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优秀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2891400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优秀小学美术教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优秀小学美术教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优秀小学美术教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优秀小学美术教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优秀小学美术教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优秀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优秀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秀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导语:教学论文是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在写作上的表现简单的说就是教师将平时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或研究进行了总结并综合运用综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优秀小学美术教学论文欢迎阅读参考! 一、教学个性设计为创新精神培养提供可能 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必需关照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认知的充分结合这样的个性化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必须明确想象力培养要求如在空间想象力上的要求、形象思维上的要求并加以机制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创造”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一般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获得更为感性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儿童的表象;

2、 (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能充分给予时空关照尊重个体感知以打开个体想象的大门; (3)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材料丰富认识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合作、充分体验生活、积极实践不断丰富生活经验为发展良好的想象力创设条件; (5)不刻意追求图画的完整与美观重点关注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二、情境控制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美术作品在表现上往往是静态的呈示然而我们关注到它所表现的内容又往往是动态的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变自身就是一种创造画疾驰的汽车、飞翔的小鸟、流动的溪水等用静态作品来表现动态美也是美术的一种表现手段重在创造的美术创作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尤为关注在提供素材、指导观察素

3、材的过程中展示素材的情境空间创设这是呼唤学生与素材产生共鸣的主要手段这里讲到的情境空间包括了观察素材、空间背景等当然更包括了学生我们希望的情境就是学生能够走入的空间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擦出火花通过图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情境空间教学效果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观察素材、空间背景、学生这几个方面中所展示的几个要素有许多是可以控制的如素材的呈示方式、时间、展示过程等;还有空间背景的素材选择与展示方式都是可控的内容在学生方面我们可加以影响的可能是对素材的认知至于技能、审美等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方面以期对其他的控制展示达到情境空间创设的最大效益 三、语言交流为创新精神培养保驾护航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学语

4、言的功能时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教学中的主要交流手段语言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是平等公开的只要保持相互尊重的原则倾听对方的意见往往是孩子乐于“交流”的现象但是教师在美术创新活动中的角色如何却直接影响了创新的效果我们常说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倾听者、指导者关怀学生的学习动态帮助学生开展学习但是对于创新来说我们更多的应该是谅解、支持与鼓励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做一个宽容的激励者更为重要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在一个方面的重视只有关注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投入情况才能逐步培

5、养其创新精神其外在表现可以是语言表达下的创新思维、可以是技能表现下的绘画技术革新、可以是创造性的品评当然创新性的绘画表现是最为直接的但是我们要明确创新精神是在整体激发下的一种情绪表现教学中如果着力关注交流语言的运用想必对创新精神的培养一定能够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小组合作是创新精神培养的保障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美术教学中创作的个体行为与小组合作的团体行为似乎存在着较大差异与矛盾其实不然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开展的美术创作的个体行为是对个性认识与想象的体现而小组合作可以有许多好处:认知共

6、享、感受交流、方法创造等学生间的平等交流不仅会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更能在碰撞中产生思维的创造再结合自身的创造性认识无疑对创新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在小组合作的空间里孩子的交流还是相对畅通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小组合作中对创新的保护因此小组合作的运行规则非常重要主要有几个方面:观察素材各抒己见聆听尊重;探讨方法共通有无优选劣汰;表述见解独立共享采纳有效;美术创作尊重他人表达自我;交流品评人人平等共享所获只有这样在美术教学小组活动中贯彻下去才能使个性得到表现、优秀得到彰显、创新得到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是一个创新的工程教师必须明确站在时代教学前沿的责任与使命才能更好地深入研究创新精神培养的内部机

