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10 风筝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2853796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10 风筝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10 风筝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10 风筝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10 风筝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10 风筝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10 风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10 风筝(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风筝第二课时导学案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不同心情,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三、教学难点:理解孩子们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心情的变化写具体。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五、课前准备:1、设计课文活动单,提前让孩子自学,并完成活动单。2、精心制作课件。六、教学过程:谈风筝引课题1、欣赏风筝图片。2、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风筝?3、生:这是一只笑脸的风筝。这是一只瓢虫的风

2、筝。4、师:你们喜欢风筝吗?(喜欢)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贾平凹(wa)爷爷写的一篇文章风筝。(板书课题)6、齐读一遍课题。“复习生字新词”1、师强调“丧”的写法,并在黑板上范写,生跟写。2、师:昨天我们已经认识了本课的生词,现在,刘老师又把它们请来了,你们还会读吗?(出示词语)3、师:小组开火车轮读词语,比一比哪个小组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4、全班齐读词语。5、师: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么多的词语,在下面的学习中肯定会更棒!有没有信心!6、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课件出示):课文围绕风筝写了“我”和小伙伴们( )、( )、( )三个情境。师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7、指名说后全班齐

3、读。8、师:同学们真会说,把掌声送给自己。活动一、感悟“做风筝”1、师:你知道哪一个自然段写了做风筝吗?2、师:快速朗读第二自然段,找找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他们做风筝的快乐,并用横线画下来。3、生: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4、师:哪些词写出了伙伴们做风筝的心情?5、生:快活。(师带领着用标出。)(板书快活)6、师:刘老师注意到一个词“精心”,你能结合自己的理解,把“精心”换一个词语吗?(用标出。)6、生1:用心。生2:细心。生3:专心。7、师:当你在用心做着心爱的风筝时,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8、(预设

4、)生:我要好好做,让风筝飞得高高的。9、师:多么快乐,多么美好的想象啊,我们心里美好的愿望,可以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你找到了吗?10、生答:憧憬。11、师:你真会读书。那么,你是怎么理解憧憬的?12、生:向往。13、师:(其他同学同意吗?)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查到的?14、生:查词典。15、师:好厉害呀!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种新本领,就是查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那么,我们精心做着的是一只怎样的风筝呢?16、(预设)生:我们精心做着的是一只什么也不像的风筝。17、师:一只什么都不像的风筝?小伙伴们为什么称作“幸福鸟”, 还要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上面呢?18、(预设)生:因为风筝寄托着他们的憧憬和希望。19

5、、生:因为风筝是他们亲手做的。(一点一点做好的风筝包含着他们的希望)(板书希望。)20、师:是呀,当我们脚踏大地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却可以像风筝一样飞翔在天空。那是多么快活的一件事呀!你能把这种快乐读出来吗?21、小组展示读,全班读。活动二、感悟“放风筝、找风筝” (一)小组合作学习。1、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做风筝的?(课件出示)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第35自然段,完成活动单。2、(课件出示活动单):10、风筝活动单事情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我会写体会放风筝1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 )着,我们快活地( )着,在田野里拼命地( )。2、一阵风吹来,线嘣地断了,风筝飞走了,我

6、们( ),( )。从填写的词语,我体会到找风筝通过朗读第5自然段,我找到了( ),( )两个词最能体现作者和伙伴们找风筝的心情。3、各小组根据合作学习要求进行学习,并填写活动单。4、指名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二)、感悟“放风筝”1、小组: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一阵风吹来,线嘣地断了,风筝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从填写的词语,我体会到:2、(课件出示)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师:同学们填的又快又准,(用标出填写的词语。)从填写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3、生:体会到快活。(师:可以把

