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研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28739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研究摘要:根据教育理论和调查研究, 通过对新教师和老教师在有效提问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他们在这方面提出的建议进行讨论与分析,结合听课实践和老教师有效提问的经验,把这些分七个原则和六种方式来研究有效提问,旨在提高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 中学数学;有效提问; 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便于调控教学程序, 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但是,种种迹象表明, 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 提出的问题往往缺乏有效性,在有效提问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研究从新老教师

2、以及学生这三方面出发去深入调查,了解教师在有效提问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有效的教学建议。 二、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现状的调查分析 1.对新教师的访谈。我们以座谈会的形式对 4 位数学新教师进行了访谈,形式是让教师围绕自己在有效提问这方面的不足和建议各抒己见,会后我们再归纳整理。通过 45 分钟的座谈 ,老师们发表了他们在有效提问上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目的性不明确。虽然新教师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同时 ,根2据学生的需要,设计了很多问题, 但是效果往往并不好,原因是问题目的性不强。 (2)问题意义缺乏准确性。新教师都知道课堂提问题意一定要明确, 不然学生不理解题意, 影响课

3、堂效果。但是由于新教师缺少课堂经验, 要么问题的语言不明了准确, 要么所提问题内涵过宽,语义含糊不清, 使学生不能够准确回答。 (3)问题缺乏新颖性。新教师知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趣味性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大部分新教师提的问题都还是索然无味的。 (4)问题难易不适中。既要使问题富有思考性和挑战性 ,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探索激情,又要使问题处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新教师都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他们表示问题富有思考性和挑战性不难,难的是把握好学生现有的能力。 而在有效性提问的建议方面,归总起来主要有以下两条: (1)在提问难易程度上:必须依据

4、知识的深度和难度设计问题。提问应使大部分学生能回答,以保持信息能够得到较好的反馈。如果问题缺少应有的深度和难度,就达不到预期目的。提问的难度应把握在: 问题刚提出时, 个别学生能答出 ,经过思考很多学生也能回答, 再经点拨, 多数甚至全体学生能回答。问题的过易或者过难都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在提问语言明确度上:提问的语言要表达准确 ,问题只说一遍, 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回答问题的对象要明确,是齐答还是个别3回答。提出的问题,答案应准确。 2.对老教师的访谈。老教师在数学教学领域耕耘时间比较长,许多老教师在解决数学教学问题上有很多自己的见解和经验,我们组织

5、了一个由三位老教师参加的座谈会。主要交流他们在中学数学有效提问方面的经验。观点汇总起来有以下几点。 (1)提问要具有新颖性。新颖是一种特色 ,同样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提出,其效果是不同的。人皆曰:“树在庙前”,我独曰“庙在树后” 。说法不同,感觉不同, 效果也各异。如在讲解方程(?摇?摇)的求根公式推导过程时, 课本中采用除以 a 后的配方法。教师不妨提出“用乘以 a 后的配方法,怎么样?”这样的提问, 会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必然会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2)提问要难易适中、深浅适度。提问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要发展思维, 就要求提出的问题应面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问题太容

6、易,不利于锻炼学生思维; 太难,学生答不出, 失去了提问的意义。问题深浅,是相对而言的。同一个问题,对这部分学生来说是难题, 对另一部分学生来说是浅易题。因此,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较浅易的问题,提问水平较低的学生,较复杂的问题, 叫水平较高的学生回答, 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提问目的性要明确。对于课堂提问的问题 ,教师首先必须胸有成竹,而且备课时 ,在研究教材的同时 ,要研究整个课堂教学的活动,提出哪些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 使每次提问都有意义。具有目的性的提问一般包括:温故而知新的复习性的提问;组织学生的定向性提问;4理解启发性提问;学习方法指导性的提问等。 总之, 在数学课堂提问方面,教师应不断总结提问的有效方法,提高提问的艺术性,使提问更富有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