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期末考试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301116 上传时间:2017-10-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原理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德育原理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德育原理期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德育原理期末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德育原理期末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德育原理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原理期末考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育原理复习题一、解释概念1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德育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2个人本位德育目的论德育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使之成为自主自由的道德主体。3德育目标德育目标堤指在德育目的指引下,各级各类教育在思想品德培养方面制定的具体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4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践行,从而形成受教育者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5陶冶教育法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或创

2、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6知行统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把思想政治法纪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认识付诸行动,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7品德发展随着时间和年龄的递增,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个体在品德诸方面所发生的积极运动变化过程。8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信任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和要求易于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学生的品德。9德育理念德育工作者在长期德育实践活动中,经过亲身体验和理性思考而形成的关于德育

3、本质、规律及其价值的根本性判断和思想观点。10.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而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和。11.德育模式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理论指导下,依据德育过程的规律而形成的比较稳固的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二、辨析题1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活动。 错误。德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法纪品质。2德育过程就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错误。德育过程属于教育活动过程,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属于发展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一种社会现象,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一种个体现象。3德育实质上就是育德。正确。德育又称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育德”的活动,

4、是以道德价值(善与恶、是与非、应当与不应当)为核心的教育。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正确。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中两种最积极、最活跃的人之间的矛盾,其他矛盾都是为了这一矛盾的解决服务的。5道德就是品德错误。道德是指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准则和规范,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则是一种个体现象。6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力。正确。道德情感人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好恶、爱憎等主观体验,对道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7在学生获得道德观念的过程中,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错误。在学生道德观念的获得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自己,是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教师

5、仅仅起了一定的引导作用。8德育内容具有稳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内容也不会发生变化。错误。德育内容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而其发展和变化则是绝对的,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德育内容随之发生改变。三、简答题1贯彻生活化德育理念的基本要求。(1)在性质上:凸显生活性;(2)在目的上:实践道德生活;(3)在内容上:取材于现实生活;(4)在方式上:通过实际的生活;(5)在师生关系上:强调主体间的对话2德育的个体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1)德育能够改变人性,使人成为人;(2)德育能够使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为人的发展定向;(3)德育可以改变人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让人的生存和发展变得更加的顺畅;(4)德育可以培养人的道

6、德人格,使人顺利地实现道德社会化;(5) 德育可以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道德智慧。3德育过程的规律有哪些?(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4) 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发展的过程; (5)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1)知、情、意、行具有相对独立性;(2)知、情、意、行具有辩证统一性;(3)知、情、意、行具有不平衡性;(4)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5德育方法选择的依据是什么?(1)德育目标;(2) 德育

7、内容;(3) 德育原则;(4)学生的年龄特点;(5)德育的主客观条件。6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之间的关系(1)区别:本质不同;客观性不同;阶级性不同;(2)联系:德育规律是德育原则制定的理论依据;德育原则则是德育规律的客观反映和具体体现。7主体性德育理念提出的背景是什么(1)道德的主体性本质;(2)现实社会的客观要求;(3)符合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4)对传统应试教育的批判。8德育的政治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l)德育政治价值最主要的表现是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政治人才;(2)德育可以促进政治文明,引领政治活动的道德方向;(3)德育可以调节各种社会矛盾,使社会稳定和谐;(4)德育对政治不起决定

8、作用9把“有道德的人” 作为德育目的的核心问题有何德育价值?(1)为每个人的发展注入了丰厚的精神动力资源,影响着人的发展方向; (2)为人的道德发展设定了一个普遍性的价值坐标; (3)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时代风范,使人生的意义更加鲜明和突出。10人的品德形成规律有哪些(1)顺序性与阶段性; (2)不均衡性与个别差异性; (3)稳定性与可变性1 1德育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1)德育的文化维系价值; (2)德育的文化提升价值; (3)德育的文化发展价值;(4)德育的文化创新价值。12德育过程本质的观点(1)特殊精神生产说;(2) 双向认识活动说;(3) 社会传递与个体生成统一说;(4) 价值

9、引导与自主建构统一说;(5)再生产道德主体说;(6)发展人的活动说;(7)“ 育德” 过程说。13说服教育法的运用要求有哪些?(1)目的性和针对性;(2) 启发性和诱导性;(3) 真实性和知识性;(4) 注意把握时机;(5)讲究语言艺术;(6) 以诚待人,耐心细致四、案例分析题(一)师爱启动心灵做班主任时有这样一件事让李老师记忆犹新。在三年级的一个学期,李老师班从别的学校转来了一名学生。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好,可过了一段时间后,不仅上课不遵守纪律,而且老师说他就不服,跟老师对着干。与其他同学的隔阂也越来越火,经常因为一点儿小事与同学吵架。后来,发展得越来越严重,只要是老师一说他,开门就走,还经常不

