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众合真题解析理论法学讲义-王锴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2907287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6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众合真题解析理论法学讲义-王锴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0众合真题解析理论法学讲义-王锴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0众合真题解析理论法学讲义-王锴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0众合真题解析理论法学讲义-王锴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0众合真题解析理论法学讲义-王锴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众合真题解析理论法学讲义-王锴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众合真题解析理论法学讲义-王锴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乙 12 号天作国际大厦 1 号楼 B 座 1101 室 电话:01082168489 82168490 传真:01082168456 1 理论法学授课提纲理论法学授课提纲 主讲:主讲:王锴王锴 一、一、20092009 年理论法学命题基本特点年理论法学命题基本特点 (一)回归教材(一)回归教材 (二)综合性强(二)综合性强 (三)重者恒重(三)重者恒重 二、二、20092009 年司法考试理论法学部分真题解析年司法考试理论法学部分真题解析 (一)法理学(一)法理学 考点考点 1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2007 年 12 月 26 日,中

2、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 的重要观点。有关“三个至上”中“宪法法律至上”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 年卷一 第 1 题,单选) A “宪法法律至上”是指宪法和法律在效力上地位相同,都具有最高效力 B “宪法法律至上”仅仅强调实现法律效果,是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 C肯定“宪法法律至上”是执政党在思想认识上的一个重大转变 D “宪法法律至上”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原则,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 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 【答案】C 2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2009 年卷一第 2 题,单选)

3、A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权思想 B马克思主义有关法的本质和作用的思想 C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方法论 D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答案】D 3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 年卷一第 3 题,单选)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本质区别,它与后者之间不存在继承关系 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 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价值指引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身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体系 【答案】C 大唐考资 w w w .d t 600.n e t 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乙 12 号天作国际大厦

4、1 号楼 B 座 1101 室 电话:01082168489 82168490 传真:01082168456 2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有关这一表述,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成立 的?(2009 年卷一第 4 题,单选)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逐渐结合的产物 B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中国化进程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 C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第一次重大创新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 问题 【答案】B 5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5、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这个理论体系包含邓小平理论。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代表邓小平曾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法律 思想。判断下列哪一项不是邓小平理论法律思想的重要内容?(2009 年卷一第 5 题,单选) A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 B一手抓建设和改革,一手抓法制 C用法律措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D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答案】D 考点考点 2 2:法的作用:法的作用 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 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

6、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 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 诉讼。”关于这一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09 年卷一 10 题,单选) A从法的要素角度看,该规定属于任意性规则 B从法的适用角度看,该规定在适用时不需要法官进行推理 C从法的特征角度看,该规定体现了法的可诉性特点 D从法的作用角度看,该规定为行为人提供了不确定的指引 【答案】B 考点考点 3 3:法的价值:法的价值 1 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四条规定:“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 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

7、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 自由和权利。”关于这一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09 年卷一 12 题,单选) A该条是关于权利的规定,因此属于授权性规则 B该规定表明法律保护人的自由,但自由也应受到法律的限制 C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因此国 家利益是我国法律的最高价值 D该规定的内容比较模糊,因而对公民不具有指导意义 【答案】B 考点考点 4 4:法的要素:法的要素 1.物权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 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法定

8、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 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关于这一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09 年 卷一 11 题,单选) A该规定属于法律要素中的确定性法律规则 B该规定对于具有物权孳息关系的当事人可以起到很明确的指引作用和预测作用 C该规定事实上允许法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以习惯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 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乙 12 号天作国际大厦 1 号楼 B 座 1101 室 电话:01082168489 82168490 传真:01082168456 3 D对“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重要法律概念含义的解释应该首先采用客观目的解释的方法 【答案】

9、D 考点考点 5 5:法律关系:法律关系 1.“在法学家们以及各个法典看来,各个个人之间的关系,例如缔结契约这类事情,一般是纯粹偶然 的现象,这些关系被他们看作是可以随意建立或不建立的关系,它们的内容完全取决于缔约双方的个 人意愿。每当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创造出新的交往形式,例如保险公司等的时候,法便不得不承认它们 是获得财产的新方式。”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2009 年卷一 91 题,任选) A契约关系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建立的社会关系 B各个时期的法都不得不规定保险公司等新的交往形式和它们获得财产的新方式 C法律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既有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思想关系的属性,又有物质

