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经济存在的理论依据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297116 上传时间:2017-10-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有经济存在的理论依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有经济存在的理论依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有经济存在的理论依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有经济存在的理论依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有经济存在的理论依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有经济存在的理论依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经济存在的理论依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有经济存在的理论依据徐传谌 张万成内容提要:国有经济在东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起源,但是,国有经济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所有国家具有其共同性的理论依据:一是提供公共产品;二是存在于自然垄断行业;三是有利于进行宏观调控;四是有利于国家安全和实现国家战略目标。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有经济更是有其存在的特殊性理论支撑:一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的需要;二是作为发展中国家主导产业政策的需要。关 键 词:国有经济 经济基础 产业政策国有经济的存在是一个世界性现象,我国存在国有经济,西方发达国家同样存在国有经济。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有经济的深化改革和战略调整一直是改革

2、的重中之重。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国有经济先后历经国有化和大规模的私有化进程后,在比重上虽有所降低,但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对相关资料的研究中我们看到对于国有经济存在的合理性虽然很多人给予了论述,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没有比较系统的分析。本文从分析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国有经济存在的共性理论依据和我国国有经济存在的特殊性理论依据入手,力图探求和追问国有经济存在的合理性,并对如何评价国有经济提出我们的看法。一、国有经济探源及内涵探求和追问国有经济存在的理论依据,首先我们必须诉诸于对国有经济产生历史的考察。(一)西方国家国有经济产生的历史渊源西方国家发展国有经济由来已久,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

3、家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就有官办工厂。英国早在 1657 年邮政总局就属国有。15 世纪下半叶,西欧许多国家把采矿业、冶金业、金属加工业掌握在自己手中。意大利政府办了瓷器厂等,甚至连罗马的教堂也有官办的制造厂。 1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是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辅助功能上;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当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日益尖锐,自由市场经济的盲目性体现出来后,发展国有经济以及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干预就成为必然的现象。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国家无一例外地发展国有经济,并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4、的维护和巩固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最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查资料,70 年代中期,包括美国在内的 70 多个国家当中,国家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平均为 16.5,不包括美国在内的近 50 个国家中,国有经济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为 9.5;80年代,多数西欧国家国有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仍达 20以上,在 19841993 年的 10 年间,美、日、德、英、法和意大利的政府投资在国内固定资本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平均分别为 15.6、23.8、11.6、17.2、16.2和 16.7。 1在西方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起源

5、在于国家行为,国有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性是国家要弥补市场的不足。国家通过国有化或直接投资建新企业的方式建立和发展国有经济,目的是期望它作为一种国家调节经济的政策工具发挥作用,应该说西方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根据客观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二)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产生的历史渊源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的产生有其特殊性,可以说是先有国有经济的理论指导,后有国有经济的实践。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是:无产阶级首先获得政权,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及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6、。”2 (P272)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国家占有生产资料,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个环节,要克服资本主义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就必须实行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历史必然性是国有经济的逻辑基础,大规模的国有经济使得计划经济可能执行。包括我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革命取得胜利之后,大力发展国有经济,使得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所以从国有经济的起源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国有经济的动因是不同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有经济是为实现某些社会政策目标而建立的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形式,主要通过国有企业来实现其政策目标,也可以说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方式,是弥补市场缺陷的一种手段。西方国家

7、对国有经济在历经国有化和 80 年代的私有化之后,国有经济的作用更加体现在避免市场失灵上。而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把国有经济当成普遍实行的经济制度,计划经济的发展最终要求全社会都实行国有经济,把国有经济作为克服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从而保证在社会主义社会有计划、按比例地生产、交换和消费的手段;并且片面地把计划下的国有经济与社会主义等同起来,追求“一大二公”的所有制形式,在一定时期甚至否认了商品经济的存在。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商品经济不但不可能取消,而且还必须大力发展,在生产力发展多层次的情况

8、下,盲目地推行计划经济和“一大二公”的所有制形式,不能最优地配置资源,必须通过市场经济和公有制与其他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形式,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所以对国有经济怎样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存在理论依据何在,以及如何评价国有经济的历史和现实,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需要重新认识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共产党领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实践的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三)我国国有经济的内涵国有经济是公有经济的组成部分,是指资产归国家所有的经济成分(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1 年 10 月 10 日公布的关于统计上划分经济成分的规定的第四条指出:

