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学期制模式下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的改革分析论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2882749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三学期制模式下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的改革分析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三学期制模式下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的改革分析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三学期制模式下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的改革分析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三学期制模式下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的改革分析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三学期制模式下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的改革分析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三学期制模式下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的改革分析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三学期制模式下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的改革分析论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学期制模式下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的改革分析论文 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中一门强调方法性、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社会调查已经成为了法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常规的课程然而作为热门实践课程的社会调查其教学效果却日益受到法学教育专家的批评乃至法科学生的抵制笔者希望借本校启动“三学期制”模式的改革契机结合本人多年社会调查、法律辩论等实践教学经验探索出有益于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具体方法促进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系统化、高效化 一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的地位 关于社会调查课程之于现代法学教育的意义专家学者已经达成一致其研究成果也已浩如烟海本文不再赘述然而鲜有学者从实践教学的整体出发研究在法学本科实践

2、教学这一系统中社会调查课程的地位以及与其他法学实践课程的关系 目前各大高校法学本科专业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法律见习、法律辩论、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其课程设置基本如下:第二学期法律见习第三学期法律辩论第四学期社会调查第五学期学年论文第七学期毕业实习第八学期毕业论文从课程设置的时间顺序来看社会调查属于中间环节从法律人职业技能培养的逻辑来看社会调查属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 法律见习的教学内容是观摩法院、检察院、律所等机构核心业务的实际运行流程教学目标是让接受多年基础知识教育的大一新生对法学职业执业情况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大学生跳出僵化的书本知识和单一的课堂环境逐步适应系统

3、化、科学化的专业素养教育调整心态面对学校与社会的对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任务不大趣味性比较强法律辩论的教学内容是选择法学各专门学科领域中有争议的热点专题让学生自愿结组形成正反两方并就各方主要观点展开对辩该课程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对法学前沿知识的涉猎与研究培养学生的法学专业思维能力和论辩能力社会调查正是在法律辩论课程成果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与逻辑思辨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能力弥补法律辩论课程的不足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与实践技能大学学习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中学灌输式的教学学生的思考固定在单向、被动模式中老师教习知识点老师提问根据老师讲的知识点回答问题、完成作业而不进行主动的、拓展式的思考与其说学生

4、发现问题的能力偏低不如说学生缺乏发现问题问个“为什么?”的思维逻辑不懂而且不知道需要进行发散思维观察社会现象探讨其发生原因从而做出独立的判断因其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所以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紧密结合社会调查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与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从纷繁复杂的法律现象、社会现实与历史文献中总结出、抽象出问题即调查选题并设计出合适的调查方法整理、分析搜集的资料并最终完成调查报告从而有效地衔接好法律辩论课程并为学年论文选题的确定、书写打好基础 而学年论文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为进一步进行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创造条件理所当然地是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的前提与基

5、础 综上所述社会调查是法学本科系统性实践技能培养最关键的一环既是法律辩论效果的巩固又是保证学年论文实践课程教学效果的基础 二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 本人从事多年的法学实践教学工作担任社会见习、法律辩论、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的课程教学以及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的指导基于对实践教学过程与效果的评估本人认为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社会调查的概念、主要内容、基本方法等理论知识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实际操作更是盲目、混乱完全偏离了系统化、科学化、明确化的要求下文从三个角度出发分析社会调查课程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的主要原因 (一)课程未受到充分重视课程安排不合理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法学教

6、育以来作为热门学科的法学专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开遍国内各大高校很难想象仅仅30多年的时间法学本科教育培养模式从理论教学到实践训练已经发展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很显然大部分学校并没有探索出既稳定又符合本校特征的培养模式仍然停留在对其他学校的模仿上尤其是实践教学方案与环节的设计基本上都处于模仿甚至照搬的阶段这从各个学校法学人才培养方案上就可以一窥一二 1没有形成体系缺少配套课程 与法律辩论一样社会调查是法律人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也是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集中性实践教学的基本课程与重要环节然后二者受重视的程度显然不同以本校近5年不同版本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例为了保证法律辩论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培养方案中不仅配套了理论

7、课程法律辩论技巧1.5个学分24学时;而且还设置了模拟审判1和模拟审判2这两门课程来巩固和强化教学效果 然而社会调查没有设置与其相对应的理论课程来指导社会调查的实践过程更没有强化其效果、巩固其成果的实践教学课程与之配套 2学分学时太少指导教师任务重 如果将法律辩论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其学分达到了6.5个学分其学时量达到了104个而社会调查仅仅1个学分16学时只及法律辩论的15.3%在这少得可怜的课时里指导老师必须挤出时间阐述清楚社会调查的基本理论知识并指导几十个学生分成十几个组完成整个社会调查的全部过程很显然学时远远不够而一个课程指导老师的安排就将社会调查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

