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肖秀荣1000题史纲部分重点精华.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852870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肖秀荣1000题史纲部分重点精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肖秀荣1000题史纲部分重点精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肖秀荣1000题史纲部分重点精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肖秀荣1000题史纲部分重点精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肖秀荣1000题史纲部分重点精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肖秀荣1000题史纲部分重点精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肖秀荣1000题史纲部分重点精华.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选题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2.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认识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是:不同点:两大任务的主题、内容和实现方式都不一样。前一个任务是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后一个任务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二者关系: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4.中国近

2、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5.甲午战争爆发(1894年7月)后提出的口号:1895年,严复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喊出了“救亡”的口号。1894年11月,孙中山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6.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的社会改革方案的中心是解决土地问题。7.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洋务运动时期。8.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多数采取官督商办的形式。这些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9.中国同盟会成立时确定的政治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0.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主

3、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即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但是,没有从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是,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但是,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平均地权”采用的方法是征收地价税和土地增价归公。11.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整个中国民

4、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12.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3.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中共二大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4.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三大上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注: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15.首次实行“支部建在连上”制度的是三湾改编。16.八七会议:提出了“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毛泽东强调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实际上提出了以军事斗争作为党的工作重心的问题。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17.所谓大革命的失败

5、,主要是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18.1931年2月,毛泽东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19.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判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20.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21.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是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22.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

6、“五四指示”)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23.“使在蒋介石统治下进行任何和平运动、合法运动、改良运动的最后幻想归于破灭”的事件是,1947年10月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明令对该组织及其成员的一切活动“严加取缔”。24.1949年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与1946年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的不同在于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25.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新民主主义经济工作的政策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简称“四面八方”政策)。26.新民

7、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处于十字路口的经济成分是个体经济。它既可以被引导着走向社会主义,也可以自发地走向对于资本主义。补充: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处于十字路口的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属于过渡形式的经济成分是: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主要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27.1951年年底到1952年,在党政军机关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随即,又在1952年上半年发起

8、打击不法资本家的“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经济情报)运动。28.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也曾被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主体”是指社会主义工业化。“两翼”是指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社(社会主义性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手工业供销小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性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具有社会主义的

9、因素)、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半社会主义性质)、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性质)。29.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30.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31.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政治保障。32.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毛泽东在会上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33.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最重要成果和最重大历史贡献是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二、多选题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

10、变动,主要表现在:地主阶级发生了某些变化,有些地主成为官僚地主、城居地主,有些地主转化为资本家。农民阶级中,有些农民向贫农或雇农转化,有些农民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工人阶级产生。(先于中国资产阶级)中国资产阶级产生。(依据来源分为两个部分:官僚买办资本家和民族资本家)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3.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实现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的原因是:第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第二,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是根本的原因。4.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共同瓜分中国和对中国实行直接殖民统治的原

11、因是(注意与第3考点的区分):第一,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第二,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第三,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5.资政新篇:体现了太平天国起义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救国方案)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注意:资政新篇没有涉及农民和土地问题,而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补充: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经济方面: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12、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6.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7.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8.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主要问题是: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注意:不是实行民主共和。实行民主共和是后来孙

13、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9.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实际上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中包含着民主主义的内容,但是不单独拿出来说。10.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主要表现在革命派:对“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的问题不敢作出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只是希望通过“有秩序的革命”来避免动乱和帝国主义的干涉。所说的“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反对贫苦农民“夺富人之田为己有”。11.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共和制度而进行的斗争主要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14、护法运动。12.辛亥革命失败主要是指: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解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而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13.“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外国的各种思想流派传入中国敞开了大门;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广大青年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14.五四运动具备了新的历史特点,主要有: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促进了

1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注意:五四运动开始时,学生是主力)15.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的主要类型有: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16.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7.新三民主义的“新”表现在: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相联系。18.1928年至1930年毛泽东撰写的有关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著作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