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课堂实录.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924959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背影-》课堂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背影-》课堂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背影-》课堂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背影-》课堂实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背影-》课堂实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背影-》课堂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背影-》课堂实录.doc(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背影教学实录执教者:山东师范大学 潘庆玉时间:2015年12月3日下午第一节和第二节地点:重庆市璧山中学校老校区多功能教室班级:七年级2班。一、方法引领师:同学们好,很高兴来到咱们重庆,大家知道重庆有一个别名叫什么吗?生(异口同声):山城。师:大家都知道啊,看来都很热爱自己的家乡。还有一个地方被称为“泉城”,大家知道是哪儿吗?生(齐声回答):山东。师:山东太大了,泉城只能在山东的一个地方生:济南。师:济南被称为泉城。有这么一副对联说的就是泉城风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听着就很美吧!同学们有没有到过济南?生:没有。师:那放假可以让爸妈带你到济南玩一玩。这副对联就写在大明湖公园里。潘老

2、师来自济南,很高兴认识大家。今天我们一块来上一堂课,上课之前,我先跟大家做个交流,我希望今天同学们回答潘老师问题的时候,能够忘掉你从教学参考书、语文全解里看到的关于这篇文章的解释。我希望听到从你自己头脑里发出来的声音。同学们,好不好?生(异口同声回答):好。师:我看今天哪个同学的回答让我能够发现你比那些专家们解读的更贴切,更能打动我。所以,今天同学们上课,一定要认真地听潘老师问的问题,然后好好地想一想,再把你的感受说出来跟大家交流,好吧?【出示PPT:浦口车站旧照片】师:下面我们看这样一幅图片,它显示的是南京火车站北站,也就是浦口火车站的样子。在98年前那个冬天的一个下午,寒风料峭,一个父亲到

3、浦口车站给儿子送行,他的儿子要到北京大学去念书。父子俩上车之后,父亲一再地嘱咐儿子,路上要注意这注意那,夜里不要着凉。一切安排妥当,儿子就对父亲说:“爸爸,你走吧。”这时父亲朝窗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处,不要走动。”儿子往窗外一看,对面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正等着顾客。要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跳下来,再爬上去,而父亲是一个胖子,要走过去就很不容易。因此儿子本来要去,可是父亲不让,儿子只好让父亲去。只见这位父亲头戴黑布小帽,身穿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他穿过铁道爬上对面的月台就不容易了。只见他两手攀住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

4、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儿子恰好看到了父亲的背景,他的泪很快就流了下来。这件事过去了很多年之后,儿子把这一幕写成了一篇文章,在当时的文学周报上发表,文章的题目就是背影,这个儿子就是朱自清先生。今年恰好是背影发表90周年,所以,我们今天学习这篇文章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背影发表之后,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那么,在背影的后面到底蕴含着一个怎样的文学和情感的世界?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背影,探究背影背后的秘密。【出示PPT:怎样学语文朱自清先生在怎样学国文里说:古人作一篇文章他是有了浓厚的感情,发自他的胸腑,才用文字表现出来的,在文字里隐藏着他的灵魂,使旁人读了能够与作者共感共鸣。】师:朱自清先生北大毕

5、业之后,曾经在江浙一带的中学教过语文课,当时叫国文,后来他写了篇文章怎样学国文。我想他这段话对今天的语文学习来说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一下,请这位同学来读一下。(生读略)。师:你讲一下,读了这段话对你的语文学习有什么启发?生(很有感触):我觉得呀,我们学语文就要发自自己的内心,然后把自己感触到的用真诚的话语写下来,使自己与读者读了这篇文章有共同的感触,感受到自己的这份感情。师:好,请坐。这个同学谈的很好。谈到了作者要与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们学语文,要发现文字里面作家的灵魂,要体会胸腑里面蕴藏的深厚的情感。那怎么才能体会出来呢?师:我们今天介绍两种方法。一个叫联系上下文,

