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学课件作者唐世林第四章

w****i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81.50KB
约37页
文档ID:102873578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学课件作者唐世林第四章_第1页
1/37

模块四 装配基本知识,项目1装配工艺概述 项目2装配时的连接和配合 项目3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项目4装配方法和装配尺寸链,项目1装配工艺概述,一、装配工艺过程 产品的装配工艺过程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研究和熟悉产品装配图、工艺文件和技术要求,了解产品的结构、功能、各主要零件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并对与装配零部件相配套的品种及其数量进行检查 .确定装配方法和顺序,准备所需要的工具 .对装配的零件进行清理和清洗,去除零件上的毛刺、铁诱、切屑、油污及其他脏物,以获得所需的清洁度 .检查零件加工质量,对某些零件进行必要的平衡试验、渗漏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等下一页,返回,项目1装配工艺概述,2.装配工作 结构复杂的产品,其装配工作通常分为部件装配和总装配 3.调整、精度检验和试车 .调整调节零件或机构的相互位置、配合间隙、结合面松紧程度等,目的是使机构或机器工作协调,如轴承间隙、镶条位置、蜗轮轴向位置的调整等 .精度检验指几何精度检验和工作精度检验等几何精度通常是指形位精度,如车床总装后要检验主轴中心线和床身导轨的平行度、中拖板导轨和主轴中心线的垂直度以及前后两顶尖的等高程度。

工作精度一般指切削试验,如车床进行车外圆或车端面试验上一页,下一页,返回,项目1装配工艺概述,.试车试验机构或机器运转的灵活性、密封性、振动、工作温度、噪声、转速、功率等性能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4.喷漆、涂油、装箱 喷漆是为了防止不加工面的锈蚀和使机器外表美观;涂油是使工作表面及零件已加工表 面不生锈;装箱是为了便于运输它们也都需结合装配工序进行上一页,下一页,返回,项目1装配工艺概述,二、装配工艺规程 1.装配工艺规程及作用 装配工艺规程是规定装配全部部件和整个产品的工艺过程,以及所使用的设备和工夹量具等的技术文件一般来说,工艺规程是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总结,是符合“优质、高效、低耗”的原则,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措施,也是组织生产的重要依据上一页,下一页,返回,项目1装配工艺概述,2.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1)对产品进行分析认真研究产品装配图、装配技术要求及相关资料,了解产品的结构特点和工作性能,根据企业的生产设备、规模等具体情况决定装配的组织形式和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 (2)对产品进行分解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通过对产品进行工艺性分析,将产品分解成若干可独立装配的组件和分组件,即装配单元。

确定产品和各装配单元装配顺序时,应首先确定装配基准件部件装配应从基准零件开始,总装配应从基准部件开始,然后根据装配结构的具体情况,按照先下后上,先内后外,先难后易,先精密后一般,先重大后轻小的规律去确定其他零件或装配单元的装配顺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项目1装配工艺概述,(3)绘制装配单元系统图表示产品装配单元的划分及其装配顺序的示意图称为装配单元系统图当产品结构较复杂时,为了使装配系统图不过分复杂,可分别绘制产品总装及各级 部装的装配单元系统图如图4-1所示为某锥齿轮轴组件的装配图,经分解其装配顺序可按图4-2所示进行,图4-3所示为该组件的装配单元系统图 (4)划分装配工序及装配工步根据装配单元系统图,将机器或部件的装配工作划分成装配工序和装配工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项目1装配工艺概述,(5)制定装配工艺卡片单件小批量生产,不需制定工艺卡,工人按装配图和装配单元系统图进行装配成批生产应根据装配单元系统图分别制定总装和部装的装配工艺卡片表4-1为锥齿轮轴组件装配工艺卡片,它表明了每一工序的工作内容、所需设备、工夹量具、工人技术等级和时间定额等大批量生产则需一序一卡上一页,返回,项目2装配时的连接和配合,一、装配时连接的种类 零件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固定连接和活动连接。

