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922568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三节-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三节-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三节-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三节-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节-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二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四川省 陈小玲一、设计思想新课程标准实行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学习乡土地理知识,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落实,也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一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爱家乡和爱故土做起,而乡土地理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取之不尽的宝藏和财富。研究、挖掘、开发乡土地理教材,无疑是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中的重要内容。在实施教学中还要紧密联系学生个人经验与生活环境,充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地理课程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

2、的影响”部分教学内容,重点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对高中学生来讲,不能只谈问题,教师要结合乡土地理知识,拓展讲解解决问题的途径。对本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明确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由于学生日常生活已经比较熟悉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教学时,应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结合彭州市城市发展的实际,使学生将课本理论知识与乡土地理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融汇贯通的境界。对于整合后的教材资源,学生感到既亲切又熟悉,从而乐于接纳,容易响应,可以真正体会到地理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之中,容易在感知和亲身体验中学习,形成学校、社会、个体相互联系的开放型学习方式,既拓宽了学生地理学

3、习的空间,又满足了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的责任感。二、学情分析通过城市基本空间结构和城市化过程和特点的学习,学生对城市的结构与成长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同时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许多典型的案例就时常发生在我们的周围,因此学生对此节内容的学习会体现出特别明显的主动性,而这正是本节课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由于绝大多数学生都生长在城区和郊区,家乡发生的变化可以说是历历在目,通过让他们分组搜集信息,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

4、能力,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巩固所学知识。三、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节内容是第三节 城市化的第二课时,是对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中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教材中完整地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本节课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3、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讨论分析城市化过程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2、探讨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教学难点掌握如何通过城市的合理规划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四、

5、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城市环境问题的类型和来源。 2、掌握城市合理规划的规律。【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材料,联系生活经验,了解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通过对地理现象的分析,学会归纳城市合理规划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现实问题。3、通过对本地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探究,体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学生能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城市化过程中积极地一面及出现的问题。2、从农村人口不断转变为城市人口这一人口城市化过程中,联系农民工进城务工给城市带来的深刻变化,从

6、而使学生受到“尊重民工、关爱民工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品德教育。3、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的责任感。五、教学方法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2、让学生学会观察,将生活体验与地理基本原理和理论相结合。3、分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六、教学准备 按班级研究性学习时划分的小组进行分工,共八个小组。第一小组负责搜集彭州市区地域范围历史时期的图片。第二小组负责搜集彭州市最近时期的城市景观图片。第三小组负责搜集彭州市亚东水泥厂的图片。第四小组负责搜集彭州市光大制药厂

7、和联邦制药厂的图片。第五小组负责搜集“彭州市南部新城”的图片。第六小组负责搜集彭州市80万吨乙烯工程在建时的图片。第七小组负责搜集彭州市交通拥挤、就业状况和居住条件的图片。第八小组负责搜集彭州市轻轨铁路在建时的图片。七、教学过程学科知识德育渗透点德育渗透内容导入【提问】看了这么多彭州不同年代的照片:看出了什么变化?这些变迁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在地理学里,这种变迁的过程叫什么?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优美舒缓的音乐背景下利用多媒体展示第一、第二小组搜集的彭州市不同时期的图片。过程一一、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小组活动】各小组派代表用幻灯片展示实景拍摄和所调

8、查的结果,介绍在调查过程中所获得的感受和发现的问题。教师对各组的观点及时进行评价、指点,最后引导学生从正负两方面去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能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城市化过程中积极地一面及出现的问题,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正面作用:城市化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它促进了经济发展、科技发达、社会进步和社会文明,这是城市化的主流。负面作用:在城市化过程中也同时出现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过程二【问题探究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是什么?【板书】(一)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的评价,总结出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

9、表现在对气候 、河流、地形和生态产生不同的影响。学生归纳得出城市化对气候、地形、水文、生态的影响。归纳表格见幻灯片投影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对气候: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 形成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带到郊区,也将郊区大气污染带到城区。对地形 有利:对原来的地形进行改造,使其趋于平坦。不利: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河流:市政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区水系十分紊乱、城区地下水水位下降。对生态: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交通工具、尤其是工业“三废”,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过程三【问题探究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是什么?

10、【板书】(一)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城市化对土地利用方式、居民就业方式、景观特征、人口、经济开放程度、信息、交通和文化观念等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归纳表格见幻灯片投影看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人文环境的巨大变化,树立勤奋学习、为科学发展奉献青春的崇高思想境界。土地利用方式由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居民就业方式由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三产业;景观特征由乡村景观转变为城市景观;人口由分数的农业人口转变为密集的非农业人口;经济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和交通越来越发达;居民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整体文化素质普遍提高。过程四【引申】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使人口农业人口转变不断转变为

11、非农业人口,这种人口城市化过程的实质其实就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联系“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中的“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议一议】 农民工对城市的影响?联系农民工进城务工给城市带来的深刻变化,从而使学生受到“尊重民工、关爱民工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品德教育。多媒体展示农民工务工的图片,学生讨论思考农民工给大家做出的巨大贡献。得出结论:【倡 议】 关 爱 民 工 就等于关爱自己!过程五【过渡】城市是人类产业活动密集的区域,长期的高强度的工业生产,使城市及附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板书】二、城市环境问题【相互交流】请各小组汇报,分析彭州市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得出结论:

12、多媒体投影展示。1、环境质量下降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产生对家乡环境问题的忧患意识。【小组活动】第三、第四小组代表展示亚东水泥厂、光大制药厂和联邦制药厂的图片,介绍在调查过程中所获得的感受和发现的问题。学生讨论分析城市化过程带来的环境问题、成因和危害。过程六【引导】城市化过程除了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以外,还会带来哪些问题?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多媒体投影展示。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思考:城市交通拥挤的原因和后果是什么?讨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你赞成哪种看法?还有别的有效方法吗?城市住宅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原因分别是什么?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13、最近几年来,我市的就业状况如何?为什么?就业状况差还会带来哪些问题?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的责任感。【小组活动】第七小组代表展示彭州市交通拥挤、就业状况和居住条件的图片,介绍在调查过程中所获得的感受和发现的问题。城市化还会带来什么问题?【思考】(1)彭州市如何进行环境治理,改善城市环境?(2)怎样才能让彭州的天更蓝?(3)金融危机背景下彭州市产业整合与布局调整的思考。过程七【板书】三、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多媒体放映“上海城市化”的视频。学生观看并讨论分析得出结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的责任感。【小组活动】第五、第八小组展示

14、“彭州市南部新城”和轻轨铁路在建时的图片,介绍在调查过程中所获得的感受和发现的问题。过程八思考:什么时候许多国家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上海市为改善交通条件,做了哪些工作?上海如何解决住房问题?为了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上海市做了哪些工作?我市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问题通过借鉴上海市的成功经验,树立虚心学习、不断探求新知,以优异的成绩来为祖国和家乡谋发展的崇高思想。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扩宽主干道,修建环城公路,修筑了南浦大桥和扬浦大桥,新修城市高架公路和地铁,改造住宅。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治理河流、控制大气污染物、大力加强绿化建设。为改善城

15、市环境,上海市全面展开对大气、河流、噪声等多方面的治理工作。如苏州河的治理、降低城市污染物浓度、加强绿化建设,截止1990年,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3%。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结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应采取的措施。八、板书设计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二)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二、城市环境问题1环境质量下降来源危害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做饭和取暖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出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所排放出的尾气人们的健康水污染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固体垃圾污染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人体健康和环境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人们休息、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