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2.听听秋的声音》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2882740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2.听听秋的声音》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2.听听秋的声音》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2.听听秋的声音》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2.听听秋的声音》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2.听听秋的声音》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2.听听秋的声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2.听听秋的声音》(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1班语文教学案例听听,秋的声音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 李录萍一、资料研读:课例研究:两个课例(见附件一、二)二、教材分析:听听,秋的声音是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四篇课文,全组课文体现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诗歌语言精炼优美,富有韵味,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诗的题目听听,秋的声音用轻柔的语气引领你走进美丽的秋景,诗中这句话不断出现,一种声音就是一幅美丽的秋景图。前三节写的是落叶、昆虫、大雁、秋风等具体可感的声音,后两节写了无声的声音,其实是秋景给人的感受。诗

2、歌就是要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引导我们想象秋天美好的景象,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们非常喜欢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喜欢多媒体上那一系列神奇的变化。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正在发展,想象丰富不受限制,并且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小脑瓜思考问题,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积极表达。在前几课的学习中他们已了解了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了解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了解了秋天里具体的景物,这些都为他们理解这首现代代诗打下基础,虽然诗歌语言精炼,跳跃性强,相信理解起来并不难。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3、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 1、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2、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准备: 学生:观察秋天来了四周的变化和留意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老师: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一)范读,听秋声。 1、师:同学们,秋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你发现了吗?你发现了什么?秋天的脚步虽然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音乐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师范读全诗) 2、你觉得这秋

4、天的声音美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板书课题) 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二)诵读,表秋情。 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2、师:刚才,我们已经与秋天的声音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了。现在,谁愿意用你的朗读再一次带领大家去听听,秋的声音呢?(指名分小节朗读,给生字正音) 3、师:从同学们的朗读声中,你听到了秋天的什么声音呢?(生说,师随机板书。) 板书: 黄叶 蟋蟀 大雁 秋风4、师:在这些声音中,你最喜欢哪种呢?找到你喜欢的那一节,再去读一读吧(生再读。) 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 (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

5、看课件)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_” 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指名生朗读、挑战读) (2)“_”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 蟋蟀在唱着“_” (朗读指导)(3)师:在这美丽的秋天里,大雁也飞往南方过冬去了。大雁会对它的朋友叮咛些什么呢?(课件) 师:星期一早上,当你背起书包上学时,妈妈会怎么叮咛呢?(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板书“叮咛”)请大家再来看看“叮咛”这两个字,想想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一记它们?师:是啊!用嘴巴一遍又一遍地说就是叮咛,妈妈的叮咛饱含着对你的关心和爱护,那大雁又会对它的好朋友留下些

6、什么话呢? 大雁对( )说:“ _。” 师:留在这里的朋友听到大雁的话,心里会感到多么温暖呀!这时候秋风也来了,秋风掠过田野,(课件出示田野图片)最开心的是谁啊?(农民伯伯)是啊,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地播种、施肥,洒下了无数辛勤的汗水,面对这一颗颗绽开的谷粒,怎能不欣喜!那秋风会对农民伯伯说些什么呢? 师:我们也来学学大雁、秋风和我们的朋友说一说吧!(齐读第3小节) 师: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蟋蟀唱起了离别歌,大雁飞到南方过冬去了,稻田里一片金黄,稻子压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秋天的一切是多么美好!下面,就让我们美美地来读一读这些诗句吧!(PPT)(4)学习第4、5、6小节 师:

7、在大家的朗读中,我们一起走进了秋,走进了这辽阔的音乐厅。这音乐厅就是“神奇的大自然”。在大自然中,秋天的声音无处不在。我们再好好去听听,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呢? 指名说。(课件:关于各种声音的图片) 师:是啊,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秋的声音,在(师引读第5.6小节)(课件) 3朗读全文。 师: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我们心中是多么高兴呀!让我们再拿起书,一起快乐地朗读这首诗歌,用朗读来表达我们心中的喜悦吧!(三)拓展训练。 师:孩子们,秋天把这么美妙的声音送给了我们,那我们是不是也该送份礼物给秋天,来赞美秋天!现在,同学们也来当当小诗人,写一首小诗送给美丽的秋天吧!(课件出示练笔1)听听

