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研究报告《基于网络的小学信息技术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 》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963465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期研究报告《基于网络的小学信息技术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 》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期研究报告《基于网络的小学信息技术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 》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期研究报告《基于网络的小学信息技术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 》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期研究报告《基于网络的小学信息技术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 》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期研究报告《基于网络的小学信息技术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 》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期研究报告《基于网络的小学信息技术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期研究报告《基于网络的小学信息技术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 》(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网络的小学信息技术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中期研究报告沈 娟 大丰市实验小学一、课题简介课题由来:目前,我国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探究式”以及“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较多,这些模式在课堂中也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教有学法,教无定法”。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一味的运用信息技术和各种教学方式,增加看点,而存在学生主体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技术运用留于形式,教学效率低,课堂气氛低沉,不能有效照顾个别差异等弊端。同时在高速信息化的时代,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习者的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处理技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

2、我们不仅要传道授业,还要着力培养学生运用信息工具获取、处理、应用、生成、创造信息的能力。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开创新的教学环境,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在新时期,探索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对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些情况,我们提出基于网络的小学信息技术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这一课题,“双课堂”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双课堂”支持多向、深度互动,支持跨班、跨校、跨区教学,支持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支持学生随时随地的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可以实现传统环境下难以实现的参与式教学、个性化教学、优秀资源共享等。现

3、实课堂与虚拟课堂优势互补、融为一体,有助于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课题界定:网络学习平台:指的是科学合理地运用网络技术,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在学科教学中,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特点的教学。它遵循发挥学生主体性原则,通过引导学生在探求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搜集、处理和整合信息资源中,有效地解决问题。 “双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借助于网络学习平台的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整合的教学模式,它可以真正意义上促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引导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上发生深刻变革。“双课程”的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教与学方式,实现了学生跨班级、跨年级、跨校甚至跨区域选修课

4、程,解决了校间、区域间发展不均衡问题,建立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为每一个学生平等、自由地学习提供可能。研究目标:理论研究:“以学为主”的虚拟课堂与“以讲为主”的现实课堂相结合,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自主、互助学习,真正意义上实现将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个性化学习、互助学习、和谐研究的“学堂”,促进学生自主和谐的发展。实践操作:依据网络学习平台和网络学习平台下的小学生个性导向的特点,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开发“双课堂”教学资源,优化教与学的过程,转变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提升内化知识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并对实践过程进行记录、分析、研究。研究内容:(一)

5、基于网络的小学信息技术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教学中小学生个性化导向的研究。(二)构建基于网络的小学信息技术“双课堂”教学资源库和教学方案设计。以基于网络的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相结合的创新教学实践为突破口,以教材为主,相关教材为辅,对教材再度开发,同时完成相应的教学设计方案。通过资源共建共享、师生共同构筑、家长共同参与、学校管理等,来优化课程内容、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三)基于网络的小学信息技术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结合的“双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与学过程的研究。(四)基于网络的“双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方式的研究。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所谓的新型学习方式

6、不再留于表面,实践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真正的优化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二、课题研究情况1、在学习研讨中充实理论知识我们采用了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组织课题组成员阅读相关书目,围绕承担的课题做好学习笔记,定期召开学习研讨会、实验研究会并做好记录,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实验工作。2、编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编制调查问卷,基于网络的小学信息技术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教学模式中小学生个性化导向的影响因素调查。选择300个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制约因素和主要方法。3、采用专题调研的方法,构建课题交流平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及市课题组成

7、员和联络组成员,定期到承担课题任务的学校进行专题调研(每学期一次),通过听汇报、听课、参与活动、现状调查、座谈讨论、查阅资料等形式检查、指导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并以此作为过程性评估的依据。迄今为止,课题组老师参加或组织的活动有:组织课题组成员听课研讨,“双课堂”模式下的公开课三节,组织课题组成员协作交流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形成科研合力,达到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三、课题研究成果1、理论成果(1)形成“基于网络的小学信息技术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教学模式中小学生个性化导向的影响因素”调查报告。(2)我们认为制约学生实际问题数学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学习兴趣、知识储备量、认知

8、方式、表征方式等。(3)我们初步提出的解决策略有: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闪烁、移动、变形等功能,强化感知,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以生活原理为载体,提炼出数学思想。探索数学建模训练,加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4)论文:沈娟老师撰写教学设计论文基于学生学习策略优化的教学设计案例-以画星星一课为例;基于优化教与学过程的教学设计案例-以彩色世界一课为例;论文亲历、探究、感悟-基于网络平台的小学信息技术“双课堂”教学模式初探并积极投稿;吴晓霞老师的微课美丽的小鱼获得江苏省微课大赛小学信息技术组特等奖;陈金霞老师撰写了论文双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温暖地拥抱语文-孙中山破陋习阅读教学预设;王继萍老师撰写了论文浅

9、谈基于信息技术的“双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妙处;高昕老师撰写了论文小学信息技术“双课堂”环境下“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张龙老师撰写了论文关于网络虚拟课堂对小学课堂效率影响的研究。2、实践成果(1)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课堂内外,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较大的转变,学生有了较强的信息技术运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逐渐地学会信息化的学习方法,并自觉地把所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学习的知识联系。(2)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带动了教与学过程的优化。 在研究实践中,教师努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学生在虚拟课堂中,完全实现学习的自主

10、化、个性化,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积极地将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开发、挖掘学生的潜在创造力。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的素养也同样得到了发展。其中沈娟老师和吴晓霞老师被评为市教学能手。四、课题研究的疑难困惑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课题组个别参研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放得不开,担心影响教学质量和升学业绩,“双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充分。2、建立基于小学信息技术虚拟课堂的网络资源库,资源库虽然已建立,但是资源还不够丰富。3、对“双课堂”中学生评价研究程度不够。五、课题研究的后段设想1、继续抓好理论学习

11、,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2、切实抓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对课题研究状况不断进行认真及时的调查诊断。3、继续深入系统的开展课题研究,优化教学体系。4、加强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模式。 每学期课题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不少于2节,并互相评课。每位参研人员依照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对每学期每位教师的课题研究课从课前虚拟课堂的预习环节、现实课堂的教学过程、师生教与学的过程、学生学习方式、参与达成状态、课堂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评课。 6、成果展示要具体: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学生作品和经验总结等。 7、随时积累整理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以免遗忘。(注:本文系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立项课题基于网络的小学信息

12、技术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4-R-29383)地 址: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小学 联 系:邮 编: 邮 件:联系:杭斌中小企业和大企业,这些大大小小经济细胞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形成了经济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生态平衡”。作为以适应环境而生存、自保甚至做强做大作为理由的企业,面对这局面惟一办法就是转型“健身”找出路。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