10、上课,去电子游戏厅,甚至天天都不写作业。针对他的情况,刚开始,李老师就严厉的训斥他,找他的家长,可是一点儿成效也没有。后来,李老师发现这种严厉的训斥并不起作用,他虽然不说话表面上好象承认了错误,可实际上他根本就没有认识到错误,更不会去改。于是,李老师转变观念,改变教育方法,在学习上对他降低难度,作业单独给他留少一点儿,并且及时给他讲解,再与家长密切配合,慢慢的作业都能交上来了。有进步及时的表扬他,帮他树立在同学面前的威信。通过与其谈心交流思想,李老师了解到他父亲经常打他,于是,他在学校就愿意打同学,终于找到了原因。李老师先与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慢慢的他不打同学了,也和其他同学融洽了很多。并且当

11、他犯错误时,不急于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他,而是尊重他的人格,先了解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情况好转了,他能安稳的坐在教室里上课了。请根据这个小故事,同答下列问题。l、这个学生是不是一个品德有问题的学生,为什么?不是。因为品德是个体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一贯的心理特征与倾向。2、请你分析一下这个学生的特点。自制力差;逆反心理严重;是非观念模糊;注意力不集中。3、分析李老师对这个学生的教育过程是什么?严厉批评,严格要求;正面教育,及时表扬;热爱尊重,积极感化。4、对这个学生的教育你还有什么有效的措施?榜样教育;陶冶教育;实际锻炼,指导自我教育。5、这个小故事对你的启发是什么?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一定既要

12、尊重信任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即使是批评教育也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更不能随便给学生扣上品德不良的帽子。(二)小明要转学小向班主任告诉了此事。班主任对小明在全班进行了批评,并要求他一定要改正不良的品质。此后小明渐渐地变得不爱说话,学习水平也渐渐地下降。到学期末,他向父母提出要求转学,否则,他就要退学。请理由。不是。他拿同学的书是想自己看,而不是偷。2、班主任对小明拿书行为的处理是否妥当,你的观点是什么?不妥。应私下找小明谈,而不应当着全班同学进行批评。3、小明不爱说话和学习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陈述自己的理由。原因是老师当众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而没有问明原有,还把他的这种行为归结为品德

13、问题,造成了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摧残。 4、你对小明转学的态度是什么,陈述自己的观点。应当转学。换个环境,离开对自己有偏见的老师和已对自己有不良看法的学生,可以是他重拾自尊和自信。5、这个小故事对你的启发是什么?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一定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更不能随便给学生扣上品的不良的帽子。(三)生命的养料一个小男孩几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参差不齐且突出的牙齿。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或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在一个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一些树苗,他想把它们栽在房前。他叫他的孩子们每人栽一棵。父亲对孩子们说,谁栽的树苗

14、长得最好,就给准买一件最喜欢的礼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但看到兄妹们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身影,不知怎么地,萌生出一种阴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点死去。因此浇过一两次水后,再也没去搭理它。几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种的那棵树时,惊奇地发现它不仅没有枯萎,而且还长出了几片新叶子,与兄妹们种的树相比,显得更嫩绿、更有生气。父亲兑现了他的诺言,为小男孩买了一件他最喜欢的礼物,并对他说,从他栽的树来看,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从那以后,小男孩慢慢变得乐观向上起来。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着,看着窗外那明亮皎洁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师曾说过的话: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何不去看看白

15、己种的那颗小树。当他轻手轻脚来到院子里时,却看见父亲用勺子在自己栽种的那棵树下泼洒着什么。顿时,一切他都明白了,原来父亲一直在偷偷地为自己栽种的那棵小树施肥!他返回房间,任凭泪水肆意地奔流几十年过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虽然没有成为一名植物学家,但他却成为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叫富兰克林·罗斯福。请根据这个小故事,回答下列问题。1、小男孩为什么很少与同学们游戏或玩耍和在同答老师问题时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他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自卑自闭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或者回答问题。2、小男孩的父亲鼓励孩子栽树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鼓励孩子积极面对生活。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这棵树一样顽强的生长。3、对这个的小男孩教育你还有什么有效的措施?教师可以和小男孩交流鼓励他,并让班上的同学主动和他交往陪他游戏,让小男孩从心里接受老师同学感受到大家给与他的温暖,从而积极面对生活。4、这个小故事对你的启发是什么?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树茁壮成长。也许那树是那样的平凡、不起眼;也许那树是如此的瘦小,甚至还有些枯萎,但只要有这养料的浇灌,它就能长得枝繁叶茂,甚至长成参天大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