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第2版)教学课件作者梁纪尧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2858080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7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基础(第2版)教学课件作者梁纪尧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经济学基础(第2版)教学课件作者梁纪尧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经济学基础(第2版)教学课件作者梁纪尧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经济学基础(第2版)教学课件作者梁纪尧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经济学基础(第2版)教学课件作者梁纪尧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基础(第2版)教学课件作者梁纪尧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础(第2版)教学课件作者梁纪尧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需求、 供给与均衡价格,第一节 需求 第二节 供给 第三节 供求均衡 第四节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返回,第一节 需求,一、需求与需求量 (一) 需求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 一定市场上, 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它反映了商品不同价格与其相应的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需求反映的是商品的价格与其需求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 需求量 除了需求这个概念外, 还经常用到需求量这个概念。 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对应于某一确定的价格水平,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需求,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

2、由许多因素共同影响和决定的,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如下: 1.商品自身的价格 一般说来,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商品的价格越高, 人们对该商品的购买数量越少; 价格越低, 人们购买的数量越多。在简单需求函数中, 当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价格作为需求函数的自变量, 其变动只会影响需求量的大小, 对整个需求不产生影响。 2.相关商品的价格 各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 因此, 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某种商品的需求。商品之间的关系有两种: 一种是互补关系; 另一种是替代关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需求,3.收入水平 通常情况下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 消费者对大多数商品的需求都会增加; 反之

3、, 收入下降, 多数商品的需求会减少。至于什么样的商品的需求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又会有哪些商品会随着收入增加需求反而减少, 我们会在弹性理论内容当中进一步讨论。 4.消费者的偏好 社会消费习惯的变化, 将促进消费者在商品价格未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增加或减少对某商品的需求。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广告宣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偏好的形成,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厂商不惜资金大做广告宣传的原因。成功的案例也有许多, 如“脑白金冶“海飞丝冶等都是通过影响消费者的偏好, 迅速占领市场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需求,5.人口的数量与结构 人口数量的增加会使需求增加, 人口数量减少

4、会使商品需求减少。例如, 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纷纷按中国政府的要求和国内企业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生产汽车, 除了看中中国低廉的劳动力之外, 还看中了中国13 亿人口所蕴藏的巨大市场。另外, 人口结构的变动也会影响对某些商品的需求。 6.政府的经济政策 政府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会强烈影响商品的需求。当经济发展过速、通货膨胀较高时,政府往往会采取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即提高利率、压缩政府开支、增加税收等, 这些政策会让大部分商品的需求减少, 从而达到抑制经济过速发展的作用。反之, 当经济发展处于低潮期时, 政府往往会采取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即降低利率、增加政府开支、减少税收等, 这些政策会刺激消费

5、, 导致大部分商品的需求增加, 从而达到加速经济发展的作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需求,7.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消费者对自己收入水平、对商品价格水平的预期直接影响其消费欲望。当人们预料未来自己的收入水平会上升时, 就会增加消费, 导致需求增加; 反之, 会减少消费, 导致需求减少。当人们预料某商品的价格今后会上涨时, 则会增加对它现时的购买量, 而预料价格下跌时, 就会减少对它现时的购买量。 三、需求函数、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一) 需求函数 如果把影响需求量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 把需求量作为因变量, 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冶, 这种函数称为“需

6、求函数冶, 用公式表示为 D = f(a, b, c, , n) (2 -1),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需求,在影响需求量的各种因素当中, 关键因素是价格, 如果假定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不变,只分析商品本身的价格与该商品需求量的关系, 并以P 来代表商品自身的价格, 需求函数可简化为 D = f(P) (2 -2) 本书所讲的需求函数都是指简化的需求函数, 即表示的是商品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其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指商品的需求量取决于商品的价格, 此时, 因变量为需求量而非需求(需求指在每一价格水平下), 本函数式可准确地表达为 QD = f(P) (2 -3),上一页,下一页,

7、返回,第一节 需求,(二) 需求表 需求表是描述在某一特定时间内,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消费者对某商品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所形成的需求数量的一个表列。 需求表实际上是用算术表格的形式来表述需求这个概念, 它可以直观地表明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三) 需求曲线 用图示法把需求表中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就可以得到一条曲线, 这就是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就是在假设除了价格之外所有的因素都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即简化的需求函数), 表示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需求,如图2 -1 所示, 纵轴为价格P, 横轴为需求量QD, 把需求表的数

8、据描绘在平面坐标图上, 就形成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表示需求时, 需求量则是需求曲线上的点。 四、需求与需求量的变动规律 在经济分析中要求严格区别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一) 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于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变动。 此时, 假定除商品自身价格P 以外的因素(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政府的政策、消费者预期、收入水平、人口数量与结构) 保持不变。,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需求,从需求函数上来看, 需求量的变动函数不变, 仅仅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动。 从需求表上来看,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随着价格的变动同一需求表中“价格需求量冶组合的移动。 从需求曲线上看,

