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2873087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女娲补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女娲补天是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所选古诗文都是生动有趣,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学习本组课文,主要是为了感受古人的丰富想象力和进行讲故事训练。从单元整组教学的角度思考,整组课文的教学是一个整体。学习了古诗两首乞巧和嫦娥后,要求学生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还要求学生去搜集一些民间故事。完成这两个任务既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也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神话、传说故事会做铺垫。四篇课文学习结束后,编者安排了“我想写一写读了这组课文的感受”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开放性很大,学生既可以写神话、传说如何引人入胜,也可以写神话、传说对自己的影响,还可以写古人奇特

2、而丰富的想象对自己的启发。等等。女娲补天是中国古代四大神话之一。它和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神话。这个神话故事改编自淮南子览冥训。原文为“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由此可以看出,课文只是选取原文若干片段,经过改编再创造而成的。根据单元教学主题和课文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实际,我觉得在组织学生学习这个故事时,要让学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女娲为了造福人类,不辞辛劳

3、,不怕危险,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立足语言习得,锻炼学生概括能力和形象描述能力。学情分析:学生非常喜欢神话故事,在生活中也接触过部分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嫦娥奔月等,对神话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由于故事浅显易懂,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不难,难的是体会到女娲的献身精神和神话语言夸张、富有想象力的特点以及故事的神奇色彩。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等词语。能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练习用批注的方式概括各自然段主要内容,用关键词串联法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加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向别人讲讲这个故事。4.感受女娲为了造福人类,不辞辛劳,不怕危险,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教学重点: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奉献的高贵品质,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教法和学法:教法:情景教学法、朗读品悟法、角色体验法。学法:朗读学习法、质疑点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展示学习方法。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1.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2.神话故事与一般故事有什么不同呢?3.出

5、示插图投影,指导看图。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4.(板书:女娲)你对女娲你了解哪些?(预设:女娲是人类的母亲,女娲造人,女娲是雷神和极乐国王的女儿生的,女娲哥哥是伏羲。等等。)再写“补天”。生活中,你见过补什么东西?(预设:补锅、补衣服、补轮胎、补课。等等)你见过补天吗?师总结:多么神奇呀!神话故事连题目都透着浓浓的神话色彩。5.引导学生质疑,并带着问题自读课文。(1)借助拼音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有困难可以向同学、老师寻求帮助。(2)思考: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是怎样补天的?结果怎么样?二、检查朗读,初步感知内容。1.检查生字带出句子。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并检查: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挣扎带

6、出课文: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1)指导学生读通句子。(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几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引导学生学会概括一段话主要内容,从一句话逐步精炼到四个字天崩地裂或者天塌地陷。)(3)师总结:同学们,我们读文章,读完一段要想一想,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呢?然后可以用一个句子、一个短语或者一个词语把这段话的意思概括出来。写在段落的旁边,这叫“批注”。这是一种非常好的

7、学习方法。下面几个自然段我们也尝试着练习一下。2.检查生字带出段落。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并检查:熄灭喷火缺少纯青石冶炼盆子(1)指导学习“冶炼”。师:女娲把五彩石炼成什么?用什么炼的?冶炼一般指用火或其它方法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指导书写“冶炼”。(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先认真看老师写一遍。请同学们也写一遍。)(2)检查朗读二、三、四自然段。女娲都做了哪些事?(3)引导学生由一句话逐步概括成一个个的词:求神灭火、造船救人、上山找石、炼石补天3.出示五彩云霞图片,带出课文最后一段。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4.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文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

8、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和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三、围绕“可怕”,读出情讲出味。1.天地之间发生了一件怎样可怕的事情。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段。找出描写天塌地陷,人们被洪水、大火围困的句子。(学生汇报)出示: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1)读了这四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可怕、恐怖、难受、难过)师:是啊,所以这四句话的前面说:天哪,太可怕了!同学们,读书要读出感情,有个好方法就是学会想象,这四个句子,哪句话描写的情景最让你感到可怕,请你选择这一句。

9、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等会儿请你用朗读表现出可怕。(学生自由朗读。)(2)这四句话都是围绕可怕来写的,你有没有发现这四句话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出可怕的?(天、地、人)(3)谁来汇报一下自己的朗读?读着,读着,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可怕?(让学生先发表意见,略。)2.用自己的话描述女娲补天之前“可怕”的情景。(1)你能加入自己的想象,把这一幕可怕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吗?(学生自由说。)(2)借助词语帮助讲述“可怕”。要求做到语句通顺有感情;有想象空间。(3)讲述“可怕”,适当评价。四、存疑结课,提出下节课学习任务。多么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啊,多么丰富大胆的想象力。正因为这

10、样,神话故事就这样一代一代地流传至今。女娲是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去补天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并将尝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这个故事。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听写词语。2.朗读课文、说说故事大意。二、展开想象,感受女娲形象。1.读了这个故事,女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不辞辛劳,不怕危险,勇敢善良)2.品读描写女娲找五彩石的句子。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的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石。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1)读一读,划出女娲动作的词语。从这

11、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女娲找得很辛苦,很着急。)(2)女娲白天找,晚上找,找了几天几夜,找得心情焦急,找得身心疲惫。同学们,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把女娲的这份焦急,这份疲惫读出来吗?(3)聚焦“找啊找啊”。从这个词语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女娲找得辛苦,还能感受到?(从这个词语中感受到女娲找了很多地方。)3.通过引读学习第四自然段。4.据说女娲找五彩石找了七七四十九天,炼五彩石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炼好了三万六千五百块五色彩石。为了人类的幸福,女娲多么勇敢善良啊。三、再读课文,读出感情。1.个别朗读课文。2.想象说话(写话)练习。天上的大窟窿补好了,天空不仅不会喷火,还()。大地上又恢复了(),人们(

12、),女娲看到这一切,也高兴地笑了。四、默读课文,感受故事的神奇。再读课文,想一想,你觉得课文哪些地方让你觉得特别神奇?把自己认为生动的句子摘抄下来。第三课时一、深入理解,体会神奇。1.自由读课文。2.读了课文我们知道,这是我国古代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突出以下重点小节:(1)“神话故事”不是生活中或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而是人们想象出来的。(2)女娲是一个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英雄。(3)古人想象出女娲补天这样的神话,说明古人希望有一天人能有战胜自然灾害的力量,还希望人们都能像女娲这样心地善良,关心别人。3再读全文。(女娲如此伟大,我们又是如此尊

13、敬和爱戴这位伟大的女神,那就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来把这篇课文齐读一遍吧。)二、在熟读基础上进行复述。1.熟读课文,记住故事情节,板书回忆。2.教师示范部分或全篇,用自己的话,不背全文。3.给同桌讲故事,尽量详细,清楚明白。三、拓展阅读,引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1.出示女娲补天原文。师朗读一遍即可。“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2.推荐山海经。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大部分出自这本书。板书设计:31.女娲补天为什么补怎么补结果天塌地裂求雨灭火安居乐业起火洪水造船救人炼石补天 爱心吃苦勇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