固定连接能保证装配好后的相配零件间相互位置不变;活动连接能保证装配好后的相配零件间有一定的相对运动在固定连接和活动连接中,又根据它们能否拆卸分为可拆卸连接和不可拆卸连接两种可拆卸连接是指这类连接不损坏任何零件,拆卸后还能重新装在一起,见表4-2所列下一页,返回,项目2装配时的连接和配合,二、装配方法 为了保证机器的工作性能和精度,在装配中必须达到零、部件相互配合的规定要求根据产品的结构,生产条件和生产批量的不同,为保石觑定的配合要求,一般可采用如下四种装配方法 1.完全互换法 装配时,在同类零件中任取一个装配零件,不经修配和调整即能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称为完全互换法按完全互换法进行装配的产品,其装配精度完全由零件制造精度保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项目2装配时的连接和配合,2.选配法 将零件的制造公差适当放宽,然后选取其中尺寸相当的零件进行装配,以达到配合要求,这种方法称为选配法选配法又分为直接选配法和分组选配法两种 3.修配法 在装配过程中,修去某配合件的预留量,以消除其积累误差,使配合零件达到规定的装配 精度,此装配方法称为修配法 4.调整法 在装配时,调整一个或几个零件的位置,以消除零件间的积累误差,来达到装配的配合要 求。

如用不同尺寸的可调节螺母或螺钉、镶条等来调整配合间隙上一页,返回,项目3装配前的准备工作,一、装配零件的清理和清洗 在装配过程中,零件的清理和清洗工作对提高装配质量,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轴承、精密配合件、液压元件、密封件以及有特殊要求的零件更为重要如装配主轴部件时,若清理和清洗工作不严格,将会造成轴承发热和过早丧失其精度,也会因为污物和毛刺划伤配合表面而加速磨损,甚至会发生咬合等严重事故 1.零件的清理 2.零件的清洗 3.清洁度的检测,下一页,返回,项目3装配前的准备工作,二、旋转件的平衡 能够旋转的零部件统称为转子如带轮、齿轮、飞轮、叶轮、砂轮等都是转子由于这些零件的材料密度不均,本身形状刘旋转中心不对称,加工或装配产生误差等原因,造成重心与旋转中心发生偏移,工作时因有不平衡量而产生离心力引起机械振动,造成机器工作精度降低、零件寿命缩短、噪声增大,甚至发生破坏胜胜事故旋转件不平衡的形式可分为静不平衡和动不平衡两类 1.静不平衡 如图4-4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项目3装配前的准备工作,(1)静平衡法消除旋转件静不平衡的方法称为静平衡法静平衡法只能平衡旋转重心的不平衡,而无法消除不平衡转矩。

静平衡是在圆柱形、菱形等平衡支架或静平衡机上进行的,如图4-5所示校正静平衡的方法有增重法和减重法,如表4-3所列 2.动不平衡 旋转件在径向截面上有不平衡量且由此产生的离心力形成不平衡力矩,所以旋转件在旋转时不仅会产生垂直于轴线的振动,而且还会使旋转轴线产生沿轴线倾斜的力矩,这种不平衡称为动不平衡如图4-7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项目3装配前的准备工作,三、零部件的密封性能试验 1.气密性试验 气密性试验是在规定的压力下,测定产品或零部件气密程度的试验如图4-8所示这种试验适用于承受工作压力较小的零部件试验前,首先将零、部件的各孔全部封闭,然后浸人水箱中并向试件内部通空气此时,密封的零部件在水箱中应没有气泡当有泄漏时,可根据气泡的密度来判定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2.渗漏试验 渗漏试验是在规定压力下,检验产品或零部件对试验液体的渗漏情况如图4-9这种试验适用于承受工作压力较大的零部件上一页,返回,项目4装配方法和装配尺寸链,一、装配方法 为了保证机器的工作性能和精度,在装配中必须达到零、部件相互配合的规定要求根据产品的结构、生产条件和生产批量的不同,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法、选配法、修配法和调整法四大类。