7、制更好地为孩子服务美术创作的个体独创行为决定了美术创作的“创新性”存在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个体参与才能呈现出个体的创新能力孩子求新、求异的思想在创新精神的感召下必然升华为美术创作的不竭动力那时孩子会回到画中的 一、境之美为修养之源 中国茶艺追求境之美白居易有诗云:“婆娑绿阴树斑驳青苔地此处置绳床傍边洗茶器”描写了一种意境之美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审美是重要的目标审美情操则是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将美好世界观、人生观向学生慢慢渗透 (一)自然之美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一直喜欢“道法自然”茶取于水燃于木用于叶无不体现着与自然亲近的妙处喝功夫茶的步骤就很接近山水画的构思过程比如宋朝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第一步

8、“纳茶”有如给画面构图茶叶粗细按层次铺于罐底就如将千里江山错落安排于纸上布局交替采用深远、高远、平远的构图法则撷取不同视角以展现千里江山;第二步“候汤”相当于精心调色水的沸度要“蟹眼已过鱼眼生”这个靠的是眼力与经验作者调色亦是如此;接下来“洗茶”好似画家在运笔画家的青绿山水画法更趋细腻严谨;茶艺的“冲点”步骤就像绘画中的晕染万顷碧波皆一笔一笔画出;茶艺“刮沫”步骤看似简单其实就如画家对画面的着色作者于单纯的青绿色中求变化使画面层次分明;最后“品茶”若家有一套茶桌那简直就是一方江山微景图:其高低层次、水流聚汇让人极易联想到田野山涧仿佛山间巉岩飞泉苍松修竹瓦房茅舍绿柳红花点缀其间千里江山图为中国北

9、宋青绿山水画作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二)韵味之美 河岳英灵集中有句:“格高调逸趣远情深”“风雅之迹浩然之气”无不是在说韵味之美与修养相关喝一杯茶点一柱香抚一弦琴即便是泡茶的女子也有无限的美感值得欣赏:或拨弄茶叶的轻柔或刮沫冲茶的典雅或茶桌上水雾的飘渺似融入了水墨画里中国画的韵味当与茶韵相媲美国人喜欢用荷来自喻纯洁清雅张大千就画过泼墨荷花利用水在宣纸上的晕染、渗透产生的泼洒、堆积形成水、墨、色相辉映的效果再运用浓破淡、色破墨等方法出现了斑斓绚丽的画面给人变幻莫测却又轻松自然的效果这些都是画者特有的情怀表现出中国画空灵飘逸虚实相生的韵味令人回味无穷风雅自清教师当教会学生去品味让欣赏者与画者心意

10、相通 二、味之美乃技巧之所 “啜苦咽甘”是茶味的美妙之处品茶人选好茶之后接下来煎煮的技巧才是重中之重这是将茶之美味到达最佳状态的途径最后才可鉴尝汤色(看茶)、品啜甘霖(喝茶) (一)传神之美 嫩绿、黄绿、浅黄、深黄、橙黄、黄亮、金黄、红艳、红亮、红明、浅红、深红、棕红、暗红、黑褐、棕褐、红褐、姜黄等听来很神奇这么多的色岂是一般人能看懂的而中国人却都能在画面中表现出来“传神”之味岂能不提齐白石的虾系列白石老人一生追求创新创造了特例独行的画风他擅用淡墨掷笔绘成虾的躯体再润之显出虾体通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笔成金干净、利落传神再以细笔表现虾须、爪、螯凝练传神!显示出画家精妙绝伦的艺术功力我们

11、要了解画家使用墨色的巧妙又要体会富有金石味的笔法然后才能尝试学习结构里丰富的意韵和高妙的技巧顾恺之提出过“传神写照”的命题画家的这些技巧即使学生画不出来也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大师用笔用墨巧妙之处体会到“传神之美”的魅力 (二)含蓄之美 含蓄之美有含而不露、耐人寻味之意“含蓄”一词属于美学范畴是晚唐司空图在诗品中提出的它的最高境界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茶艺也得之精华正因味不尽才会苦未尽而甘出含蓄在美术作品创作中也是一种技巧方法诗、画本为一家作画也应尽显含蓄之意小学美术教材中也有诗配画的课题彰显其趣有诗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现代画家傅抱石将此诗浮现于画纸青苍的柳

