态旅游区和实验区发展旅游业和多种经营,可以为湿地内和周边地区的群众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优化就业结构,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公众需求,促进当地和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潜力巨大。其中,仅香城和北宿两处省级湿地公园建成后,每年就可创经济效益9000余万元,转移各类农村劳动力5000余人。、发展前景广阔。湿地旅游集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和疗养健身于一体,已成为当今的旅游时尚,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巨大。我市湿地旅游可与十

4、八盘、吴宝庵等森林公园和峄山地质公园及孟府、孟林等文化旅游产业连为一体,并相得益彰,互为补充,有效承接曲阜、泰安等地旅客。同时,也可作为济宁市旅游业的有益补充,与微山湖和南四湖等湿地资源遥相呼应,有效吸引济宁、枣庄等地区的大量游客。、开发成本低廉。湿地旅游倡导的是体验自然、回归自热。我市湿地公园绝大多数景区还处于原生态,非常符合生态旅游产业的特点,景区开发成本相对较低。同时,我市有京沪铁路、京沪高铁、京福高速、104国道贯通,且全市的公路交通网络已初具规模,大部分景区紧靠交通线,交通便利,道路建设规模小,投资少。、已初步形成共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已明确提出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加快调整三大产业

5、的重点,同时提出要大力实施“生态邹东”战略,坚决搞好煤炭塌陷地治理和综合开发利用,发展湿地旅游符合我市当前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两处省级湿地公园的批准建立和科学管理,得到了省和济宁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为我市湿地资源开发保护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全市各级各部门也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摆在了重要议事日程,围绕保护生态系统、改善生态功能、发展湿地旅游的目标,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全市湿地资源保护得到了明显加强。二、存在的问题1、缺少统一发展规划。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涉及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环保等多个部门。目前,我市还没有统一的湿地保护和开发规划,各部门职责分工不

6、同,往往从行业自身利益与地方经济利益出发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不能实现全市湿地的统一管理,且开发标准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湿地的科学管理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可能对现有的生态湿地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2、保护和开发意识不强。由于湿地资源保护和开发经费不足,未能有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举办的业务培训也仅限于林业行业管理人员,导致了解湿地概念的公众非常有限,湿地的作用和重要性理论更是鲜为人知。虽然我市湿地旅游资源得到了初步开发,但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对保护和开发湿地的意识相对谈漠,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湿地旅游资源高效开发的迫切需要。3、综合开发利用率低。我市湿地资源目前处于“一

7、流的资源,二流的管理,三流的开发”状态,没有把资源优势、乡土人情、特色文化充分挖掘出来,更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还不能真正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资源优势难于转化为经济优势。4、地方配套法规不健全。我市湿地资源独特丰富、历史悠久,但保护和开发工作起步较晚。目前,湿地资源保护工作还缺乏具有法律拘束力的相应管理机制,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在香城、北宿两处省级湿地公园建立之前,除西苇水库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外,其他湿地都处于管理的盲区。三、对策和建议1、加强机构建设,尽快制定整体发展规划。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相互支持与密切配合。建议由市政府牵头,组织有关部

8、门和专业人员,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研究指导全市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同时,聘请专家学者,高起点、大手笔、高品位尽快编制全市湿地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整体规划和各景区的详细规划,上下一盘棋,真正做足做好保护和开发文章。林业局作为湿地的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管理,搞好调研,积极与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逐步实现湿地资源的科学管理、保护和有序开发,保障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持续发挥。2、宣传与立法并举,加快保护和开发的法制化进程。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保护和开发湿地的重大现实意义,使人们从思想上和理论上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提高全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要利用每年的“世界湿地

9、日”和“爱鸟周”,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新闻媒体,多形式、广角度地向全社会深入宣传湿地保护知识、法律法规及重要意义,使人们在深入了解湿地功能和作用的同时,真正把保护工作转化成自觉行动。要以人大立法的形式,尽快制定出台湿地保护管理法律法规,进而规范各级各部门的行为,推进湿地保护和开发工作早日步入法制化轨道。3、搭建交流参与平台,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是群众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要逐步建立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社会公众、当地居民的交流平台,大力倡导政府主管,社区共管,居民参与的管理和开发模式,使全社会在经济发展中能够合理持续利用湿地资源,减少浪费和破坏,

10、最终实现湿地保护和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同时,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紧靠政府的投入是很难做大做强的,必须积极探索市场化经营模式,大力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吸引外资,有效激活内资。首先,要加大对湿地旅游资源项目的筛选、论证和保障力度,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亮点和精品工程。其次,要抓住全民创业的大好时机,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利益驱动机制,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保护和开发湿地资源的创业热情。同时,要抓住政策机遇,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尽可能的引进更多的外援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4、加强湿地公园和监测网络建设。目前,我市仅有两处湿地公园,与全市丰富的湿地

11、资源在规模和数量上不相协调。要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湿地公园的建立和建设,把西苇水库列入湿地公园整体规划中。要坚持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搞好湿地监测研究工作,不断建立健全湿地监测网络体系,保护好现有湿地生态资源。要坚决制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切实做到湿地资源保护和开发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大限度的增强湿地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及可持续利用率,切实给当地居民带来实惠,努力使全市生态环境和旅游开发迈上新台阶。信息来源: 邹城市林业局企业一般可在支付平台上备案多个用于税费电子支付的账号,法人卡用户可通过点击“修改可操作账号”,将这些银行账号的操作权限给予指定的操作员卡用户,并设定最大可操作金额。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