9、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移动。如图2 - 2 所示, 当价格为P1 时, 需求量为QD1 ;当价格下降到P2 时, 需求量增加到QD2 ; 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在需求曲线上则是从A 点移动到B 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需求,(二) 需求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 由于其他非价格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从需求表看, 需求的变动不是同一需求表中价格需求量组合移动, 而是整个需求表的对应关系的变动, 是在同一价格水平下由于其他因素导致所对应的需求量发生改变。 从需求曲线看,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需求减少导致需求曲线向

10、左平行移动, 需求增加导致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需求,如图2 - 3 所示, 价格P0 并未发生变化, 但由于收入、偏好、预期等一系列因素的变化, 引起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的移动。 对于需求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可以从含义、与价格的关系、变动状态以及影响因素方面来对比, 见表2 -2。 五、需求定理 从需求表和需求曲线中可以看出, 商品的价格越低, 市场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多; 反之, 需求量越少。即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是呈反方向变动的。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某商品的需求量与

11、价格之间呈反方向的变动, 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 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上一页,返回,第二节 供 给,一、供给与供给量 (一) 供给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时期内, 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二) 供给量 供给量是指生产者某一既定时期内, 在某一价格水平上计划出售的某种商品的数量。首先, 供给量是厂商计划出售的商品数量, 而不是实际出售的商品数量; 其次, 供给量是厂商能够出售的商品数量, 即它是有效的供给。,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供 给,二、影响供给的因素 在一种商品市场上, 影响厂商对商品供给的因素有很多, 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

12、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商品自身的价格 一般说来,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商品的价格越高, 生产者愿意提供该种商品的数量越多; 反之则越少。即在影响某种商品供求的其他因素既定不变的条件下, 供给量与商品本身的价格水平呈同方向变化, 即价格上升供给增加, 价格下降供给减少。商品的市场交易价格影响的是生产者的供给量, 而对整个供求函数不产生影响。,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供 给,2.相关商品的价格 两种互补商品之间, 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 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减少, 从而这种商品的供给减少; 反之, 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 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增加, 进而这种商品的供给增加。两种替代商品之间,

13、 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 从而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增加, 进而这种商品的供给增加; 反之, 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 从而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减少, 从而使这种商品的供给减少。 3.生产技术水平 技术进步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使企业有可能在给定资源条件下更便宜地生产商品,或者说同样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如杂交水稻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因此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加供给水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供 给,4.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要素价格的下降, 将会降低生产商品的成本, 从而使厂商在任一价格水平都增加供给; 反之, 厂商会减少供给。 5.政府政策 政府采取鼓励投资或生产的政策, 如降

14、低利率、减少税收、对某些行业进行补贴等, 都可以降低生产者的成本, 刺激生产者增加供给; 反之, 政府如果采取限制投资政策, 如增加利率与税收, 对某些行业征收投资方向调节税等, 会增加生产者的成本, 使得生产者减少供给。 6.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乐观的预期会使厂商扩大生产, 使未来增加供给; 反之, 厂商对投资前景持悲观态度,则会尽力在当前清货, 压缩生产, 使未来供给减少。,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供 给,三、供给函数、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一) 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是用来表示供给量的变动和影响供给量的各个因素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函数。如果把影响供给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 把供给作为因变量,

15、 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冶, 即供给函数, 用公式表示为 S = f(a, b, c, , n) (2 -4) (二) 供给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商品的供给量与商品本身的价格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用供给函数表示, 也可以用表格的方式进行直观的表达。,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供 给,供给表是用数字和图表来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它提供了价格数量的各种组合, 说明了在各种价格下可能有的供给量。 假定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是一天、一月、一季或一年), 当每千克松子的价格为20 元时, 某生产者愿意提供的松子的数量为10 千

16、克; 价格降为16 元时, 供给量减少至8 千克;价格降至12 元时, 供给量减少至6.5 千克。价格继续下降, 松子的供给量会继续减少。,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供 给,(三) 供给曲线 如果把供给表中每一组供给量和价格对应的值作为点的坐标, 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作图, 就可以得到如图2 -4 所示的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是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对大部分商品而言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所以, 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四、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规律 供给量的变动体现为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中由于商品价格发生改变(其他条件不变), 而发生的供给量在曲线上的位移, 如图2 -5 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供 给,当商品的价格从P1 下降到P2 时, 供给量从QS1下降到QS2 , 但整条曲线并未发生位移, 函数关系并未发生改变。 供给的变动则表现在同样的价格情况下, 由于非价格因素导致供给量发生改变, 因此在图形中将表现为供给曲线的整体位移, 如图2 -6 所示。 供给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同样可以从含义、与价格的关系、变动状态以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