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五班第8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293227 上传时间:2017-10-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五班第8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五班第8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五班第8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五班第8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五班第8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五班第8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五班第8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五班第 N 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我眼中的孔子组长:李龙组员:余敏 陈毛 何集钰 指导老师:王娟日期:2013 年 9 月 10 日我眼中的孔子摘要:关键字:孔子 思想主张 文化 传承正文:一:课题背景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文化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很多人忽视了我们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而不断地去崇洋媚外,认为外来的文化总是优秀的。但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担负着未来对祖国的建设。我们应该且有义务去了解我们的优秀的文化,并且还要去传承和积极地发扬光大。二:课题目的本次课题以孔子这个伟大的人物为例,通过研究他的生平以及他所创立的儒家学派的思想主张来了解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以及它所产生的影

2、响。同时希望也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来培养和组员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小组讨论 图书查阅 问卷调查 网络查阅四:课题研究过程(一)关于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汉族,今山东曲阜人,先祖为宋国贵族。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 、 “天之木铎” ,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全中国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二)孔子的一生孔丘,先祖曾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传说他曾修诗 、 书 、 礼

3、、 乐 ,序周易 ,撰写了春秋 。孔子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的论语一书。传说孔子有弟子三千仁,其中圣贤的弟子七十二人,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人称为“孔孟” 。孔孟二人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 。(3)孔子的主要成就1)教学孔子首创私学,创办了私家学堂,并在全国范围内招收门徒;在教学过程中,孔子善于“应材施教”他注重启发学生,引发学生来思考问题;对于学生,孔子

4、他们能够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并且要谦虚好学。像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出自论语述而 )孔子要求学生可以时常复习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即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思想孔子在政治、教育、经济、美学方面都颇有成就:政治方面,孔子主张治国“为政以德” ,其核心是“礼”与“仁” 。孔子的仁说,是人道精神的体现,而他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换句话说“礼”就是现代的人道主义;“仁”也就是我们现代生活中的规定和制度。教育方面,孔子提倡“有教无类” ,即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这体现了他对人与人的平等的认识。孔子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 。 “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同时,

5、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然后还必须“学以致用” ,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经济方面,孔子主张“重义轻利” 、 “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孔子说的“义” ,就是一种社会道德的规范,而“利”就是说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两者中孔子把“义”放在首位上,他要求人们只有符合“义” ,然后才能获取。美学方面, “美”和“善”的统一是核心,也可以说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对后世影响很大。(4)通过论语看孔子论语问耻中,子曰“邦有道;邦无道,耻也。 ”“克、伐、怨、欲不行需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解:这

6、是孔子以古人之心议耻,以古人之见议事。孔子认为: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还有做官拿俸禄,这就是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念都没有的人可以算作仁了吧,孔子说,这样说是很难得的,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孔子对仁与耻的限定以大局为重,以国为重,为正义为正国则为仁,若脱除贪、痴欲念则不一定为耻,这与中国现代的八荣八耻有重大的联系,以利人利社会为荣,以损人客己为耻。国道为先,遵守法律,则才能大道之行,才能形成使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的和谐社会。子曰:“贪而无怨念,富而无骄易”解:孔子告诫我们: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贵而不骄傲也是很难做到的。这不仅是对“贫贱不能移,富

7、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另一种诠释,也是对为人处世的诠释。无论身在何处、何地,都要秉承本性,保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本质,不怨天尤人,不叹息放弃,这是对人生态度的引导,展现了孔子的乐观的,真心向善的态度。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天降大雪,万物凋零而唯独松柏屹立于山巅与风抗争。解:君子往往通过千锤百炼,淘沙到金的过程。由此看出,年末之松,扬毅然之正气,书君子之胸襟。万古长青的松树衬托出孔子万古不朽的思想。斗转星移唯独思想永恒,为一代又一代人一遍遍的吟咏传承。(5)孔子思想与其他思想比较老子、孔子、墨子三者是我国古代社会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们的思想各有特色,老子的“无为” 、孔子的“仁爱

8、” 、墨子的“平民”思想,他们思想有其相同之处,也有其不同之处。他们的思想我们要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的态度。我认为他们三者思想相同的地方地方都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使统治阶级和人民处于和平状态,达到社会繁荣昌盛。老子和孔子的思想在早期都有“无为”的思想。孔了和墨子的思想都有“爱人”的思想。不同点:一 , 老子的思想:在老子看来,世上万物,都有一定之规,都不能违反“道” 。世界是以“道”运行的,人类社会必须依“道”而行。他的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人心应保持少思寡欲、无忧无虑,社会自然太平。他反对孔子的“礼治” ,主张“无为而治” ,也就是“无为而不为” ,大体说来,就是事事要做,同时还要做

9、得不留痕迹,这便是“无为” 。希望过陶渊明的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的生活。这种生活是不可能实现的。 他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难与易、福与祸等,对立双方能互相转化,提出了辩证法的“和谐规律” 。 他提出他“小国寡民”的理想国的蓝图。在这个理想国里,人民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战争和掠夺,充满了平等、自由、淳朴的气氛。在这个理想国里,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无论是社会整合方案,还是处世方法,都有修养方法的配合。所谓“修养” ,就是调整心态、改进人格,以达到理想状态。二,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有很多方面,但孔子的政治思想,一是实现“天

10、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二是实现天下有道”的“小康”社会。自汉代以降,一直被奉为治国平天下的指南,成为两千多年中国政治文明的主导思想. 他的“礼”的提出是从维护奴隶制的社会秩序的高度提出的。这是他思想的一个局限,没有墨子本人的境界“平民思想” 。孔子社会思想的核心是“仁” ,但与墨子的“兼爱”有所不同,儒家的“仁”虽然也是一种博爱,但是“爱有差等” 。不能爱社会上的一切人。不能爱自己像爱其他的人,他还强调“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 孔子提出“礼”的思想。礼是人与人相交接时的规范准则, “礼之用,和为贵。 ”如果能以礼治国,社会便会安定。 孔子重视“信” ,认为社会整合和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人与人互

11、相信赖的基础之上的。国家要有信用、社会要有信用。 在教育方面提倡“有教无类” 。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三,墨子的思想:他的思想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学说有很强的平民意识,反对贵族阶级,提倡所有人都过一种无差别的生活。要把平民提高到贵族阶级的地位。他的“兼爱” 、 “非攻” 、 “尚贤”就是在现代社会也不可能实现,何况在一个战乱纷争的年代。二是学说大多针对社会问题而发。颇有短视之嫌,并且他的思想注重实际和经济效益。以至他的思想不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在战国以后便销声匿迹产,湮灭而绝响。墨子提出“兼爱”来针对孔子的仁爱,要“爱无差别” ,爱社会上的一切人。这是他思想的一个局限,根本不可能实现。 他针对儒家的理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墨子不相信“命 ” ,认为富贫、贵贱,都不是命中注定的,可以通过主观努力获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