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之我见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28675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之我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之我见摘要: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是师生沟通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对课堂的合理设计和对学生合理的分组为成功的合作学习打下了成功的基础。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课堂教学合作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脚步的加快,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已经渗透到教育战线的各个角落。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由于应试教育及其对教育的评价机制等原因,以及教师对新课程新理念的理解不够,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缺乏实效。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个人对合作学习的理解谈些肤浅的看法: 一、

2、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更是学生的需要 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课堂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性学习。数学教学合作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往技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每个学生都有发言与表现的机会,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方面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置身2于合作学习中,其前提是必须创设一个安全且自由的氛围,一个和谐、适宜的课堂人文环境。这就要求教师的态度、价值观、信念必须围绕着“以

3、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个中心,创设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于是,教师更具亲和力,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成为一种可能,合作成为一种需求,师生之间彼此互相欣赏、互相悦纳。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既是学生的共同需要,又是师生沟通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合理的数学课堂设计是合作学习成功的保证 一堂数学课如果没有设计好,在教学活动中你尽管应用了合作学习方式,学生似乎在合作,其实根本达不到合作的目的,因此,合理地设计情境问题、教学方案、教学目标,才能使学生在合作中有所斩获。 1、问题情境的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问题情境的设计最重要的是要有挑战性、探索性、开放性和可操作

4、性。问题过于简单,学生觉得无味;问题过难,学生还不能挑战这个难度,学生合作学习不能进入角色;把它设计成一个具有层次感和可操作性比较强的可探索性的问题,才有利于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设计教学方案时要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有价值的数学内容为题材,引导学生实验、实践并尝试发现,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实验、尝试发现、社会实践等探究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更适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3、为了使合作学习真正富有实效,应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验的新理念,精心设计适宜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既要给学生指明合作学习的方向,又要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并想方设法实现目标。三

5、、合作学习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合作学习中,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部分优秀学生、勤奋好学的学生积极参与,而那些学习较差的、不够勤奋的学生在一边当看客,等积极参与的学生把问题解决了, “看客”们再从他们那里接受现成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实际上是在进行接受式学习。对于这些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和以往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所不同的只是:以往他们是从老师那里接受现成的知识,这时是从参与探究的同学那里接受现成的知识。这样的合作学习,对作“看客”的学生不但没有任何好的作用,反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所以,合作学习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保证所有学生都积极参

6、与。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要给差生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机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分给每个学生一定的、适合他完成的任务,让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都有事做。要根据其完成任务的情况给于评价,适时给于鼓励,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分享成功的喜悦中愉快地学习。 四、合理分组、互助合作才能共同进步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只是在教师与学生4之间单向进行,这样的信息传递大多是师生问答式,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没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更缺少学生自我调整、矫正的机会,从而也就无法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 。而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恰恰是对这种“缺陷”的弥补,它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7、:一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二是增加了学生发言的机会,能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三是为学生创设了辩论的机会,能够在辩论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四是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因此,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做到科学、合理。 五、教师鼓励性的评价有助于合作学习的成功 每个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都有所不同,不同的小组也有不同的理解,在评价一个小组或是某一个同学时要给于鼓励性的评价。从心理学角度讲,大多数人都喜欢表扬,喜欢批评的人只在少数,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多些鼓励少些批评,不要吝啬几句好听的话。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喜欢你,从而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主动性和自觉性,合作学习就会成为一种可能。作为教师的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