9、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国家或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第五条指出:国有经济是指资产归国家所有的经济成分。 ) 。在我国 1993 年的宪法修正案中,把国有经济直接等同于全民所有制经济,认为国有经济是全民所有制采用国家所有的形式,到目前为止人们在观念和文献中经常把两者等同起来。简单从概念上来讲两者的区分比较明显,但是由于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作为全体人民的代表,行使和表达全民的意愿,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国有经济等同于全民所有制经济(注:也有学者认为用全民所有制的概念是对国有制概念的一种倒退。参见参考文献3 。 )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以及对西方产权

10、理论的深入了解,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引起了广泛重视,也有学者按照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国家也是代理人。本文在概念使用上认同“资产归国家所有的经济成分”这一定义。国有经济在宏观上包括一切归国家所有的资产,因为所有制关系从广义上说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所有制关系体现为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中的关系,所以国有经济在广义上包括人们在国家所有的经济成分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上关系的总和;在狭义上主要指国有企业,但是国有企业并不等同于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在微观上的一种表现形式。把国有经济局限于国家所有的企业资产,我们认为这只是对国有经济的狭义界定,因为即使在微观上国有经

11、济也不仅仅局限在国有企业的资产上,还包括国家所有的其他形式的资产,比如大型公有设施、国防物资等。这些资产属于社会再生产的共同的外部条件,具有广泛的外部经济效益,因而它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同样属于国有经济的范围。我们认为只有从广义和狭义上双重界定国有经济,才能更好地理解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说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只要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对国有企业改革,更是明确指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 。我们探讨国有经济的内涵,对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加以

12、区分在具体企业之中也十分必要(注:关于国有企业的不同定义,参见参考文献4 (P1) 。 ) 。 比如从以下的规定来看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区别很明显, “国有绝对控股是指在企业的全部资本中,国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大于 50的企业;国有相对控股(含协议控制)是指在企业的全部资本中,国家资本(股本)所占的比例虽未大于 50,但相对大于企业中的其他经济成分所占比例的企业(相对控股) ;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由国家拥有实际控制权的企业(协议控制) ”(注: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关于统计上国有经济控股情况的分类办法 。 ) ,这两类企业都可以称为国有企业,但是国有经济是单

13、指这两类企业中的国有经济成分而言的。二、东西方国家国有经济存在的共性理论依据从国有经济的起源来看,东西方国家国有经济建立的最初原因是不一样的,但是国有经济产生之后,作为一种世界性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国有经济发挥的功能来看都有其共性和不可替代性。国有经济作为一种不同于一般所有制形式建立起来的特殊所有制形式,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无论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经济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存在形式都有其共同性的理论依据。(一)国有经济提供公共产品理论众所周知,完全的市场调节存在弊端,也就是在提供公共产品领域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当前西方经济学的通行说法

14、是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条件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某人对公共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的效用;二是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即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品的时候,不可能将他人排除在外,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 5(P530 )由于这两个特点,公共产品无法收费,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理性经济人”的私人企业不愿生产或无法生产,政府不得不通过国有经济的形式把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承担下来,如国防、法制、环保等等。另外具有上述两个特点中一个或者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上述特点的产品我们称之为“准公共产品” ,同样需要国有经济来提供,如输电、煤气、

15、供水、教育等等。这些产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具有“拥挤性” ,在未超过拥挤点的范围内,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因此增加额外的消费者,不存在竞争性和排他性问题,具有规模经济的特性。超过拥挤点之后,新增加的消费者的边际成本开始上升,产生了竞争和排他的问题。由于此类产品的双重特性,政府和私人在理论上讲虽然都可以提供,但是私人提供,或者由于私人收费的成本过大,或者由于巨额沉淀成本或固定成本的存在,会导致浪费性的重复建设,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对于准公共产品而言,国家以国有经济的形式来提供准公共产品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二)国有经济存在于自然垄断行业理论自然垄断行业是经济学上的传统概念,

16、早期的概念与资源的集中条件有关,主要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所形成的垄断。现代经济学对传统观点认识有所深化,认为对自然垄断的恰当定义必须建立在成本弱增性(Subadditivity )而不仅仅是规模经济的基础上。认为即使规模经济不存在,或即使平均成本上升,但只要单一企业供应整个市场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的成本之和,由单个企业垄断市场的社会成本最小,这样的企业仍然是自然垄断行业。存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行业有以下两个特点:(1)进入壁垒高; (2)沉淀的成本大。 6尤其是第二个原因为国有经济进入自然垄断行业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创建初期的高成本,使得私人企业望而却步,但由于这些行业对经济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必然要由国家来提供。在各国的历史上以及大多数国家的现实经济中,自然垄断行业中国有经济都占有很高的比重。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自然垄断行业认识的深化,国有经济不一定是其惟一的提供主体,而且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经济的具体形式也会发生变化,比如要引入竞争机制、尽量减少因为垄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