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学生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300946 上传时间:2017-10-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阅读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散文阅读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散文阅读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散文阅读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散文阅读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散文阅读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阅读学生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1授课学案学生姓名 闵恒 授课教师 周艾 班主任 张小莉上课时间 8 月 18 日 时 时 主任审批授课标题 散文阅读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 概括内容, 把握中心2.阅读句段,体会作用 3.语句段赏析,理解含义4.理解题目,把握中心5.归纳主旨,体会感情6.主题迁移,延伸探究重点难点 重点:经典题型答题模式的巩固强化难点:结合文章内容灵活运用答题技巧【知识回顾与练习】1、说明方法2、说明文分类3、说明文语言特点4、说明顺序【作业批改与讲解】【知识讲解与练习】散文的基本概念(一)明确概念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

2、、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二)理解特点: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神聚:主题集中鲜明(三)散文的分类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2(1)抒情散文(2)记叙散文(3)议论散文(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衬托、 对比、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 融情于事、 先抑后扬、以小见大(五)散文的线索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

3、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找线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六)散文的主题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七)散文的语言 (1)质朴、自然(2) 生动、形象(3)深刻、隽永中考考点(一) 、整体感知 概括内容 把握中心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1)在归纳的基础上概括 (2)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抓

4、住个性特点加以概括 (4)借助一定语句,概括中心及表达的主题2.把握文章主题(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通过所选材料找到作者的主题思想。3.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4.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二)语句段赏析 理解含意1.联系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思考其运用的目的和效果。1.比喻:生动、形象2.拟人:人格化、生动化、形象化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4.反问:加强语气5.反复:强调6.对比:突出其中一个。7.对偶:句式整齐 结构统一8.夸张:极力的表现。2.理

5、解词语的语境义及作用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 。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3记得要抓住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词语,理解情感。3.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有深层含义的句子往往使用了某种修辞或写作手法,故意将句子的真实含义隐藏,就好像为它遮上了一层面纱。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就应先看清它所借用的“隐身” 术,有的放矢地去分析。4.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应两方面去分析:1.内容上,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 2.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6、。(三)理解题目 把握中心1.标题的含义,要结合全文的内容、主旨,并结合所使用的修辞等来分析理解。2.分析题目的作用,要把握文章的中心,联系主要内容,分析题目的比喻义、双关义、象征义。(四)归纳主旨 体会感情总结中心就是要用一些概括性的语言把这些具体内容所体现出来的深刻含意揭示出来。其表述方式为:“表现了对的热爱之情。 ”“体现了对的向往” “揭示了道理(本质) ”“讽刺了的不良现象”(五)主观迁移 延伸探究要紧扣文章的中心,写出自身体会,联系自己的切实感受和实际情况来回答。课堂练习【例 1】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

7、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4结出了第一个花苞。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

8、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 a 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 b 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 c 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

9、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文末“全心全意”和“默默”这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好在哪里?3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展示了“百合”怎样的形象?4文章以“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为题,有什么含义?【总结】学生回顾本篇中散文的考点和答题模式,反思自己的不足。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5【例 2】2013 连云港市中考模拟 无

10、法还乡 黄金明跟中国南部无数个村庄的命运相似,我的家乡凤凰村十室九空,人都进城去找生计,或干脆迁 至城镇定居了。用不了多少年,村庄或许就会只剩下墓地及遗址了。每年三四月间,莺飞草长,春暖花开,我都要返回村庄看一看。每一次,我都发现村庄少了一 些东西。上次是戏台坍塌了,这次是井壁倾圮了。最让我忧惧的是,人气越来越淡了,只剩下几个老 人和小孩,难得听到鸡鸣和狗吠。河流逐渐枯竭、萎缩,干涸到几乎断流,凭吊的意味越来越浓。我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村巷上行走,那种“生”的、荒凉的感觉愈来愈浓,在过去,山坡和田亩因为有人 侍弄,有六畜的走动和人气养着,就显得很“熟” 。每一捆柴禾都有人用镰刀去割取,每一株青草都

