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趋势(同名2331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957960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趋势(同名2331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趋势(同名2331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趋势(同名2331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趋势(同名2331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趋势(同名2331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趋势(同名233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趋势(同名2331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岂梦光寻宝记ipad版面 岂梦光寻宝记ipad图标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电子越来越发达,随之出现了新型的电子图书。电子图书作为互联网时代,人类文明、文化、科技、思想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国家、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电子图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可查资料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子书单一国家市场。2009年中国电子书出货量达382万台,2010年上半年出货量占全球总量超两成,仅次于美国,全年预计可达910万台! 电子书特点:方便性,可搜寻内容,改变字体大小及字型。 容量大,随时可网络下载,不受地域限制,省去舟车劳顿之苦。 降低图书成本,价格便宜。

2、设计精美,灵活多样,有多媒体功能。 节省保存书本所需空间。 电子书实现了产品零库存,全球同步发行,购买方便快捷。 节省纸张,减轻地球负担,零树木砍伐量,真正的环保低碳。 分类一 电子图书对传统出版行业的影响电子图书对传统的出版行业是一个严峻的挑 战,也是一个机遇。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出版生产流程,在组稿、编辑和印刷等方面更具有优越性。数字时代的“组稿”不是简单地组稿或约稿,其介质也不是传统的纸质稿件,而是数字化内容的组织或创作。在数字出版中,传统意义上的“交稿”环节淡化了,因为可以方便地复制,作者和编辑人员不需要针对稿件进行交替地审读和修改,可以同步或交互地对数字内容进行组织和编写。数字技术使出

3、版信息由文字和静态图片扩展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要求编辑流程不能仅仅局限于审读和校对,还要包括软件的测试和评价。数字出版物的随机检索增加了出版物的交互性,加之信息的海量存储增强了信息传播的能力,可以随机检索的海量信息,突破了纸张版面的限制,大大提高了编辑的工作量。数字出版对印制流程的影响有两个层次:首先,最直接的影响是方便快捷、批量小。数码印刷技术的成熟真正实现了按需印刷,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市场、客户的需求完成印刷任务。其次,数字出版使出版载体从有形到无形,印刷流程甚至消失了。在音像出版中,磁带了取代唱片。在电子出版中,光盘已成为主要载体。在网络出版的整个

4、过程中,信息是以数字化形式保存和传播的。网络出版通过数字化的“复制”取代了“印刷”,传统意义上的印刷环节被省略。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给出版业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技术上看,传统出版物上的内容可以比较容易地转化为数字形式,出版的发展空间以新的形式得到拓展,同时互联网等新媒体又不是简单地代替传统出版物,而是开拓、满足了读者的新需求,而且互联网还会拓展传统出版的品牌和销售渠道,因此,网络为出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传播史看,新媒体的诞生对传统媒体往往具有包容性,各类媒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相当时期内,数字媒体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出版,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会共存。从发展趋势看,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呈现出

5、融合共生、互补互动发展的趋势。二、中国电子图书市场存在的问题1数字出版尚未形成具备经济规模的商业模式数字出版产业在产品内容与种类上形成了规模,但还远没有形成经济规模。在产业链上游,数字厂商对数字出版期待过高,传统出版单位态度相对漠然;在产业链的下游,电子图书等的营销过于依赖机构消费者,B2C领域的爆发式增长仍然是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最大的期望。2传统出版单位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目前,在新媒体、新技术的推动下,全球出版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然而出版单位和新闻单位自主研发的却很少。这主要是由于新闻出版业多年从事的主要是内容生产,传统的编审校已成为习惯性工作。出版单位的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都集中到业

6、务方向上,对于技术的研发投入和积累都非常少,仅有的技术人员也多半是负责公司的信息系统建设,对于与主板业相关的高新技术研发严重缺失规划和投入。3数字内容资源编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由于相关规定对数字出版内容编辑职能语焉不详,所以数字内容提供商对于自身的编审职能缺乏认识和重视。他们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也自然乐得将编审环节能简则简。能进行自我编审规范的数字内容提供企业少之又少,编审缺位已然成为一个行业通病。编审缺位主要表现为编审环节简略、编审队伍的专业性不强等。当然,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决定了数字内容提供商要对作品进行类似于传统出版渠道的编审环节是不可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发布的数字内容可以完全脱离编审环节,

7、尤其是在避免基础性错误和发掘有价值的作品等方面,编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仍然脱节目前,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无论从市场还是技术领域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而数字出版人才对于当今出版企业来说越来越成为企业转型的密钥。但是,今天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我们的数字出版人才严重匮乏,我们对数字出版的准备严重不足,我们的出版教育与出版产业严重脱节。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数字出版企业在实践操作中的新数字技术是由国外一些公司提供支持的,而出版企业本身对国内已有出版专业的高校信任度不高,缺乏合作,并且由于高校老师多是转专业的师资来源配置,导致与业界的联系较为薄弱,使数字出版教育与业界发展不能同步,因

8、此造成严重的产、学、研结合度的断裂,为以后的发展中由于人才的参差不齐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埋下了隐患。5.版权问题依然面临挑战3G时代的版权保护面临极大挑战首先是因为部分网民缺乏尊重权利人劳动成果、自觉抵制盗版的意识。另一方面,版权权利人也缺乏应有的自我维权意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网络侵权案件面临取证难、认定难、维权成本高等问题,权利人往往对侵权行为采取放任或无可奈何的态度。部分权利人甚至默许一些知名度较高的网站盗版使用自己的作品,以此提高自身知名度,助长了网络侵权行为。6.体制机制改革仍需继续推进数字出版产业的飞速发展,致使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有些滞后。从互联网期刊出版方面看,在我国期刊出版政府