6、第二个叫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什么意思?能不能猜一猜?生:我觉得就是根据人来评论世界。师:好,请坐。这个同学讲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至少字面的意思他讲出来了。字面后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读一位作家的作品,就要了解他生活的世界、他生活的时代,尤其是他的生活阅历和他的写作动机,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他的作品。这就叫知人论世。大家懂了吧?生(纷纷点头):懂了。师:今天在回答潘老师的问题的时候要想一想,是要联系上下文呢,还是要知人论世。二、理清脉络师:下面我们完成一个基础工作,对文章的思路做一个梳理。大家看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的线索,我们把它分成三部分,你觉得应该怎么分?文章里有一些重要的词是与时间有

7、关的,把它找到,我们就根据这些时间词来划分段落。(生默读思考约40秒。)师:差不多了,可以根据潘老师的提示首先找到与时间有关的词,然后把文章能分成三部分。哪个同学与大家交流下? 生:我觉得第一自然段是第一部分。从第二段“那年冬天”一直到倒数第二段“我的眼泪又来了”是第二部分,说的是那年冬天祖母去世了我跟父亲回家,然后父亲送我去火车站发生的事情,最后一段是第三部分,对事情进行了总结。师:好,你讲的很清楚,我听明白了。这篇文章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到一件往事,第二部分就是写这件往事,第三部分写我现在写这篇文章的心情和想法,是这样吗?生:是的。师:好,再给大家一个任务,就是给这篇文章每一部分做个概括,起

8、个小标题。希望你用上“背影”这个词,我给大家做个示范,第一部分我们起个小标题叫“点题的背影”,第二部分叫什么的背影呢?(学生拟标题,教师板书:点题的背影。)生:是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师:好,这个背影是现在发生的吗?生:不是。师:是什么时候发生的?生:是过去的时候。师:过去的,是不是回忆中的?生(纷纷点头):是。(板书:回忆中的背影)师:第三部分,大家可以用原文中的话概括,什么的背影?哪位同学说一下?生:我觉得可能是一种想象中的背影。师:想象中的背影,好,那原文里的词能不能找到?生:努力的背影。师:最后一部分,有“努力”吗?生(摇头):没有。师:大家应该从最后一部分找。生:我觉得是“泪光中的背影

9、”。师:是泪光中的背影,他读了父亲的来信,眼泪又流出来了,我们概括成“泪光中的背影”。(板书:泪光中的背影)师:课前有个同学问我:潘老师,我们这篇课文的线索是不是背影啊?大家看是不是背影啊?生(若有所思):是的。师:当然啊,还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比如第一部分可以是“最难忘记的背影”,我们为了简洁就用“点题的背影”,那“回忆中的背影”也可以是“记忆中的背影”,这都无伤大雅,关键是通过概括我们可以捋清文章的脉络。下面我们读一读这些重点字词。【出示PPT:读一读一、1、背影二、2、差事 交卸 祸不单行 狼藉 簌簌3、变卖 典质 亏空惨淡 赋闲4、游逛 勾留 浦口 妥帖 踌躇5、脚夫 讲定 拣定 照应

10、迂6、月台 蹒跚 探身 攀 缩 拭 搀三、7、东奔西走 颓唐 触目伤怀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 琐屑 触他之怒 惦记 举箸提笔 大去之期 泪光】师:我读第一行,后面这一列同学依次每人读一行,好不好?(生读略,个别正音。)师:通过朗读这些重点字词,我们大体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下面我们说一说这些重点字词的意思。请你解释一下“狼藉”的意思。生:狼藉就是指一种东西变得非常不整齐。师:好,说的很对,为什么不整齐呢?本来指狼踩踏过得地方,象草一样乱七八糟。有个成语“杯盘狼藉”,指吃完饭桌上横七竖八地摆着盘子、碟子、杯子和筷子,乱糟糟的。“狼藉”就是乱七八糟的意思。我们再看下一个典质。生(有点犹豫地回答):

