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多样的地形》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899557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杂多样的地形》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复杂多样的地形教案课程标准描述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总体面貌,了解其基本特征。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势地形、土壤植被、主要气候类型、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等;人文环境特征,包括人口数量与分布、乡村与城市、少数民族分布、交通运输状况等。我国是一个山川秀美、物产丰富、人文荟萃的国度。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会描述我国地形和地势的特点,能够分析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与劣势。(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形式的地图,培养观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并通过从地图获得有用信息的能力,为指导现实生活,分析、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打好基础。(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过程中,培养对祖国的自豪

2、感和热爱之情。同时能够对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我国的主要山脉和丘陵、高原、盆地、平原的位置,我国地势特点及三级阶梯的分界线。2.难点: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三、教学策略1.直观教学法:通过运用地图、展示图片等方式,为学生呈现出直观、形象的地理课堂。2.启发教学法:通过对学生提出启发式的问题,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以得出结论,掌握相应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问讨论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共同讨论,相互补充,解决问题,体现“集体思维过程”的教学。4.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各种类型的教学地

3、图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展示世界地图,并标注出四大文明古国。我们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四大文明古国,令人惊奇的是除中国外,其他的三种文明都因外族入侵而中断,甚至消失。唯独我们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从未中断。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原因何在呢?今天我们就从地理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不绝,卓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2.展示中国地形图学生尝试回答问题1.通过设问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2.通过地图直观呈现,感受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活动:一图观天下设问:从哪里可以看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引导学生读图5-13中国的地形。学生找出我国主要山脉和丘陵、四大高原、四大盆

4、地、三大平原,得出我国地形种类齐全的结论。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熟悉我国主要地形单元。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练习题。2.通过读图,找到高原、盆地、平原这三种地形与山脉的位置关系,可以得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镶嵌在山脉与山脉之间,山脉是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的结论。学生回答:1.青藏高原:北部是昆仑山脉,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东部是横断山脉。2.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天山山脉,南部是昆仑山脉。3.华北平原:西部是太行山脉展示空白中国地形图,给学生5分钟时间记忆我国主要地形名称与位置,并填写空白中国地形图。记忆中国地形图中的主要山脉和丘陵、高原、盆地、平原,并填写空白中国地形图通过本活动,让学到的知识

5、,随即能够得到运用,以期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后来的知识做铺垫。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练习题。(可以参考课本第8页图5-7中国的人口,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证实或提示。)学生回答: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1.虽然大多数人居住在地势坦荡的平原地区,但是还有一部分人世世代代在山区居住。那么什么样的地形才称得上是山区?介绍山区概念,可以用“山区=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来表示。2. 展示5-13中国地形图与图5-15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得出“我国是一个山区面积广大的国家,山区面积占到全国总面积的2/3”的结论。阅读课本,明确“山区”这一概念。设问:结合我们丽水的亲身体验,谈谈对山区的感受以及如何

6、利用有利条件更好的开发山区?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展示相关图片和事例,以加深学生印象。1.有利条件:山区有茂密的树林,清澈的泉水,洁净的空气,可以发展旅游业。山区地形复杂,资源丰富,可以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产业。山区河流地势落差大,可修建水电站。2.不利条件:山区道路坑坑洼洼,交通不便。平原较少,不宜耕种。山区灾害多发,如滑坡、泥石流等。通过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家乡的感受,总结提炼出山区的优劣条件,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我国山河锦绣,千姿百态,即使是同一地形,在不同的地方,也展现出各自不同的形态。以我国四大高原为例,课件展示四大高原图片,引导学生读图5-14,将四大高原的景观与课本文字描

7、述及中国地形图中的地理位置一一对应。学生回答: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A,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B在图中指出四大高原的对应位置1.展示诗词“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设问:这些诗句好像都在讲一件事,都在说什么?(若学生答不出则引导: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什么?)为什么我国大多数河流会向东流?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答案,接下来论证答案的准确性。学生回答: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学生回答: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对身边地理现象的认知更加透彻。1.展示图5-13中国的地形、图5-16沿北纬32的地形剖面图和图5-17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

8、设问:我国地势哪高哪低?呈几级阶梯?通过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直观感受地形剖面图及三级阶梯分布图。2.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图5-17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的三级阶梯分界线,用彩色笔在图5-13中国的地形上勾勒出来。学生回答: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2.用彩色笔在中国地形图中勾勒三级阶梯分界线。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地图中获取有关信息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练习题学生回答: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2.A第三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一阶梯活动二:破解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之谜现在我们可以解决本课一开始的那个问题了吗,为什么我们中华文明能够绵延5000年而从未

9、中断呢?(强调地理环境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且这一因素正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而逐渐减弱,中华文明的灿烂延续需要在座各位同学们的智慧与力量。)学生讨论回答:这是因为我国的地理环境具有封闭性:我国的东部、东南部面向海洋,我国的东北部、北部、西北、西部、西南部被河流、原始森林、沙漠、高山峻岭所阻隔,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这些是古人无法逾越的天然屏障,成功的阻挡了外敌入侵。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期达到梳理消化知识的目的,并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祖国做贡献的爱国情怀。课堂小结对照图5-13中国的地形完成下表,以明确本课的重点,复习巩固知识。第一级阶梯海拔:4000米主要地形区:青

10、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分界线第二级阶梯海拔:1000-2000米主要地形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昆仑山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分界线第三级阶梯海拔:500米主要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根据课标要求,历史与社会是以历史和地理为基础,整合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内容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本课充分体现了历史与社会这门文科综合课程的特点,突显出人文精神与地理的综合视野。注意加强地理教学内容的纵向联系和横向拓展,融合渗透了地理、历史这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知识,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2.败笔之处因为个人能力和课堂时间限制,对于“学中教”的运用还不够熟练,不能充分做到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财务盈利能力分析采用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两类。其中静态评价指标主要有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资本金利润率;动态评价指标主要有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