9、许可制度之下,网络期刊没有国家标准刊号无法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国家应尽快制定网络期刊刊号管理制度,去除障碍,以促进网络期刊,特别是学术期刊得到快速发展。从按需出版与数字内容资源整合方面看,按需出版需要出版内容数字资源库的支撑,为了提高出版效率,按需出版的数字内容资源库应该与传统出版以及其他类型的数字出版实现跨媒体整合。而我国的出版管理是以介质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网络、电视等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出版单位要实施跨媒体战略,对同一选题可能需要进行多次申报,这无疑增加了跨媒体出版的难度。这些都表明,推进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是迫切需要的。三 中国电子图书发展的趋势:电子图书迈入高速成长

10、期(一)电子书读者数量高速增长增长首次破亿2009年,我国电子图书读者为10100万人,首次破亿,同比增长27.8%,增长速度比较2008年(34%)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强劲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称,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在2009年底达到3.84亿,在一年时间里,从2008年底的2.98亿,增加了8600万。在 绝大多数成年读者更习惯于纸质图书阅读的情况下,在网络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人已经渐渐适应网上阅读或者电子媒体介质。这一群体为电子图书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 动力。年轻人是电子书最庞大的群体,低年级和低学历读者的高速增长是拉动电子图书读

11、者数量稳步上升的主要动因,高年纪的读者比例变化不大。高中以下学历读者比例增长1.3%,2538岁读者比例增长2%,可能与家电下乡政策有关。家电下乡政策促进了农村电脑设备的普及,降低了农村地区使用电脑的成本,青壮年农民以及农村学生接受能力强,是家电下乡产品的主要购买者,也促成了2009年电子图书读者新的增长点。表1 按年龄分布的电子图书读者比例表2 按学历分布的电子图书读者比例(二)电子书总量激增突破百万种截至2010年底,中国电子图书总量为115万种,2009年新增电子图书18万种,同比增长1565%;电子图书年交易册数为5770万册(未包含手机付费阅读和连载部分),同比增长693%;电子图书

12、市场产值为869亿元,同比增长20279%。去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发展电子书产业的意见,通过积极制订电子书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相关标准及配套措施,促进内容、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切实推动电子书产业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无论从政策面还是市场层面,电子图书均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见图)图1 20022010年中国电子图书交易册数、产值变化(百万册、百万元)(三)移动阅读市场前景更加明朗2009年1月3G正式发牌,3G上网、互联网手机的概念加速了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应用。大屏幕、智能、高速上网成为2009年手机市场的标准配置,

13、移动、联通、电信纷纷推出各种3G手机购买和网络流量的优惠活动,2009年对短信付费进行行业整治,这些都为手机阅读建立了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手机阅读市场收入由2008年的3030万增加到2009年的5760万。专用手持式阅读终端市场(内容)收入由2008年的500万以下增长到2009年的700万。2009年,行进中阅读的比例上升到3.2%。电子图书阅读终端主要包括PC机、笔记本、手机、专用手持式电子图书阅读终端。按类别划分,手机作为阅读终端的使用率上升明显,20062009年,手机的使用率均增长了8%。(见图2)图2 按类别划分的电子图书阅读终端使用比例(其他指PSP、MP4等拥有电子设施)(四

14、)销售市场由机构向个人过渡2008年,中国电子图书个人市场开始起步。传统的数字图书馆市场主要面向机构用户,市场收入已经连续数年持平,市场完全饱和。2009年,收费阅读市场实现销售收入9700万元,手机阅读市场实现销售收入5760万元,专用手持式阅读终端市场(内容)收入由2008年的500万以下增长到2009年的700万。移动阅读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2009年我国电子图书的销售增长主要由收费阅读市场、手机阅读市场和专用手持式阅读终端市场组成的个人市场带动,比较2008年,个人市场增长54.9%,表明中国电子图书个人市场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电子图书市场将从机构市场向个人市场过渡。(

15、见表4)表4 主要电子图书业务2009年销售收入(万元)(五)农村市场正在萌动2009年,家电下乡政策促进了农村各种家电包括电脑的普及,降低了农村地区使用电脑的成本,增生了一批农村网民和电子图书读者。互联网已经成为获取海量信息和知识的途径,然而,大部分农村地区网络使用的基础条件还很匮乏,持续性的宽带接入投入问题是农村人使用网络主要障碍。如果农村 地区网络使用基础和接入条件继续滞后,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不能及时赶上,由于知识和信息获取的差距,可能城乡社会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农村网络建设条件复杂、施工困难、投入成本高、收益少,势必需要国家扶持才有可能大规模发展。对于农村的电子图书市场,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农村人口分散、市 场分散、服务困难、通信条件差、地区差异大、所需电子图书与传统市场迥异,如何建立一种模式更好的服务农村市场需要在实践中摸索。虽然电子图书市场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是科技越来越发展,网络越来越普及,这些困难将会迎刃而解,电子图书产业将会做为新型的图书产业蓬勃发展。(六)收费阅读市场将快速成长20092010年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预测的2010年收费阅读市场产值为将达137亿元,实际为1134亿元,总销售额比2009年上升17个百分点,这与电子图书版权日益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