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远程研修作业(三).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851467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远程研修作业(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远程研修作业(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远程研修作业(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远程研修作业(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远程研修作业(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远程研修作业(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远程研修作业(三).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远程研修作业(三)1、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作文教学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其实质就是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及其品质。它既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也是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本性要求。语言理解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语文核心素养中思维、审美、文化层面的要求都建立在语言理解与运用的基础之上。可见,正确理解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对写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这对写作教学有很好的启

2、示。追求华丽词藻是时下学生作文中语言文字运用的一种倾向。全国优秀作文选主编陶振伟认为,内容是根本,表达式枝叶,无内容的优美表达就是文字游戏。汉字的魅力在于同一词语在不同的情景下却有不同的表达效果,汉字不仅有本义,还有引申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颇多,若不能正确理解,胡乱使用,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表达效果,笑料百出。然而许多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在写作文时经常出现胡乱理解及使用语言的情况。当前写作教学似乎陷入套路和模式之中,什么样的作文能够拿高分,教师就教怎样的套路。就拿现今中高考作文来说,由于阅卷时间有限,教师为了让学生得分,便会指导学生特别注重作文开头及结尾的语言描写,作文中间部分则强调段落

3、开头要写的精彩出色,为此学生引经据典,套用修辞,抓住阅卷教师的眼球。出色的写作语言确实为作文增添风采,但这种语言是建立在学生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而有的学生为了拿高分,钻改卷空隙,在没有审清作文题目及弄清写作要求的情况下,在作文中胡乱套用平常学习生活中积累的好词佳句,导致学生作文中时常出现乱用成语、诗句、名言、典故的现象。更有学生病句众多,文不对题,行文结构混乱,作文毫无逻辑章法可言。要在作文教学中把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起来,首先,重视精彩语料的积累,好的作文离不开充满感染力的语言,语言的运用要建立在语言可用的基础上,成语、俗语、名人名言等好词佳句能为作文加分,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

4、生积累课堂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好词佳句,做到正确理解、准确运用。古语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精彩语料不能仅停留在摘抄、理解的浅层次基础水平上,还应当做到熟读成诵,写文章时能够信手拈来为妙,出口成章最佳。其次,教师要加强语法教学。很多教育专家学者认为,字词句法的训练是在禁锢学生的思维。机械地背诵美词美句对写作有害而无益。这种想法只能说是片面理解了字词句法训练,也片面地了解了现在学生关于作文的写作现状。事实上,现在很多学生在字词句法训练这关上未能得以加强,到了高中阶段,一篇作文,还是文句不通,漏洞百出,不堪卒读。早在先秦时期,蒙学读物就在语言上讲究精当简洁,骈散得当,再到唐代古文运动等

5、对语言美的讲究,甚至到清朝时期对仗的盛行,都说明了自古以来中国文学界对语言的重视。这也正是中国文化不可忽视的语言美,所以学生针对字词句法的训练不仅不落俗套,反而能帮助增强其作文的可阅读性。到了高中作文,字词句法训练同样不可忽视。中学生学语文要在“知其然”的基础之上“知其所以然”,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法基础知识,却不能熟练掌握。学生写作时往往会出现不少病句,随意使用标点符号的现象,究其根源,学生语言基本功底差。加上有的学生受地区方言影响较深,对语法知识把握不准,导致写作语法乱象。中学阶段教师有必要教授学生语法知识。张先亮在其研究中发现语法教学与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密切相关,语法能力的提高, 可以帮助

6、学生正确严密、科学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要达到“ 言简意赅” 的表达效果,就更离不开对语法的实践与把握。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加强语法教学。第三,注重批判性思维引导。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正确、丰富、深刻的思想。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高低,是以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基础的。当前语文教学缺少批判性思维,写作当然也不例外,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加之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弊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往往是在接受教师既定的思维,“唯师论”现象较为严重,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批判性思维严重束缚。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在写作时审视自己审题是否准确、立意是否创新、选材是否符合题目要

7、求、结构是否完整、语句是否有语病等。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离不开学生逻辑思维的强化训练。某知名作家曾说过,“一个逻辑清晰的人不一定是一位好作家,但是一位好作家一定是具有清晰的逻辑能力。”可见逻辑思维能力对写作的重要性。学生写好作文,语言运用的基本能力和写作技巧是基本条件。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就是让学生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结构的系统;能理解并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能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地完成交际活动;能依据具体的语言情境有效地运用口头和书面

8、语言与不同的对象交流沟通,能将具体的语言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能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2、依托现行语文教材,提交一份“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构想基于任务型学习的群文阅读新闻阅读与实践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新闻阅读与实践,是高中语文选修课,同时,也是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载体。基于任务型学习的群文阅读,是学生在初中基础上,更加深入学习新闻阅读与实践的有效模式。首先,系列任务的“群”学习。具体任务有三点:新闻阅读、新闻采访以及新闻写作,学习任务由阅读、口语交际到写作,由课内到课外

