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中考比较阅读试题汇编.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905322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记》中考比较阅读试题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岳阳楼记》中考比较阅读试题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岳阳楼记》中考比较阅读试题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岳阳楼记》中考比较阅读试题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岳阳楼记》中考比较阅读试题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中考比较阅读试题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中考比较阅读试题汇编.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阳楼记中考比较阅读试题汇编一、2006南京【古文阅读】甲嗟夫!.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不暇顾不上。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升平太平。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自是数年之后( )8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不求甚解

2、 B.然则何时而乐耶 怏怏不乐C.或请重法以禁之 鸿鹄之志 D.故不暇廉耻耳 温故知新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句: (2)安用重法邪?译句: 10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3分)(1)甲文表达了作者“ , ”的忧乐观。(1分)(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 , ” 。(1分)(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1分)答案:7. (2分)(1)他的(2)这(每小题1分)8. (2分)B9. (4分)(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分)(2)何必要用严厉的刑罚呢?(2分)10.

3、(3分)(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分)(2)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1分)(3)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1分)二、2006日照(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1题。【甲文】嗟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注:再适,改嫁。饘(zhn)粥,稠粥;不充,不足,此指喝不上。昃(z),太阳偏西。8解释下列句

4、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或异二者之为( ) 去之南都入学舍(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微斯人,吾谁与归?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1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 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乙主要运用了 表达方式。(3分)11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3分) 8.答案: 为:心理活动,心情;去:离开,离家。9.答案: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有时夜里昏沉困倦,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10.答案:揭示主题(点明文章中心)议论记叙11.答案提示:从家世贫苦了解人民的

5、疾苦,从小立志苦读大通六经之旨奠定了儒家“仁爱”思想 等方面回答。(二)阅读下面三个文言文选段,回答7-11题。(18分)(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丙

6、)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注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 非其上:非难他们的君王(认为他们的君王不对)。 为民上: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君王)。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含义。(4分)太守谓谁(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是进亦忧,退亦忧( )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8翻译下列句子。(4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9

7、.(甲)(乙)(丙)三个选段实际上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_的思想。(2分)10请用原文说说孟子的“忧乐观”与范仲淹的“忧乐观”的观点分别是什么?(4分) 11“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评选已经揭晓,下面是当选人物、香港已故著名实业家、慈善家霍英东先生的颁奖词: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如果要开展“感动中国十大历史人物”评选活动,请你选择以下某一人物作为当选人,用以上颁奖词风格给他写一段颁奖词。(4分)可选择的人物:范仲淹、欧阳修、孟子、陶渊明、诸葛亮我选择的人物是:

8、 颁奖词: 答案:7.是 因(因为) 在朝廷上做官 以为乐(为感到快乐,把当作快乐)(每个1分,共4分)8.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为什么呢)?(兼顾加点词的翻译,酌情处理,本题2分)把天下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把天下人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这样做却(还)不能称王(统一天下)的,从来没有这种情况。(兼顾加点词的翻译,酌情处理,本题2分)9.与民同乐(或 “民本” 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分) 10.孟子的“忧乐观”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的“忧乐观”是“先天下之忧而

9、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各2分,共4分)11.要求:语言流畅、精练、有文采,内容符合人物事迹。(4分)(酌情给分,人物1分,颁奖词3分,只写人物,没写颁奖词不给分)三、2007广西贵港市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8 一13 题。【 甲】 若夫淫雨霏霏,.吾谁与归?【 乙】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注释 旷日:荒废时日。8 结合文意,找出下

10、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 ( 2 分)A 薄暮冥冥 薄:迫近 B 沙鸥翔集 集:集合C 人不对 对:回答 D 家富则市得良犬 市:买9 选出下列句中“然”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 2 分)A屋舍俨然 B满目萧然 C百事也尽然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10 翻译下面句子。(4 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 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 答: 11甲文第一段中“感极而悲者”是指哪些人?他们感极而悲的原因是什么?( 4 分)答: 12 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2 分)

11、杜甫 顾炎武 周恩来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A 甲文前两段采用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B . “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的向往和对朋友的劝勉之情。C 乙文是一篇寓言故事,通篇叙事,借事说理。D 乙文说明了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退是为了更好地进的道理。答案:8 B 9 C 10 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在家里就感到愧对他的家人,在外面就感到愧对他的朋友。11迁客骚人(或:被贬的政客和诗人)( 2 分)因为他们“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而触景生情。(2 分)12 答: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恩来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13 (C ) 四、2007潍坊市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一12题。(10分)(甲)暖夫!.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乙)黄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