11、 有牛羊去啃食,每一株野果树都有人在攀摘。即使是一些杂树野木,也有孩子在攀折或挨擦,染上了人间的气息。那是一种家园的气息,而这种气息现在已丧失殆尽。我很难说清楚,村庄是从哪一刻走 向“生”的,但当我发现村庄在不可避免地崩溃时,却悚然一惊。也正在那一刻,我才清楚它在心中 的分量。当我想到要写它时,已是写作十八年后的事了,这也是我离开村庄的时间。在十八岁之前, “走出故乡就是最大的胜利”(叶赛宁语) 成了我的信念,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好是坏。随着年岁增长,我发现人是无法离开出生地的。你的躯体离开了,你的心仍留在那里。你会通 过各式各样的路径无数次地返回那里。坐汽车是一种方式,倒提皮鞋跋涉在泥泞的小

12、径是一种方式, 做梦肯定是最常见也最直接的方式。在少年时代,我无数次通过梦境的魔法逃离村庄;有朝一日成了 城里人,却一次次通过梦境回到故乡的每一寸土地。当你以为你离开了,其实你是将故乡带在身上, 你到了哪里,故乡也跟着到了哪儿。你通过某种神奇的方法,将故乡折叠在身体的某处,每到夜深人 静的时刻,尤其是半梦半醒之际,在烟雾缭绕之间。故乡就如卷轴在你的眼前展开,山水,草木,人 畜,以及相关的一切。每一个人都是出生地孕育和养大的,这个意义对于乡村长大的人愈加凸显。我们有时就像一棵 在出生地长大的树木,无论成年后走到哪里,都无法带走树根。一个成年人,就像是一件家具的成品, 涂上油漆,用砂纸打磨,看上去

13、神气活现,并在嘈杂的市场被买主慧眼识珠,继而在岁月中遭受漫长 的磨损最终报废,但最终也不可能遗忘掉树根的记忆。也许,人终究不是树,而更像蒲公英,成熟了 就到处飞。我宁愿相信,即使一棵被肢解并制造成家具的树木,也梦想回到家乡,何况是一个乡下人。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6但是,你真回得去吗? 村庄荒废了,河水断流了,田地饱受污染了尽管现在无需再以耕种为生,但在村子里我终究是无法找到乐趣了。我像那些在乡村长大而误 入城市的人一样,没有回头路走了。 (节选自散文2013 年第 1 期梦山记 ,有删改)20开头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我回乡时看到村庄空荡荡

14、时的感受,请分析其表现特色。22如何理解第二段中“走出故乡就是最大的胜利这句话? 23赏析“你通过某种神奇的方法,将故乡折叠在身体的某处”一句中“折叠”的妙处。【课堂总结及评价】【作业布置及反馈】 成绩:_约会荷花早早的就听说霍金要来了,霍金保持着他特有的身体姿态与偶露的微笑要来杭州了!霍金来杭州,人们都以为这是一位科学巨匠与我们的一次聚首,一场约会,一篇不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7亚于任何追星场面的经典篇章。而我私底下却在想:霍金应该是来赴西湖的荷花之约的。当那么多的人都在为霍金而狂时,他坐在轮椅上想的是什么呢?是身体上的不适?是想拼命忍着将要流溢出来的口水?是想好好地躺

15、在床上休息一会儿?还是新的黑洞理论?这些都只有他自己知道。一尊微弱之躯,一个病中的老人,面对这么多鲜花、掌声、赞叹和美誉,他为什么不像其他明星表露出满心的欢喜与陶醉呢?哪怕是装出来的。一切都是那么静静的,静静的,犹如秋天的一片落叶,静静地飘下,飘到一个地方,风吹一下,就动一动。风不吹,就静静地禅定着。那些仍然留在枝头的鲜花与果实与它无关,那些欣赏鲜花与享受果实者的赞叹与它无关。它只属于大地。回归大地,是它的理想与抱负。走向大地时的那份从容与宁静,那份无悔与蕴藉,只有那片掉落的秋叶,才能够懂得!很多的时候,霍金都保持着一种雕塑般的姿态。没有任何一种雕塑会像他那样生动,会像他那样令人难忘与不舍!身子斜斜的,脖子斜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