9、,体现了语文探究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系列任务明确了各自的学习重点,新闻阅读学习重点在于消息文体特征的把握,为新闻写作中必做任务写一则消息做好铺垫。其次,体现任务型学习的特点。一是任务目标清晰,凸显任务驱动学习功能。教材单元开头即呈现“活动任务单”,明确各项任务的具体内容。二是学习策略指导、学习方法指导具体明确。新闻阅读的课文前提供了四点策略,可以作为学习的路线图,有序展开得法的学习。另外,教材旁批、注释以及补白的知识短文,既有陈述性知识,也有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为学生的自主探究阅读提供了便捷路径。最后,进行群文阅读的实践尝试。从单篇阅读到多篇联读,符合平时阅读新闻的习惯,也是一种

10、真实性的新闻阅读。学习情境中的新闻群文阅读,与日常的阅读又有所区别,更注重阅读方法的习得。本单元群文阅读注重整体阅读、比较阅读与探究阅读;同时,又是基于文体特征的阅读,即依据新闻文体特征展开阅读教学,学习信息的筛选与甄别,进行概括与归纳等逻辑思维训练,突出学生主体阅读,渗透批判性思维训练。【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不同新闻文体特点,准确迅速地获取信息。2通过比较阅读,把握消息、特写以及通讯等新闻文体的特点。3揣摩新闻作者的立场与情感倾向,尝试从读者的角度思考新闻的内容与价值取向,培养思辨意识与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时数】3-4课时。【教学过程】一、结合教材,了解新闻阅读的目标与方法(一)阅读单元活

11、动任务单,了解单元学习的目标。1阅读第一单元“活动探究”任务清单,了解本单元学习有哪些任务。任务清单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阅读后交流明确:本单元学习的任务包括三个方面新闻阅读、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任务清单的重点在于消息、特写以及通讯的阅读与写作。学习难点有二:一、如何通过采访实践,搜集新闻素材;二、新闻写作任务的多样性,必做作业为撰写一则消息,还要在特写、通讯、新闻花絮等文体中任选一项完成,这样的写作具有选择性,更具有挑战性。2任务清单为何按照这样的顺序编排?讨论明确:第一步,新闻阅读,是为了初步把握消息、特写、通讯等不同新闻文体的特点,这样才能根据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写作练习。第

12、二步,新闻采访,一方面为新闻写作准备新鲜的素材;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围绕一次语文探究活动,全方位多维度感知各种信息,进行消息、特写、通讯以及新闻花絮等多种文体练习。(二)阅读“任务一”“新闻阅读”导学内容,交流新闻阅读的策略。阅读后讨论交流,明确阅读策略以及阅读重点:第一,通读本单元课文,归纳新闻提供的主要信息;第二,通过比较阅读,把握不同新闻体裁的写作特点;第三,阅读过程中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还要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新闻的内容;第四,能够从新闻专业视角阅读新闻报刊以及网站新闻。二、通读课文,了解获取新闻主要信息的方法(一)浏览本单元课文,试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讨论明确:我

13、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三篇消息的标题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飞天”凌空主要写了第九届亚运会中国16岁运动员吕伟10米高台跳水夺冠;一着惊海天主要写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二)想一想,如何快速地获取新闻的主要信息?引导学生学习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获取主要信息的一般方法。消息的标题(或副标题)一般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当代社会新闻为了增加消息的趣味性,会选择独特的视角设置亮点,增加感情色彩,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标题不能完全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开头导语进行概括。特写、通讯具有文学性,需要根据全文内容概括报道对象的主要事迹。三、细读

14、文本,把握新闻主要文体特点(一)阅读消息两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把握消息正文的结构特点。阅读三则消息的导语,概括三则导语的异同之处。三则导语的共同之处在于用简要的文字呈现最重要、最有亮点的新闻事实。用事实说话,开启全篇。细读毛泽东消息两则,两则消息的主体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写?先引导学生分析主体内容安排的特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主体部分交代渡江的时间、地点、过程,描述了我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势,揭示了敌军溃败的原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主体部分介绍了三路大军的战况,展示了敌人溃退的败状,分析了敌军惨败的原因。再从毛泽东写作两则消息的历史情境,还原读者的阅读心理。可以从多个

15、角度思考:其一,人民解放军战士读了两则消息,会怎么想?其二,国民党的将领以及士兵读到消息,会怎么想?其三,处于战火中的百姓以及解放区的人民,会怎样想?其四,国外人士读到这些消息,会怎么想?归纳:消息撰写者的受众意识,决定了消息呈现的选择视角和主要事实。2分析消息的时效性(新近发生的事件)、真实性(用事实说话)。分析四则消息电头。发布新闻单位:新华社、路透社(负责任的媒体,言之有信,言之有据)发布地点:长江前线、斯德哥尔摩(新闻事实的发生地,贴近现场,真实准确)发布时间:某年某月某日(时间准确,前两则消息说明某时,表明战况紧急)分析正文内容,如何体现消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引导学生从列举的时间、地

16、点、关键事实、引用数据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3品味消息的语言特点,作者在遵守文体规范的基础上体现个性色彩。消息语言的共性特点:准确、简明、形象。示例分析:A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B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结合语境,分析加点词语的准确性、简明性、形象性。)消息语言的个性特点:个体色彩、时代色彩、地域色彩。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此消息发表于上个世纪40年代,毛泽东语言多用白话语体,间杂文言词汇,既通俗易懂,又简练蕴藉,体现了消息作者的个体色彩与时代色彩。当代新闻作者会在写作语言中增加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