10、关系 制约的属性 D法律关系体现的是当事人的意志,而不可能是国家的意志 【答案】AC 考点考点 6 6:司法:司法 1.关于法的适用与法律论证,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2009 年卷一 56 题,多选) A法的适用所处理的问题,既包括法律事实问题也包括法律规范问题,还包括法律语言问题 B法的适用通常采用逻辑中的三段论推理 C法的适用只要有外部证成即可,毋需内部证成 D法律论证是一个独立的过程,与法律推理、法律解释没有关系 【答案】CD 考点考点 7 7:法律解释:法律解释 1.2004 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 规定: “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

11、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 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09 年卷 一第 51 题,多选) A该解释是学理解释 B该解释属于有权解释 C该解释和刑法本身具有同等效力 D该解释所采用的是文理解释 【答案】BCD 考点考点 8 8:法律推理:法律推理 1.关于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下列哪一说法可以成立?(2009 年卷一 9 题,单选) A作为一种法律思维活动,法律推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绝对事实和真相 B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活动,法律推理完全独立于法律解释 C 法官在进行法律推理时, 既

12、要遵守和服从法律规则又要在不同利益冲突间进行价值平衡和选择 D法律推理是严格的形式推理,不受人的价值观影响 【答案】C 2.周某半夜驾车出游时发生交通事故致行人鲁某重伤残疾, 检察院以交通肇事罪起诉周某。 法院开庭, 公诉人和辩护人就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质证,就法的适用展开辩论。法庭经过庭审查实,交通事故致 鲁某重伤残疾并非因周某行为引起,宣判其无罪释放。依据法学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009 年 卷一 92 题,任选) A法院审理案件目的在于获得正确的法律判决,该判决应当在形式上符合法律规定,具有可预测 性,还应当在内容上符合法律的精神和价值,具有正当性 B在本案中,检察院使用了归纳推理

13、的方法 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乙 12 号天作国际大厦 1 号楼 B 座 1101 室 电话:01082168489 82168490 传真:01082168456 4 C法院在庭审中认定交通事故致鲁某重伤残疾并非因周某行为引起,这主要解决的是事实问题 D法庭主持的调查和法庭辩论活动,从法律推理的角度讲,是在为演绎推理确定大小前提 【答案】AD 考点考点 9 9:法的产生:法的产生 1.摩奴法典是古印度的法典, 法典第五卷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妇女要终生耐心、忍让、热 心善业、贞操,淡泊如学生,遵守关于妇女从一而终的卓越规定。”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不忠于 丈夫的妇女生前遭诟辱,死后

14、投生在豺狼腹内,或为象皮病和肺痨所苦。”第八卷第四百一十七条规 定: “婆罗门贫困时,可完全问心无愧地将其奴隶首陀罗的财产据为己有,而国王不应加以处罚。 ”第 十一卷第八十一条规定: “坚持苦行,纯洁如学生,凝神静思,凡十二年,可以偿赎杀害一个婆罗门的 罪恶。 ”结合材料,判断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09 年卷一 8 题,单选) A 摩奴法典的规定表明,人类早期的法律和道德、宗教等其他规范是浑然一体的 B 摩奴法典规定苦修可以免于处罚,说明法典缺乏强制性 C 摩奴法典公开维护人和人之间的不平等 D 摩奴法典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与现代法律精神不相符合 【答案】B 考点考点 1010:法的继承

15、、法的继承、法的移植法的移植 1.“法的继承体现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法的移植则反映一个国家对同时代其他国家法律制度的吸收和 借鉴, 法的移植的范围除了外国的法律外, 还包括国际法律和惯例。 ”据此,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09 年卷一 52 题,多选) A1804 年法国民法典是对罗马法制度、原则的继承 B国内法不可以继承国际法 C法的移植不反映时间关系,仅体现空间关系 D法的移植的范围除了制定法,还包括习惯法 【答案】ABD 考点考点 1111:法与社会:法与社会 1法律格言说:“紧急时无法律。”关于这句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 年 卷一 6 题,单选) A在紧

16、急状态下是不存在法律的 B人们在紧急状态下采取紧急避险行为可以不受法律处罚 C有法律,就不会有紧急状态 D任何时候,法律都以紧急状态作为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答案】B 2奥地利法学家埃利希在法社会学原理中指出:“在当代以及任何其他的时代,法的发展的重心 既不在立法,也不在法学或司法判决,而在于社会本身。”关于这句话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 错误的?(2009 年卷一 7 题,单选) A法是社会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 B国家的法以社会的法为基础 C法的变迁受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 D任何时代,法只要以社会为基础,就可以脱离立法、法学和司法判决而独立发展 【答案】D 3.2007 年 8 月 30 日,我国制定了反垄断法 ,下列说法哪些可以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