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911178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课程类别:必修课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授课时间:周三1-2节 周五(单周)5-6节授课地点:6D-202开课单位:师范学院适用专业班级:2012级小教文科、理科任课(/助课)教师姓名:曾华职称:讲师联系电话:Email: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二、课程简介教育学原理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心理学(本科)专业课程计划中专业基础课程,是所有教师教育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本门课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阐明教育、教学、课程、德育的内涵、特点、构成要素,阐明教育在社会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现代教育在现

2、代社会和现代人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学制、教育目的的实质与特点等。本门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对学习其他教育课程具有奠基和指导作用,在教师教育各专业课程体系中是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三、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教育学基础理论知识,尤其是对小学教育理论有一定的认识;理解教育问题与教育现象背后的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了解当前国内外教育发展现状;培养学生对小学教育的热情;从理性上认识与“教育是什么”和“什么是教育”有关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等关于教育的基本原理。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当前中小学出现的一系列教育问题有深入的了

3、解,并能利用所学知识,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批判性分析,找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重视对学生在分析教育问题时所需要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教育研究方法,为今后从事教育研究与实践工作打下良好基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提高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培养热爱教师职业的思想感情,增强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了解主要教育思想和当代教育研究成果,培养教育研究意识和教育改革意识;形成现代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等观念。要求学习者能切实掌握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为以后从事教师职业打下教育理论基础。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注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引导

4、学生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自己身边教育工作的问题,总结教育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使学生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以普通心理学课程为基础,又是课程与教学论、德育与班主任等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教育观的指导,课程与教学论、班主任工作等课程是教育基本原理的具体化和实践操作。教育基本原理侧重教育基本规律的阐说,而课程与教学论、班主任工作等课程则侧重教育、教学具体规律的陈述,彼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1、选用教材: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推荐参考书:教育学原理,雎文龙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教育原理,陈桂生著,华东师大出

5、版社1993年版教育原理,孙喜亭著,北京师大出版社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现代教育学基础,日筑波大学,上海文化教育出版社现代教育学原理,柳海民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教育学原理,叶立群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瞿葆奎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金祥林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0世纪西方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王坤庆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国际教育新理念,顾明远主编,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教育原理 石忠仁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12月第一版小学教育学 黄济等主编 人民教

6、育出版社六、课程进度表理论教学进程表周次教学主题要点与重点要求学时1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的概念,教育要素。理解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要素在当代的变化22教育功能教育功能类型。教育对社会、个人的负向功能。识记教育功能的含义,识别不同的教育功能观和功能的类型。23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及类型。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理解教育目的的内涵及其功能。24-5教育制度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和特点。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识记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46-7教师与学生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过程与途径。理想师生关系的建构策略。明确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

7、内涵、过程与途径。48-9课程课程理论流派。课程类型。理解并识记几种主要的课程定义。410-11课堂教学现代主要的教学理论流派。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其运用。理解教学与教育、教学与智育、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关系。412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生生活环境学生心理失范学生行为失范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理解生活、生活世界及学生生活概念。213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提高自身素养的途径和方法。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方法。了解班级组织建设、制度管理、教学管理和活动管理的内容。214学生评价学生评价的类型。学生评价的功能。了解学生评价的含义、功能、类型、方法及当代走向。215教

8、师的教育研究教师的教育研究所具有的特性。教育行动研究的概念。教师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的关系。了解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16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等教育结构的改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研究。理解教育改革的意义,把握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2七、教学方法1 要明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包括总的目的要求和各章的基本要求。2 围绕学科的基本结构,着重理解和掌握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3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联系我国教改实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特别是当前教育思想观念和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4 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在重点和难点上多下功夫,并结合案例分析、

9、讨论、实际作业、操作练习、自学等方式配合教学。5 教师应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中外教育论著,着力培养学生教育理论知识的广度与深度。6 采用现代化手段与多媒体教学。7 课时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予以调整。八、对学生学习的总体要求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由于教育学原理是一门相对枯燥的课程,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从老师的教学中学到知识,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学生也要充分利用学校宝贵资源,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2、学生必须阅读与选读的课外教学材料学生要培养阅读教育学著作的兴趣,在完成对指定教材的学习后,学生们要大量阅读课外教学材料,使得学生对教育的一些基本知识有

10、深入了解,懂得如何从书本知识中获得教育经验与教育知识,从而为个体素质的养成作出贡献。3、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时间。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以外,一定要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进行预习,实习等工作。学生在课内与课外所花费的时间应该处于4:6的,使得学生对教育学基础知识有深入了解。4、学生的上课、实验、讨论、答疑、提交作业(论文)、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等方面的要求。学生在上课时候的精神状态一定要饱满,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学生如果有关于教育学方面的专业问题,可以随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对于中期考试与期末老试,学生应该根据老师提供的要点认真复习备考。5、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要求。课程

11、结束前1-2周内,按照学校统一安排,通过网上评教系统,回答调查问卷,实事求是地对本课程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学生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九、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考核内容评价标准及要求权重到堂情况要保证几乎所有学生出勤率在95%以上10%课堂讨论针对某一问题讨论活跃10%完成作业达到老师的要求10%期中考试60分为及格线10%期末考核闭卷60%期末考试方式闭卷考试 十、院(系)教学委员会审查意见(宋体,小四,粗体)我院(系)教学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院(系)教学委员会主任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财务盈利能力分析采用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两类。其中静态评价指标主要有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资本金利润率;动态评价指标主要有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