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课后习题答案整理(第六、七、八讲)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963571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特课后习题答案整理(第六、七、八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特课后习题答案整理(第六、七、八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特课后习题答案整理(第六、七、八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特课后习题答案整理(第六、七、八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特课后习题答案整理(第六、七、八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特课后习题答案整理(第六、七、八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讲19思考题一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对这一重大部署和要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第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民族的共同事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把祖国健身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既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二、企业应自觉遵守有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规。每一个企业特别是生产型企业,在生产产品、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能源资源,而且也会造成

2、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因此,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既是当前形势的迫切需要,也是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第三、各级政府应切实发挥好管理和服务等职能。创造良好的节约能源资源氛围、促进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扎扎实实地解决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20思考题二理论上人们都知道,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少企业、甚至有的地方政府还是认为发展经济是最重要的,环境污染的问题等经济发展了,有了经济实力再进行治理。你认为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

3、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地把保护环境落到实处?“先污染后治理”在我国规模发生的原因:1.技术与经济因素形成的“门坎”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动因:技术难度大,又提高生产成本,常常成为企业采用“绿色技术”和控制、减少污染技术的“门坎”,“门坎”又随企业发展而降低,此过程就成为“先污染后治理”的内在微观依据。2.认识上的滞后性和行动中的惰性是“先污染后治理”存在的又一原因。只有破坏环境的活动进行到一定程度, 其实际影响才显现出来, 这导致了认识上的滞后性。由于经济利益的诱惑,便会容忍污染的发生,由此导致行动中的惰性。3.行政把关不严使污染企业得以创办。 工商管理部门不具备审查企业是否污染环境及是否采取

4、了治理措施的能力, 很难对之全面核查; 而环境管理部门受人员、经费所限, 更难实施切实有效的监督。措施:一、提高减排效率,加强环境监管,确保工作实效 ;二、加大对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对涉及重金属企业监督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和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严格规划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四,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第七讲25思考题二请结合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谈谈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在于我们党面临三个方面的严峻考验,一是党所肩负的艰巨任务和历史使命;二是党面临对国际环境和时代的要求;三是党的自身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首先,

5、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正确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顺利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在我们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之时,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现代化建设任务更为繁重,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其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启示。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执政意识,居安思危,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最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同党所担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新

6、形势新任务,党既有思想观念和执政理念的不适应,也有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不适应,还有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不适应。所以,我们必须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26思考题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答:1. 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话、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 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鲜明崇尚实干的用人导

7、向,着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强化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改进群众工作,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5.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必须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

8、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和大胆创新。第八讲27思考题一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但其影响将极为深远。你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新变化?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局势呈现出新特点:第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规模空前扩大,多边贸易谈判取得进展,越多国家支持经济全球化,各经济体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程度日益加深。第二,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图谋与世界范围主张多极化的力量继续激烈碰撞。第三,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科学技术的新突破不仅给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带来巨大推动,而且也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第四,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

9、呈现新特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日益紧密。第五,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攸关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恐怖主义问题、金融危机、问题气候问题等,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解决这些问题,客观上要求各国加强合作、协调行动。 总之,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安全等方面的新变化,必将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进一步发生深刻变革,进而引发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随着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难以垄断国际事务,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越来越离不开新兴大国的参与,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28思考题二冷战结

10、束后,国际上关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有各种不同的评论和预测,“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各种论调反复出现,仅“中国威胁论”就演变为“中国人口威胁论”“中国核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等各种论调。如何认识和评价国际范围内关于中国的各种预测?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和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势必对现有的国际关系和国际体系、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影响甚至冲击。因此,上述论调虽属奇谈怪论,实则不足为怪。只要中国继续发展,依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有关中国的各种论调就会继续存在,新的奇谈怪论就会不断涌现。但和平发展的中国以对国际社会的一系列郑重承诺和实际行动,充分证明西方对中国的疑虑和指责是

11、没有根据的。目前,西方对中国的看法正趋于客观和理性,对中国正面积极的认知也越来越多。然而,对中国的消极言论在西方仍有较大的市场,它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外部环境,我们要正视这些论调,采取积极的对策。在这里,可以借用邓小平谈中国应对国际局势的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为此,我们一要建设好自己的国家,实现中国的和平发展;二要努力构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更大的贡献;三要加强对外宣传与交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中国需要发展,也需要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谐相处

12、的世界。中小企业和大企业,这些大大小小经济细胞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形成了经济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生态平衡”。作为以适应环境而生存、自保甚至做强做大作为理由的企业,面对这局面惟一办法就是转型“健身”找出路。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