8、务 3一周时间完成时间跨度太短 根据课程设计社会调查的教学一般都是安排在学期中间的一周来时间集中完成然而稍微研究社会调查课程就不难分析出社会调查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很难在一周内就完成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资料整理过程所以这种一周集中上课的方法只能使每一调查环节都敷衍了事 (二)实践教学系统化不强实践课程联系不紧密 如前文所述法学本科实践课程的设置并不完善实践教学系统化不够实践课程之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各自孤立联系不紧密这就使实践教学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事实上实践教学是一个整体应当系统化统筹并注重每一个环节的衔接尤其是社会调查课程在没有理论课程配套的理论教学和强化效果的其他实践课程而课时量又严重

9、偏少的情况下再失去跟其他实践课程的紧密联系其教学效果再次降低 按照法学实践教学培养的逻辑实践课程的安排应当层层递进并且贯穿整个大学四年根据实践教学环节的特征和规律结合法律人实践技能培养目标其课程设置的逻辑顺序应当为上文所述然而根据本校法学专业最新版的人才培养目标法律辩论和社会调查同时设置在了第三学期上课时间安排在接连的2周前文提过社会调查是法律辩论的巩固与提升需要在吸收和总结法律辩论课程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社会调查的教学而毫无喘息机会的课程设计必将使2门课程的学习都受到影响 另外根据惯例学年论文的指导老师与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是一致的这就使得指导老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效果科学性、系

10、统性、连贯性地指导学生完成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但是社会调查指导老师只有1人并没有与其相邻的实践课程进行导师对接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资源匮乏支撑力不够 每年都有学生结合本校校级活动(比如暑期三下乡活动)或者暑期社团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并完成社会调查报告反观法学专业化社会调查课程中却鲜有满意的社会调查活动与优秀的调查报告根据对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情况的分析除了上文提及的两个原因外还在于资源的匮乏没有支撑力导致学生积极性不够社会调查不能很好地开展另外人员的不足也是直接导致了资源的匮乏如果以学年论文的模式由一个指导老师带34名学生那么可以利用指导老师的课题经费来解决一部分资金的问题否则以一名教师之力

11、是难以解决社会调查的资金短缺问题的 三“三学期制”模式下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改革探索 (一)“三学期制”模式的基本内容 为了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我校自今年九月份开始正式实施“三学期制”模式基本内容如下: 1“三学期制”模式的学期划分 我校现在实行的是二学期的学期制模式即秋季学期(20周)+寒假(5周)+春季学期(20周)+暑假(7周)实行“三学期制”后学期制模式改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即夏季学期(4周)+秋季学期(18周)+寒假(约5周)+春季学期(18周)+暑假(约7周)总教学周数为40周寒暑假的放假时间基本维持不变 2“三学期制”模式的教学安排 实施“三学期制

12、”条件下各专业(年级)的理论教学主要安排在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综合试验等实践教学环节可安排在夏季学期学校还将利用夏季学期安排更多的跨校区开设的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 3“三学期制”模式下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加大对实习实训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和机制保障建立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合作与联动的机制共同推进复合型、实践型的人才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制度规范建设一批教学实习和就业实习的基地加大改善实验室建设条件的力度加强实验室管理的制度建设以保障学生夏季学期集中训练和暑期科研的顺利开展 通过对“三学期制”基本内容的分析这种独立出专门的实践学期的创新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本科教育课

13、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进一步完善课堂、实验、实践等主要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动开放性办学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三学期制”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从事创新性实验和学术研究、进行教学实习和就业实习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短学期的设置使教学工作的安排更具灵活性 (二)“三学期制”模式下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改革路径 1强化重视程度合理设置课程 充分认识社会调查在法学本科系统实践教学中的地位并合理设置社会调查课程是法学本科社会调查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没有合理的课程设计所有教学效果与改革都是空谈 (1)增加配套的理

14、论教学课程与相应的实践课程 在专业选修课程中设置理论课程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操作课程社会调查相辅相成配套完成社会调查的目标社会调查方法是文科学生必备的学习和研究的工具性知识和能力开设该课程通过系统、全面地介绍社会调查的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掌握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逐渐树立起认真、合作、严谨、求实等与社会调查有关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他们从事社会调查研究必须尊重科学的思想方法为社会调查的具体操作与实践提供系统完善的理论指导实现教学效果与目标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宜安排1个学分16课时与社会调查实践课程1学分、16课时相对应形成2个学分、32课时的学

15、分学时量既没有超过法学本科主干核心课程的学分课时量过分拔高社会调查课程的地位也没有过分低于普通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课时从而提高对社会调查课程的重视 (2)适当增加指导教师的数量 尽量增加指导老师的数量一方面降低实践课程教师的工作量有利于老师全面、细致与系统地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指导老师跟进社会调查的每个环节及时调整工作方向督促学生认真完成社会调查活动提高调查研究的成效 (3)拉长社会调查实践的时间跨度 “三学期制”模式将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综合试验等实践教学环节都统一安排到夏季学期共4周19天大大拉长了社会调查课程的时间跨度社会调查活动的指导老师可以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地设计整个调查活动:5个工作日确定选题(包括预选与讨论修正)5个工作日完成调查(包括调查方法的选取与实际调查)4个工作日进行资料的分析和整理5个工作日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从而从时间上保障社会调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顺利开展 2系统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课程联系的紧密度 强化法学本科集中实践课程的系统化程度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