12、色带着浓浓的雨意成为画面的主体把诗中特有的惜别气氛表现了出来画面中没有画离别的挥袖也没有依依不舍的拥抱只有落寞的雨色让人不由跟着惆怅含蓄之美反而更能将画面的意味深入到人的心里去对高年级学生欣赏作品的味道自然要从含蓄之美进行评价也是做个有品味、有思想深度的人所必备的技巧 三、器之美从造型之需 所谓“器之美”原本是指茶的美色需要与之相配的器具才能映衬出其色泽、姿态的美感鉴赏茶的汤色素瓷杯或玻璃杯在光的折射作用下茶汤上、中、下三层幻出三种色彩的光环十分神奇耐人观赏美术教学里也有“器之美”即美术中的造型表现领域 (一)雕镂之美 文心雕龙情采有句“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在美术教材中几乎每个年级都或多或少

13、涉及到传统文化内容苏教版美术教材中就有罐和壶一课我们可以欣赏到宋代“人形壶”还有古代美洲陶罐通过图片我们从器具本身散发出的文化气息几乎能嗅到那个时代传递过来的文化特征:或沉静或张扬无不与那朝那代的文化思想有着深远的联系雕镂之美不光是在这些小的器物上教材中还有专门关于雕刻艺术的体系贯穿各年段前后如非洲雕刻艺术一课就是专门让大家来了解某类型的雕刻艺术特征我们可以从传说到习俗文化再到实物图片慢慢体会非洲雕刻艺术的独特之处雕镂技艺本身就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造型方式或圆润细腻或粗犷厚重都是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培养学生审美也需要从习俗文化及地区风格等方面入手 (二)阴柔之美 太极阴阳的思想是我国传统哲学中的精

14、髓古代美学中就认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是说阴柔之美更加温和长久容易入人心茶道中的阴柔之美我们除了对汤水本身的柔美欣赏之外更能从煮茶者的身上找到各种美青花瓷算是器物柔美之典范其中尤爱装饰花瓶的造型初看仿佛一位穿着蓝印花布旗袍的女子婀娜的曲线典雅的服饰、脱俗的妆容、适宜的发型等似乎就是那位为你精心泡茶的女子细看瓷器的花纹中又深藏着绝妙世界有如周杰伦的歌词中提到的:“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黑色深处被隐去”像在青色的天地里等候那场烟雨而此时的炊烟在袅袅升起隔江万里会联想起每个人心底的故事 四、饮之美属过程之态 饮之美它看似是一种行为艺术其实是一种思想过程茶艺是指从备茶开始经过备器、烧水、投茶、激搅、育华直

15、至闻香、品味其过程都在追求美的意味深长就美术课程而言饮之美即思维(设计过程)的美感饮之艺术应该成为一种思路和过程的净化提炼 (一)淡泊之美 淡泊之美是一种心境淡泊容易让人与“名利”联系虽然世俗的名利与课堂上学生的生活还有距离但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能一下子提炼出生活中适合入画的题材中国画中的“四君子”梅、兰、竹、菊常被文人雅士用来表现清高脱俗的情趣梅探波傲雪高洁志士;兰深谷幽香世上贤达;竹清雅澹泊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世外隐士分别代表品质是:傲、幽、澹、逸尤其是正直的气节、谦逊的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感情历代画梅代表还必须有梅的品格有人称之为“梅气骨”元代以郑所南画兰花最为著名寓意也最为明确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另有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亦善画此类题材其中犹以画竹、兰为最妙艺术作品就如净化器人若性格闲适恬淡顺物自然其胸襟自然开阔人心之所向往还是一份淡泊! (二)奇险之美 每次饮茶总有初相识的感觉有神清气爽之奇所谓“奇险”与“安逸”相对与“朴拙”相生“奇”、“险”看似误入歧途其实这才是创作思路的正道能让人印象深刻入了趣味!画家杜尚的走下楼梯的裸女便是充满“奇”字感受的绘画作品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