11、变卖典质就是拿些东西去卖。师:请坐。注意区分:“变卖”是指把值钱的东西便宜几个钱卖掉;“典质”是指拿着东西到当铺里去换钱,等有了钱之后在规定的时间里还可以把东西赎回来。当然,从当铺换来的钱要比物品的真实价值低很多,这样当铺才能赚钱。我们再看“赋闲”是什么意思?生:我觉得赋闲可能是说他有空闲。师:好,请坐,确实有空闲,他是因为什么有空闲?因为没有工作,不能挣钱了,在家里闲着,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啊?生(异口同声):坏事。师:我们再选一个“蹒跚”,你来说一下。生:我觉得蹒跚就是指走路摇摆不定的样子。师:因为什么摇摆不定呢?生:因为腿脚不便。师:好,因为腿脚不便,请坐。蹒跚是指走路不利索,与年龄大了有关

12、系,和体态胖也有关系。我再问大家一个词语,“大去之期”是什么意思?生:我认为“大去之期”是指那种离别的重要的日子。(众生笑。)师:好,请坐,这个同学说到了重要的一点,它确实是很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个人的生命到了终点,大去之期是指人要去世了。好,词语解释就到这里。大家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词可以随时问我。师:想一想,从屏幕上这些蓝色(斜体)的字词,你能读出朱自清现在家里情况怎么样?【出示PPT:一、1、背影二、2、差事 交卸 祸不单行 狼藉 簌簌3、变卖典质 亏空惨淡 赋闲4、游逛 勾留 浦口 妥帖 踌躇5、脚夫 讲定 拣定 照应 迂6、月台 蹒跚 探身 攀 缩 拭 搀三、7、东奔西走 颓唐 触目伤怀

13、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 琐屑 触他之怒 惦记 举箸提笔 大去之期 泪光】生:惨淡。师:可以说的再详细一些,你从这些词里读出了朱自清现在家里的情况怎么样?生:我觉得现在他家里比较惨淡,没有什么收入,所以才会有大把的时间,所以他们才会去变卖典质。师:是因为没有钱了才去变卖典质,不是因为有大把的时间,这个因果关系我们要注意一下。这个同学发现了他家的经济状况陷入了困难的境地。父亲失业没有工作了,借了债需要还钱,经济出了问题。除了经济出了问题,你发现他的家里还笼罩着怎样的一种氛围啊?下面这两行蓝色的字你再读一读。生:我从“东奔西走”知道他们父子俩不能团聚。师:嗯,你看出了父子分离之苦,还有没有别的发现?你觉

14、得父亲的心情怎么样,这里面有没有描写?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触他之怒。好,你说一下。生:我觉得这个时候,他的父亲作为男人,失去了亲人,经济上自己又发展得不太好,因此情绪上有些暴躁。师:好,请坐,有些暴躁,脾气不大好。大家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朱家不仅经济状况不好,生活负担十分沉重,而且心情还很悲伤,精神也很压抑,可谓惨淡窘迫。下面我们带着这种理解去读背影,去理解文中人物的情感,这就是一种“知人论世”。三、触象感怀(一)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师:我们学习文章第二部分。先看25段,回答:【出示PPT:在你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师:大家自由读课文,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父亲?(生默读课文,师巡视。)

15、师:好了,我看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了。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呢?生:我从第三段看出了父亲很有担当,是一家之主。师:父亲很有责任感,很有担当,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办完丧事马上出去找工作,作为一家之主,是家里的顶梁柱。很好,哪个同学再谈一下。生:我发现办完丧事他马上去找工作,他是一个坚强、乐观,对生活很积极的一个人。师:好,她发现了父亲是一个坚强、对生活乐观的人。这是老师刚才没有发现的。现在父亲的形象更丰满了。大家再看前面第二段“那年冬天”这一部分。读一读,你发现父亲是什么样子的?特别是父亲说了一句话,可以读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我给大家读一下: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仅簌簌地落下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生:我觉得他是一个坚强、乐观的父亲。师:嗯,坚强、乐观。从他的话里看出了坚强、乐观,还可以看出他对儿子怎么样?生: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