下一页,返回,项目4装配方法和装配尺寸链,二、装配尺寸链 1.装配尺寸链的概念 在机器的装配过程中,常常见到一些相互联系的尺寸,而这些相互联系的尺寸,按一定顺序构成一个封闭的尺寸组合,称为装配尺寸链例如,在图4-12(a)中,齿轮轴与轴配合间隙A的大小与孔径A,及轴径AZ的大小有关;在图4-12(b)中,齿轮端面和箱内壁凸台端面配合间隙B的大小与箱内壁凸台端面距离尺寸B,、齿轮宽度B2及垫圈厚度B3的大小有关;在图4-12(c)中,机床床鞍和导轨之间配合间隙Co的大小与尺寸C1, C2及C3的大小有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项目4装配方法和装配尺寸链,2.装配尺寸链简图 装配尺寸链可以从装配图中找出为简便起见,通常不绘出该装配部分的具体结构,也不必按严格的比例,而只是依次绘出各有关尺寸,排列成封闭外形的尺寸链简图图4-13所示的3种情况,其装配尺寸链简图如图4-13所示 3.装配尺寸链的环 尺寸链的每一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环又分为封闭环和组成环,而组成环又有增环和减环每个尺寸链中至少应有三个环上一页,下一页,返回,项目4装配方法和装配尺寸链,4.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极限尺寸及公差 由尺寸链简图可以看出,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所有增环基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基本尺寸之和。

即: 式中 —求和符号; m一增环数目; n一减环数目 由此可得出封闭环极限尺寸与各组成环极限尺寸的关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项目4装配方法和装配尺寸链,(1)封闭环最大极限尺寸当所有增环都为最大极限尺寸,减环都为最小极限尺寸时,则封闭环为最大极限尺寸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依次为,封闭环最大极限尺寸,mm ; 各增环最大极限尺寸,mm ; 各减环最小极限尺寸,mm (2)封闭环最小极限尺寸当所有增环都为最小极限尺寸,减环都为最大极限尺寸时,则封闭环为最小极限尺寸可用下式表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项目4装配方法和装配尺寸链,式中—封闭环最小极限尺寸,mm ; —各增环最小极限尺寸,mm ; -各减环最大极限尺寸,mm (3)封闭环公差封闭环公差等于封闭环最大极限尺寸与封闭环最小极限尺寸之差,可用下式表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项目4装配方法和装配尺寸链,式中—封闭环公差,mm ; —各组成环公差,mm 此式表明,封闭环公差等于各组成环公差之和由此可知,若各组成环公差一定,减少环数可提高封闭环精度;若封闭环公差一定,减少环数可放大各组成环公差,使之加工容易上一页,下一页,返回,项目4装配方法和装配尺寸链,三、装配尺寸链解法 不论采用哪种装配方法,都需要应用尺寸链的概念,才能正确解决零件制造精度与装配精度,即组成环公差与封闭环公差的合理分配。

根据装配精度(即封闭环公差)对其装配尺寸链进行正确分析,并合理分配各组成环公差的过程,称解装配尺寸链它是保证装配精度、降低产品制造成本、正确选择装配方法的重要依据解装配尺寸链的方法有:完全互换法、分组选配法、修配法和调整法等下面介绍其中常用的三种解法 1.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 按完全互换装配法的要求解有关的装配尺寸链,称为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上一页,下一页,返回,项目4装配方法和装配尺寸链,2.分组选配法解尺寸链 分组选配法是将尺寸链中组成环的制造公差放大到经济加工精度许可的程度,然后分组进行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这种装配方法的装配质量不取决于零件制造公差,而装配精度决定于分组数,增加分组数可以提高装配精度上一页,返回,图4-1锥齿轮轴组件装配图,返 回,图4-2锥齿轮轴组件装配工艺卡片,返 回,图4-3锥齿轮轴组件装配单元系统图,返 回,表4-1锥齿轮轴组件装配工艺卡片,返 回,表4-2连接的种类,返 回,图4-4静不平衡,返 回,图4-5静平衡支架,返 回,表4-3静平衡的方法,返 回,图4-7动不平衡,返 回,图4-8气压试验,返 回,图4-9液压试验,,返 回,图4-12,返 回,图4-13,返 回,。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