7、快活换成什么?快乐。)(板书快乐)4、师;翩翩飞舞的仅仅只有风筝吗?还有什么和风筝一起在飞?5、生:还有我们的快乐的心情。6、师:放风筝多快乐呀!我们一边拼命地奔跑,一边快活地喊叫,会喊些什么?7、生:我们的“幸福鸟”飞得真高啊!向上飞,向上飞!看,风筝在空中多美啊!8、师:你们能把这种快乐的心情读出来吗?9、小组展示读。10、师:风筝飞得真高啊!孩子们是怎么放风筝的呢?请用波浪线勾画出描写放风筝的句子。11、生: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12、师:你真棒!请你们用标出表示放风筝动作的词。13、

8、生:托、牵、站、说、跑。14、师:作者就是抓住这些动词描写放风筝的,你们想放风筝吗?15、生:想放!16、师:那就男女生比赛朗读放风筝的句子,比比谁读得更好!17、(课件出示放风筝的情景图片)师:看着风筝越飞越高,我们从早晨一直玩到下午。(课件出示风筝断线飞走的图片)师:忽然吹来一阵风(生接:风筝断线飞走了)刚才我们还在快乐地喊叫,现在却怎么了?18、生:现在却大惊失色,千呼万唤。19、(出示: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师:“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是两个成语,知道意思吗?20、生自由回答。21、师

9、:从中你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呢?22、生:着急,难过。(板书着急)23、师: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段话吧。(三)、感悟“找风筝”。1、师:看着风筝越飞越远,我们急忙四处寻找。我们都到哪儿找了?2、生自由说。3、师:找到了吗?4、生:没有找到。5、师:此时此刻,孩子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6、生:伤心。(板书伤心)7、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8、生答后课件出示: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9、师:你是抓住哪些词体会到的?(提醒用标出重点词)甚至都哭了。谁能读出孩子们伤心的心情。10、指名朗读,小组展示读。11、师引读:我们都哭了。为了

10、一只怎样的风筝?12、(课件)一大组:我们都哭了,为了那只寄托着我们憧憬和希望的风筝! 二大组:我们都哭了,为了那只被我们叫做“幸福鸟”的风筝。 三、四大组:我们都哭了,为了那只装满了我们童年快乐的风筝。活动三 感悟幸福1、师:这只让我们牵肠挂肚的风筝到底有没有找到呢?2、生自由回答。3、师:贾平凹爷爷没有写下去,用了一个省略号,请大家齐读第8自然段。(课件):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4、师:不管风筝有没有找到,但是我们一定可以找到的是(指板书)希望、幸福、理想和快乐。5、师:是呀!找到了风筝当然快乐,找不到风筝,心中依然充满希望,不管风筝有没有找到,做风筝,放风筝的那种快乐一直

11、留在作者的心田,直到现在,作者已经六十多岁了,还是觉得6、(课件出示):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7、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些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指板书),在今后的作文里,你们也要写写自己的心情,这样会使作文更精彩!课外延伸风筝找到了没有?贾平凹没有写下去,用了一个省略号,给了我们无穷想象的空间,如果他要继续往下写,会写些什么呢?请你接着把这个故事写完。题目自拟。七、板书设计 做风筝 希望 快乐10 风筝 放风筝 快活 难过 找风筝 伤心 幸福 八、10、风筝活动单:10、风筝活动单:班级: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Jng xn x wng y rn

12、 pn mng( ) ( ) ( ) ( )二、我会写“丧”的笔顺。丧 共( )画三、我能给多音字组词。 bn( ) m ( ) fng ( )奔 磨 坊bn( ) m( ) fng ( ) 四、我会查词典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憧憬:垂头丧气:五、请你用憧憬说一句话。憧憬:六、读第二自然段,找找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作者和伙伴们的快活,并把句子抄下来。七、小组合作学习。 请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第35自然段,找找孩子们放风筝、找风筝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再填一填活动单。事情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我会写体会放风筝1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 )着,我们( )地喊叫着,在田野里( )地奔跑。2、一阵风吹来,线嘣地断了,风筝飞走了,我们( ),( )。从填写的词语,我体会到找风筝通过朗读第5自然段,我找到了( ),( )两个词最能体现作者和伙伴们找风筝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