8、,秋的声音,花枝( ),(“ ” ),是( )。听听,秋的声音,蝉( ),(“ ”)。是( )。听听,秋的声音,农民伯伯( ), ( ), ( )。 听听,秋的声音, 小草( ), ( ), 是( 生先是跟同桌说一说,再动笔写一写。(课件出示练笔2)师:秋天的声音还有很多很多,(出示图片)比如石榴成熟时裂开的“啪啪”声,小朋友们秋游时快乐的“哈哈”声这些声音,是那么美,请你用手中的笔把这些美妙的声音描绘下来。(多媒体展示画面音乐,配乐,生练习)生自由展示(四)总结1.再次美美地朗读全文。2.课件出示仿写的诗歌,自由美读,再次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秋之美。听听,秋的声音,蜜蜂扇动翅膀,“嗡嗡”,是和

9、花朵告别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石榴露出笑脸,“啪啪”,是对秋姑娘的问候。一只只燕子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一阵阵秋风掠过果园,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听听,走进秋,走进这五彩缤纷的演奏厅,你仔细地去欣赏这秋的奏鸣。秋的声音,在每一个红红的苹果里,在每一片绚丽的花瓣上,在每一滴晶莹的露珠里,在每一朵绽放的秋菊里。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跑来,又向远方匆匆地离去。(五)自主作业课件出示:1、爱诵读的你,可以美美地读读课文,“读出”秋天的声音。 2、爱绘画的你,可以“画出”秋天的声音。 3、爱写作的你,可以“写出”秋天的声音。 结语: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秋天这个辽阔的音乐厅,一

10、起聆听了秋天美妙的声音,你们和作者一样,用心、感受着美丽的大自然。期待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有更多更好地发现! 谢谢,下课!五、教学反思:如何把秋天独特的美带给学生,让学生聆听到秋天美妙的声音,体会到诗歌遣词造句的韵味,展开想象的翅膀抒发胸中的诗情,是本堂课展开教学的重点。首先,我借助多媒体,从视觉渲染入手,通过展示秋天美景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浓浓的秋意,再引导学生去读课文,品味秋天的声音。让视觉与听觉在学生的心里产生共鸣,用这些美丽的画面和教师如诗一般的导言,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如诗如画的阅读环境。与学生共同走进声音的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课堂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先是教师范

11、读,学生轻声跟读,初步感知课文;再是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美妙的声音;然后是同桌互读,分享自己喜欢的秋天声音;最后是比赛读、挑战读,展现秋的美好。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现代诗的韵律和秋天的美好,引发学生的共鸣以及跟其他同学交流的热情。而仿写则是本节课的亮点,设计也是由易到难,具有梯度性。我先是出示填空:听听,秋的声音,花枝( ),(“ ” ),是( )。听听,秋的声音,蝉( ),(“ ”)。是( )。让学生思考后进行说话练习,师生共同评议。由此,学生明白了仿写的内容和格式。接着,让学生自由想象和发挥,进行仿写练习。学生练习说话时态度积极,气氛比较活跃。虽然仿写的句子有些不够生

12、动,但经过老师的引导以及其他同学的作品展示,也能够学会模仿。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学内容安排上过度的“大刀阔斧”,我着重讲了秋天的几种声音,而对第4、5、6小节只是轻轻的朗读带过,而没有去深刻的理解,缺少了对文本的感悟。其次,在仿写练习展示时,对学困生的关注度也不够。六、教学困惑: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仿写训练中,我发现一部分的中等生以及学困生是不愿动笔练习的,有一部分学生则是踊跃发言,乐于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想法。因而在展示仿写时,更多的是优秀生,而学困生,即使是指名让他回答,扮演的常常是沉默的角色。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如何真正做到关注全体学生,找到平衡点呢?附件一: 12.听听,秋

13、的声音一、案例背景 设计者:尹福艳 学生:小学三年级学生 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二、教材分析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现代诗,也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格式,续写诗文。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体会浓浓的秋情。教学难点:仿照诗文的内容,编写几句赞美秋天的诗文。四、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并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但是课文是现代诗,学生接触的不是很多,而且诗文是描写秋天的声音很抽象,所以很难感受到秋天的意境美。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韵味美和秋天美。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儿童诗,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